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秭归县泄滩乡老区建设工作情况调研

秭归县泄滩乡老区建设工作情况调研

秭归县泄滩乡老区建设工作情况调研
长期以来,泄滩乡在各级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指导下,在自身
的不断努力下,高度重视老区建设工作,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促
进产业发展,挖掘老区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
结合本乡老区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深入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
报如下:
一、泄滩乡的基本情况
秭归县泄滩乡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区,地处北岸秦巴大山区,
西与巴东县接壤,东与水田坝乡、归州镇相接南与长江相邻。全
乡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全乡共设13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
现有人口5331户15140人。泄滩乡是一块红色土地,曾是贺龙
元帅战斗过的地方。在这里诞生了归、巴、兴第一个党支部,是
一个集山区、老区、库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的边远乡镇。
二、老区建设工作情况
自2005年老区建设以来,泄滩乡在县扶贫办正确领导下,
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坚持扶贫攻坚为农村工作的重点,
全局展开;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夯实基础;坚持依托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为目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坚持科技发展,提升服务的
科技含量;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广泛动员,在全乡形成一
种自力更生谋发展的好风尚。通过这些努力,有力的抓住老区建
设这一机遇,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产业
结构更加合理,经济收入有所增加。2009年全乡财政总收入115
万元,人均纯收入2830元。实施老区建设的坊家山村,棋盘岭
村、黄家山村、白家河村、核桃坪村、万家村五个村,人均收入
增加幅度较大。2008年的人均收入分别为:2894元,2820元,
2675元,2719元,2759元,2802元;全乡通电村达到100%,
学生小学、初中入学率和在校率达到10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
到95%以上。
长期以来,泄滩乡老区建设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宣传,提高思想意识
唯物辩证理论中指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
用,所以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思维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在
老区建设工作中,加强宣传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加
强关于国家政策的宣传,让老百姓懂政策,认清工作的局势和目
的。二是加强建设村的宣传,扩大老区影响,最多力度的取得各
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三是对群众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他们自立
更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在这一方面,泄滩乡棋盘岭村充分调动了
群众的自觉性。棋盘岭村绝大多数海拔在400米以下,通过对产
业结构的调整,夏橙逐渐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每逢夏橙成熟的
季节,柑农喜忧各一半,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的通达力
有限,柑农的收入受损部分很大。在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通过
宣传,让老百姓充分认识到要致富,先修路的重要性,全村广泛
动员,自筹资金共67.4万元,修通村组级公路12.2公里,有效
的提升了全村的交通通达力,广大柑农收入都有所增加。
(二)以经济建设为龙头,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全乡围绕“做强夏橙产业,扩大板栗产业,引导蔬菜产业,
鼓励畜牧产业”的工作思路,加强对全乡产业结构调整的组织领
导,切实抓好产业发展,多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上升。
发展壮大夏橙产业。通过对市场调查研究,结合我乡的资源
环境及立地条件,确定夏橙为我乡的主导产业。鼓励在海拔400
米以下的区域种植夏橙。通过样板示范和能人带动,目前全乡的
夏橙种植总面积达到13500亩,年产值达到8000吨以上,均价
2.5元每公斤。成为广大柑农的主要收入来源。
大力扶持蔬菜、板栗等多经产业。一是积极引导发展蔬菜产
业。我乡半高山地区无支柱产业,农民增收困难,我们积极引导
广大农民大力发展蔬菜,探索定单农业模式。全乡截止2008年
发展蔬菜6500余亩,其中发展商品蔬菜2000余亩,群众普遍反
映经济效益良好,通过发展蔬菜增收达180万元以上。二是以品
种改良为重点,稳定牲猪发展。2008年累计引进良种猪100头,
牲猪出栏1.6万头,动物防疫率达100%。三是扩大板栗产业,
高标准发展板栗800亩。
(三)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我乡基础设施底子薄,立地条件差,自然灾害多等情况,
五年间,老区建设重点村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一是加
快公路建设步伐,改善全乡交通网络,提等升级,提高通行能力。
共新修公路20公里,维修公路28.4公里;二是加强水利设施建
设,维修堰塘11口,打水井285口,建水塔水池193处;三是
加强扶贫攻坚力度,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实施“一建三改”户
数158户,完成沼气池建设165口。
(四)以科技服务为导向,提高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以科技服务为导向,不仅可以
保障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种植模式,还可以提升农业的抗灾能
力,有效的保障经济收入。泄滩乡抓住老区建设这一机遇,有力
的加大科技投入。一是对夏橙进行品改,淘汰品种落实,产值低,
口感差,市场竞争力不强的老品种。目前,全乡的夏橙基本上都
是以“蜜奈”为主的优质夏橙。二是开展技术培训讲座,全乡每
年组织技术培训50多场次,基本实现一户一名科技明白人的目
标。特别是在“大食蝇联防”和“魔芋病虫害知识及预防”等关
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有重大的突破,有效的提高了群众
的防灾救灾能力。
(五)以资金规范使用为前提,加强资金管理力度
对每年下达到我乡的老区建设项目资金,我们坚持严格按照
申报的项目计划组织实施,并按项目进度分期拨付扶持资金,全
程跟踪督办。根据有关规定,对全市的老区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
及进行了检查,分级设立专户、专账,实行封闭式管理。切实发
挥老区建设资金的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户返贫的可能性较大。
泄滩乡立地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没有支柱产业,收入不
稳定,而且高山地区和低山地区收入严重不均,特别是高山地区,
基本还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没有走向市场,即使有产品,
其大多数都没有发挥效益。这些客观原因导致农户返贫的可能性
较大。
(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
经过几年老区建设,泄滩乡的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
由于受资金、技术、环境的限制,基础设施建设绝大多数标准低,
配套差。一是公路等级低,通达力有限。二是受自身立地条件的
限制,耕地面积有限,而且耕地质量差,全乡的耕地坡度大都在
35度以上,产值低,导致农村水利设施配套到位难,标准跟不
上。
(三)产业结构困难多
几年来,我们通过了解市场,开拓市场,结合本乡实际,逐
步确定了“低山柑桔,高山蔬菜,半高山养殖”的产业模式。但
由于资金、信息、交通、观念等影响,产业规模小,品种单一,
特色农业不突出,不能有效的拉动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四)科技推广落后
目前,部分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市场的认识和了解不
深刻,把握不了市场的方向,而且观念落实。不愿意接受新的观
念,在很大程度上,对新品种的改革以及科学的种植推广都存在
很大的困难。
(五)招商引资项目少
由于资源匮乏,泄滩乡没有工业、企业,第三产业也没有形
成。农产品的加工大多是作坊的形式,规模小,产值低。这对招
商引资带来很大的困难,没有能带动经济增长的龙头项目。
四、建议
一是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一定要调整,因为一个
地方的产业带来的直接效益就是经济利益,加快产业调整的步
伐,是与市场接轨,增加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在结构调整中要
注意重点突出,均衡发展的原则。重点突出,可以通过样板示范
和能人带动的方式,从而转变广大农户的思维模式;均衡发展讲
究的是要统筹全局,全方位的考虑。泄滩乡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
主要在半高山地区和高山地区,高山的蔬菜要逐步走向订单模
式,扩大种植规模,形成产业基地,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应对市
场风险的能力。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要配套到位。基础设施建设对改善群众生
活最直接的影响,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能“头发胡子一把抓”,
要讲究规划和程序。要克服困难,提档升级,努力做到一次性到
位,少重复做工,这样既浪费资源,也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三是要加强科技的宣传和落实。要改变全民的思想意识,提
高素质。坚持用科学的方法种田,科学的方法养殖、科学规划、
科学的管理。
四是对项目资金的投入要用加法,不能用加法。资金的投入
时老区建设的基础,要发展产业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增加农民
收入:老区项目资金宜加不宜减。
五是加强宣传,扩大招商引资的渠道。老区是革命的历史产
物,在革命的年代,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新时期,由于立地条件差,资源匮乏,自然环境恶劣,基
础建设薄弱等限制而面临很多的困难和问题。这需要我们加强老
区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泄滩,让更多的人来泄滩投资,多渠
道的扩大招商引资的项目,增加农民收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