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 油 蒸 汽 吞 吐 技 术
- 1 - 第一节 稠油的特性及分类
一、稠油的一般特性
1.稠油中的胶质与沥青质含量高,轻质馏分少。
我国主要稠油油田原油中的胶质与沥青含量在25%-50%之间,而原油轻质馏分(300℃)一般仅10%左右。
2.稠油对温度的敏感性强。
由粘温曲线可见:
随温度升高,其粘度急剧下降。
这一特性也是进行注蒸汽的原因。
3.稠油中的石蜡含量一般较低。
我国多数稠油油田原油中的石蜡含量仅5%左右,因而凝固点也较低。
4.同一稠油油藏其原油性质在平面、垂向上常有较大差别。
5.稠油中的硫、氧、氮等杂原子的含量高,并含有较多的稀有金属。
二、稠油的分类标准
1.国际重油分类标准
2.我国稠油的分类标准
- 2 - 3.应强调的几点:
①国际上称重油、轻油,适于商业贸易的称谓。
我国称稠油、稀油。适于开采方法的称谓。
②粘度值是指油藏温度条件下的脱气粘度。
③原油粘度为主要指标,相对密度为辅助指标。
④井口取油样时,必须确保油样没有受到化学剂或掺入轻油的污染,并设法含有的水及机械杂质清除干净。
第二节 水及水蒸汽的热特性
一、水是最好的注热载体
1.除液态氨外,其余任何液体
的比热(或热容)都比水小。
水的比热是1卡/kg.℃。
2.水的饱和温度随压力的增加
而增加,当压力确定后,饱和
温度只有唯一值。
3.当水的温度低于此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则水是热水;
如果水的温度等于饱和温度,称为饱和水。
当饱和水逐渐被加热,液态水开始沸腾或汽化,称为水与汽两相混合液体,此时的温度并不增加,而吸收的热量用于水的汽化,汽化所需的热能很大,称为汽化潜热。
当将饱和水继续加热达到完全汽化时,此时蒸汽称为饱和蒸汽。
如果继续加热,饱和蒸汽吸收更多的热量后,在固定压力下,蒸汽的温度将升高,超过了饱和温度,此时蒸汽称为过热蒸汽。
二、湿饱和蒸汽的特性
1.干度:
汽相占有的质量分数称为蒸汽的干度,用X表示。 - 3 - 一般直流式注汽锅炉出口的干度控制在80%,而不是再高;因为这可使炉管中有20%左右的水相,以携带走结垢物质,防止结垢。
2.湿饱和蒸汽的热焓(或比热焓)
Hs=Xs·Lv+Hws
式中:
Hs——总热焓
Xs——蒸汽干度
Lv——汽化潜热焓
Hws——水的显热焓
由图中看出:
·显热随压力增加而增加,汽化潜热随压力增加而减小;
·当1MPa时,汽化潜热占总热焓的近5/6,显热仅占1/6;
当20Mpa时,汽化潜热占总热焓的1/4,显热占3/4;
这也是为何千方百计降低注汽压力的原因之一。
3.不同压力、不同干度的热焓
由图中看出: - 4 - ·在相同压力下,蒸汽干度越高,热焓越大;
·随压力升高,汽化潜热焓和显热焓的差值变小。
4.湿饱和蒸汽的比容:
饱和蒸汽比容:
单位重量的饱和蒸汽
占据的体积:Vs
饱和水的比容:
单位重量的饱和水
占据的体积:Vw
湿饱和蒸汽的比容Vws就是干蒸汽与饱和水的比容之和。
Vws=Xs·Vs+(1-Xs)Vw
由图中看出:
·蒸汽的比容远比饱和水的比容要大得多;
·干度越高,比容越大,波及体积越大,加热范围越大;
·随着压力升高,蒸汽比容与饱和水的比容差值变小。例如:1Mpa时,蒸汽比容是饱和水比容的近200倍,而20Mpa时只有近2倍。
所以注湿蒸汽,一是追求高干度,二是千方百计追求降低注汽压力。
5.要善于使用饱和蒸汽和水的热物理参数表。
实例一: - 5 - 实例一
在锅炉出口或井口上测得温度和压力值分别是
(1)温度为364℃,压力为20Mpa;
(2)温度为349℃,压力为18Mpa;
(3)温度为360℃,压力为17Mpa。 试判断其蒸汽状态
由表可以查出:
(1)测得值和查表完全吻合。说明资料真实准确。蒸汽是饱和状态。蒸汽有一定干度。
(2)当温度为349℃,其对应饱和压力应为16.8Mpa,而实测值为18Mpa,高于饱和压力,说明有几种可能:
·当锅炉出口确实是饱和蒸汽时,其压力、温度两值或其中一值肯定错误,或是假资料。
·若资料无误,锅炉出口肯定是热水而非湿蒸汽。
(3)当温度为360℃,其对应饱和压力应为19.2Mpa,而实测值为17Mpa,明显低于饱和压力,说明有几种可能:
·如果资料无误,说明锅炉出口已是过热蒸汽。这是锅炉安全操作所不允许的,将引起炉管结垢而破坏。
·若锅炉出口确实湿饱和蒸汽,其压力、温度两值或其中一值肯定错误,或是假资料。
实例二:
有某井注蒸汽,在锅炉出口测得压力为17Mpa,温度为350℃,干度为50%,在井口测得压力为16.8Mpa,温度为340℃。试判断井口蒸汽状态
由表可查出:锅炉出口压力,温度值是对的,说明确实是有一定干度的湿蒸汽。但井口压力是16.8Mpa时的饱和温度应为349℃,说明井口已不是湿蒸汽,而是热水。何以如此?一种可能长距离输送,管线裸露无保温,散热过多所致;二种可能中间半路分配,到这井口的量很小;三种可能,资料不准。 - 6 - 实例三:
有某井注蒸汽,井口蒸汽干度为50%,注汽压力为18Mpa,注入速度为8T/h,求出每天注入热量是多少?
解:每天注入热量∑Hs=24×qs×1000(Xs·Lv+Hws)
式中qs—注入速度T/h
Xs—干度
由表查出,当注入压力为18Mpa时,其对应的饱和水比焓Hws为1717KJ/kg
汽化潜热Lv为2523KJ/kg,则
∑Hs=24×8×1000(0.5×2523+1717)=571872000(KJ)
合:571872000÷4.1868×1000=1.36亿(大卡)
第三节 蒸汽吞吐技术
一、蒸汽吞吐概念
周期性的向油井口注入一定量的蒸汽,通过焖井,而后开井产油的一种开采方式。
注汽时,地层分为3个带:
蒸汽带、热水带和冷水带。
传热方式:
热对流是主要传热机理,
把蒸汽的热焓传递给油层。
热传导,油层的部分热量传
递给顶底盖层。
二、蒸汽吞吐机理
降粘作用:温度升高粘度下降。
解堵作用:高温高速蒸汽对近井储层的冲刷作用,可解除井筒附近钻井液等的污染。 降低界面张力:高温蒸汽将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从而改善液阻和气 - 7 - 阻效应(即贾敏效应)。
热膨胀作用:高温将导致原油和水发生膨胀,也导致岩石膨胀,使孔隙体积减少,增加油的产出量。
三、适宜蒸汽吞吐的油藏条件
1.原油粘度:
高原油粘度:
·流动性差
·泄油半径小
·吞吐周期短
·采油量少
2.油层有效厚度
厚油层:
·周期长
·产量大
·油汽比高
薄油层:
·热损失大
·产量低
·油汽比低 - 8 -
3.净总厚度比
·净总厚度比:油藏有效厚度(净厚度)与油藏总厚度之比。
·净总厚度比越小,热损失越大,吞吐效果越差;
·经验认为:小于0.4时不适合吞吐开采。
4.原始含油饱和度
5.油层渗透率
6.边底水
- 9 -
7.蒸汽吞吐的筛选标准
四、适宜蒸汽吞吐的操作条件
1.蒸汽干度
2.注汽速度
- 10 -
3.周期注入强度
4.焖井时间
五、蒸汽吞吐开采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