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娩机制实训教案

分娩机制实训教案

《妇产科护理学》
实训课教案首页
第 2 次课 授课时间 2015年 月 日 教案完成时间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妇产科护理学》 年 级 2014级 专业、层次 大专

教 员 李玲玲 专业技术职 务 助教 授课方式 小组 学时 2

实训项目 分娩机制和新生儿断脐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王松梅
参考书《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郑修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分娩机制。
2.熟练掌握新生儿脐带结扎。
3.学会正常分娩接生及新生儿护理。
4.对产妇和新生儿充满体贴、关爱、呵护之情。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一、带领学生复习分娩机制的理论知识 15分钟
二、操作演示 20分钟
三、学生分组练习 35分钟
四、指定两名学生汇报展示 20分钟

讲授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分娩机制和脐带结扎
一、复习分娩机制的理论知识
二、操作演示
1.评估:
护士:衣帽鞋整洁,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穿无菌手术衣带无菌手套
患者:核对解释。
环境:温湿度适宜,适合操作
2.准备用物:
3.骨盆、胎儿模型、脐带结扎包、碘伏消毒液和棉签。
动态演示分娩机制
指胎儿先露部为了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
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以左枕前【LOA】为例

一、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
称衔接。以枕额径衔接
初产妇多在预产期前1-2周内衔接,经产妇分娩开始后衔接。

二、下降(descent)
沿着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下降。
下降贯穿于分娩的全过程。

三、俯屈: 胎头继续下降至骨盆底时变衔接时的枕额径(11.3cm)为枕下前囟
(9.5cm) 完成俯屈动作。

四、内旋转: 胎头为适应骨盆轴而旋转,LOA时胎头逆时针(或向内)旋转45°,
使枕骨位于耻骨联合下缘,矢状缝与中骨盆及出口前后径相一致。(完成内旋转,第
一产程结束)

五、仰伸:胎头枕骨位于耻骨联合下缘,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头逐渐仰伸,
胎头的顶、额、面相继娩出。此时,胎儿双肩径沿左斜径进入骨盆入口。

六、复位及外旋转:
胎头娩出后,胎头顺时针(或枕部向左旋转)旋转45°即复位。前肩向
中线旋转45°(胎头枕部再向左旋转<或顺时针>45°),使双肩径与出口前后径一
致,即外旋转。为了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

七、胎儿娩出:
胎头完成外旋转后,下压胎头,使前肩在耻骨弓下先娩出;
然后上托胎头,使后肩从会阴前缘娩出,随即胎儿肢体顺势娩出。

15分钟
20分钟
棉线法脐带结扎 1、断脐:新生儿娩出后,先清理气道,然后在距离脐带根部15-20cm用两把血管钳夹住脐带,两钳距离2~3cm,从中间间断。 2、结扎:在距脐根0.5cm处扎紧,再在脐根1~1.5cm处扎第二道,在第二道外剪断,挤出断面脐血,用2.5%碘酒及75%酒精消毒,消毒脐带断面,用纱布包好。 3、处理用物,洗手,记录。 三、学生分组练习 六人一组,分为四组,小组间讨论练习 四、指定两名学生汇报演示,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35分钟
20分钟
(教案末页)
小 结
通过本次实训教学让学生掌握新生儿脐带结扎的方法,熟悉分娩机制。并学会
正常分娩接生及新生儿护理。 情感目标达到对产妇和新生儿充满体贴、关爱、呵护
之情。

复习思考
题、作业题
学会脐带结扎的方法

下次课
预习要点
新生儿沐浴和抚触的步骤。

实施情况
及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