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

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

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目录前言一、中国村镇银行简单介绍(一)村镇银行的涵(二)村镇银行的目标定位(三)村镇银行的组织与资本结构二、村镇银行的现状(一)国外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现状(二)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现状三、国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村镇银行部治理结构问题(二)村镇银行运行存在的问题(三)村镇银行风险控制问题(四)村镇银行发展的制度约束问题四、对于国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一)村镇银行部治理结构问题方面(二)村镇银行运行存在的问题方面(三)村镇银行风险控制问题方面(四)村镇银行发展的制度约束问题方面结语谢辞参考文献原创声明摘要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新兴力量,自设立叫来就倍受关注。

镇银行面临着吸储难、结算难等难题,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农倾向。

村镇银行优势不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本文对比国和国外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从村镇银行部治理结构、村镇银行运、村镇银行风险控制、村镇银行发展的制度约束四个方面分析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部治理结构;运行;风险控制;发展的制度约束AbstractRural banks as a new force in the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uch attention. The town bank is facing difficult: Absorption of deposit settlement difficult problem, and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self tendency of agricultural. The advantages of rural banks are not much, facing enormous competitive pressure. In contrast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of village banks, village bank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village banks, village banks risk control, development of rural banks in the constraint system four aspect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banks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 of these problems is proposed.Key words: Village and town bank;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operation; risk control; development of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前言村镇银行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定位,服务地域与服务目标定位:立足地方。

服务村镇亲农、扶农、帮农、惠农、建“农民欢迎的银行”应作为设立村镇银行的宗旨,坚持“立足地方、服务村镇”的市场定位。

组建村镇银行有一个最大的政策背景,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已经富裕起来的群体扶持弱势群体的指导思想组建村镇银行,让具有优势的金融机构把信贷支持延伸到村镇,并通过股份制吸收和引导民间资本,从而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更便利、更充分、更有效的金融服务,让贫困农民尽快富裕起来,让弱质产业尽快升级换代,让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足符合十七大精神、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决策。

农村金融机构并不是缺少钱,而是没有按政策要求和市场规律解决好投向问题。

组建村镇银行,就足要再造“供血”机制,由强势的投资方扶持弱势群体和弱质产业,进行直接补位,补现有农村金融机构未达之位。

这个位置在哪里呢?就在村镇。

由于村镇银行目前的资金实力有限,它所要到达的准确位置就主要在农户那里。

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再逐步到达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等服务领域。

组建村镇银行,对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找准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并根据其定位开展业务,不断解决出现的问题,对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中国村镇银行简单介绍(一)村镇银行的涵按照银监会2007年1月22日颁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定义,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外金融机构、境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规定》还对“农村地区”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即村镇银行的设立地点是指中西部、东北和省县(市)及县(市)以下地区,以及其他省(区、市)的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及县以下地区。

村镇银行可面向境各种资本以及境外金融机构开放,但为确保审慎经营和风险控制,村镇银行的发起人或出资人中至少有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且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持股比例不低于股本总额的20%。

村镇银行可自主选择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

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唯一发起人持有村镇银行100%出资的,采取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

选择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形式的,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设立;选择股份组织形式的,采取发起方式设立。

(二)村镇银行的目标定位村镇银行的成立旨在促进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新农村建设。

村镇银行是商业银行,不是政策性扶贫机构,所以它既要坚持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要坚持商业存在原则,达到资本保值升值的目的。

主要服务对象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

因此,无论村镇银行的支农模式如何创新,都要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实行小额、分散的原则,存贷款业务不能超出县域经济区域。

某商业银行董事长表示,“村镇银行不能做农村资金的抽水机,不能将从农村地区筹集来的资金用在与‘三农’无关的项目上。

(三)村镇银行的组织与资本结构1.资本构成多元化。

2006年底,银监会开始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试点,实行资本放开和机构放开,允许民间资本和国外金融资本等社会各类资本参与农村金融市场,允许新设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目前,村镇银行已初步形成资本构成多元化、民间资本过半的局面。

银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100家村镇银行中,有80家由地方中小银行发起设立;14家由国家开发银行、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发起设立;6家由外资银行发起设立。

2.商业银行争入“村镇”。

政策推动之外,商业银行无论是出于履行社会责任,还是战略布局,或者盈利增长点等方面的考虑,对设立村镇银行的兴趣是越来越浓。

2008年下半年开始,交通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银行等,银行着手在农村地区筹建和开设村镇银行。

2009年8月18日,农业银行发起设立的两家村镇银行在、两地同时开业,开创了中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设立村镇银行之先河。

外资金融机构对此也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也在各地积极筹划设立村镇银行。

二、村镇银行的现状(一)国外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盂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又称乡村银行,由孟加拉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于1983年创立。

格莱珉银行除了创办当年及1991年至1992年两个水灾特别严重的年份外,其他年份都实现了盈利,2006年的纯利润达2000万美元,居孟加拉银行业中的首位。

格莱珉银行的主要运营状况如下:1.客户定位。

格莱珉银行成立的宗旨和目标是为穷人服务,它的客户定位于贫困人口,并且主要是农村的贫困妇女对她们开展小额信用贷款。

截至2007年,该银行累计发放贷款58亿美元,还款率高达99%,帮助了55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2.组织结构。

格莱珉银行采取层级严密的组织缔陶。

格莱珉总行之下是各地分行,每个分行下有10~15个支行,每个支行管理120~150个乡村中心,每个乡村中心是以6个借款小组为单位组成的。

每个借款小组则至少由5个具有相同经济与社会背景、相似目的的借款人自愿组成这种层级组织结构有效地提高了格莱珉银行的经营效率。

也节约运营和监督成本,规避了经营风险。

3.资金来源。

格莱珉银行成立初期的资金由创中成药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形式办人自行注入。

目前格莱珉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贷款对象,不吸收公众存款,即在放贷的同时要求借款人开设储蓄账户,当存款金额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购买格莱珉银行的股份,从而成为银行的股东。

4.信贷管理。

(1)实施贷前培训和考试。

格莱珉银行规定,借款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先到银行接受至少一周的有关该银行政策的培训,通过相应的考试后,该借款小组才能得到格莱珉银行的认可并获得贷款。

这保证了贷款能发放给那些真正需要资金,并且对所借款项真正认真对待的借款人。

(2)贷款方式。

格莱珉银行发放的是小额信用贷款,无担保、元抵押。

(3)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

格莱珉银行最初的规定是:贷款期限为1年,从贷款一周后开始偿付,每个星期均衡偿还贷款额的2%及利息,共偿还50周。

格莱珉银行采用这种分期还贷的方式,既降低了借款者一次性还款的压力,也方便银行即时追踪贷款使用情况及还款状况。

目前,格莱珉银行的贷款期限更加灵活,分期还款数额和期限也可以调整。

(4)建立借款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和激励机制。

由借款小组组成的乡村中心每个星期召开一次会议,格莱珉银行派工作人员参加,组织集中放款和还贷,帮助解决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安排借款小组的成员互相交流各自的还款计划和进程。

格莱珉银行还规定,各借款小组信贷记录的优劣决定今后该小组的信贷额度,即借款小组的成员如果都能按时还款,则累计到一定的份额,借款小组的信贷额度就会增加;反之,借款小组一旦有成员不按期还款,则该借款小组的信贷额度将受影响,之后的几年里就没有资格申请更大额度的贷款了,甚至会被停止贷款。

(5)对借款者提供周全的服务。

格莱珉银行向借款小组的成员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物资,帮助借款人发展生产,并提供市场信息,寻找销路,提供周到健全的服务。

(二)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村镇银行“一枝独秀”,截至2009年末,我国共有17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48家,贷款公司8家和农村资金互助社16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