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新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修改版)
宫俊波 著(修改于2011年6月)
前 言
世界的本源究竟是怎样的?
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结构?
世界的未来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
精神和物质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
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今天是否真的搞清楚了呢?
——恰恰相反,对于这些自然哲学范畴的问题,实际上我们还有许多未解之
谜;即使我们自以为弄懂了的一些基本问题,其实内心里也存在着无法消除的点
点谜团。
本文就是试图用数学方法重新揭示自然哲学的本来面目,你一定会发现,在
一个极其简单的数学模型下,一切都变得一目了然,而且更重要的,会和你固有
的哲学观发生剧烈的碰撞!
一、 数学是揭示自然哲学真理的钥匙
1、 牛顿力学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在创建他的经典力学体系的过程中,为了推导力学定
律,发明了微积分;第二定律就是运动力学的微积分表达式。
万有引力定律:这是一个集大成的自然哲学定律,囊括了从天体运动到苹果
掉地的一切宏观运动规律——原来世界是如此简单!
式中
为力的方向。
牛顿之所以创造了经典力学的巅峰,就在于他创造并运用了数学方法和语
言,用以揭示自然真理。
牛顿力学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诞生,即瓦特蒸汽机时代;不仅如此,
时至今日,从地上跑的汽车、火车,到天上飞的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宇宙飞
船等等几乎所有看得见的机械运动成果无不显示出牛顿力学的贡献。
2、 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
科学史上的另一次划时代的飞跃起源于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的建立。
麦克斯韦电磁场第一方程
amtmFiddv
022121rrmmGF
)s/(kgm1067.6(2311G0r
VdV体0qdSD 2 / 14 麦克斯韦电磁场第二方程
麦克斯韦电磁场第三方程
麦克斯韦电磁场第四方程
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的诞生直接催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电磁电力工业革
命时代。
3、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方程
对于一个以速率v运动的物体,其总能量E为动能与静质能之和:
E=Ek+m0c2,
这个公式就是著名的狭义相对论方程,即质能关系方程,它把“质量”和“能
量”两个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对论是牛顿力学在大尺度空间范围的补充和完善,我们将爱因斯坦和牛顿
的科学体系统称为“牛顿力学体系”。牛顿力学体系对于宇宙的解释是:宇宙万
物的运动是可以精确计算的、是确定性的!然而,牛顿力学体系对于微观世界的
解释存在着很大的缺憾,于是用于揭示微观粒子运动以及天气预报等其它不确定
性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出现了。
4、 薛定谔量子力学方程
运动的粒子的薛定谔方程:
若粒子在势场中,势能函数为U (x , t ) ,
则粒子总能量
算符对应关系:
作用于波函数,得
三维:
SdtdSBlE
0SBdSDjlHdtdcL)(
2
2pEUm
),(2222txUxmti222(,)(,)(,)2ixtUxtxttmx
),(222
22
222
trUzyxmticvcmmcE22202
1 3 / 14
引入拉普拉斯算符:
引入哈密顿算符:
得简化的薛定谔方程:
注:方程中含有虚数 i,它的解 是复函数,复数不能直接测量。而 的
模方代表概率密度,可测量。薛定谔方程的通解可用下式表达:
相对论、量子力学的诞生导致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核能与电子时代的到
来!
这三次科学的大发展之所以能够带来“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
数学揭示了科学定律的核心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倘若不是精确的数学方程式,就
一定不是科学的最高境界,那么这样的科学技术革命就不会诞生。
科学真理隐藏在大自然的深处,只有数学才能揭示它的全部密码。换句话说,
数学——只有数学,才是解开世界之谜的钥匙!
5、 支撑自然世界的两大力学体系
爱因斯坦与波尔的学术争论:
波尔:在量子力学中,人们必须放弃力学意义上的因果律和决定论,而把几
率性看成是本质的。人们观察到的并不是微观客体本身的行为,而是从宏观仪器
上呈现出来的实验观测结果推断出来的结论。
爱因斯坦:“我不相信掷骰子的上帝,我相信客观存在的世界中的完备定律
和秩序。”
两个科学巨匠的学术争论,从侧面也佐证了这样的一个迄今为止人类公认的
事实:支撑自然世界的两大力学体系为——牛顿力学(包含相对论)和(或者说
更包容的)量子力学!
6、 数学与哲学的关系
本文作者认为,数学是最高的科学,数学是自然哲学的终极表达式,是揭示
真理的宇宙密码。我们生存的宇宙是数字世界,只不过,数字世界的这扇门只向
我们开启了一小部分,我们还有很多未解的答案。例如,我们还不能预测地震、
还不能计算出一个人的思维运动规律或他的命运、更不能准确计算出整个世界或
者一个社会的发展轨迹,这是因为,我们的数学还没有发展到足够的程度。
总而言之,我们研究宇宙的自然哲学问题,只有用数学工具才能得到精确的
解。而自然哲学是最基本的问题,在我们回答自然哲学的基本问题时,所用到的
数学模型也将是最简单的。
22
22
222zyx
22ˆ(,)2HUrtm
Htiˆ
tEi
nnnnnnnexCtxCtx)(),(),( 4 / 14 二、 揭示世界体系的数学模型
1、 一维实数轴及其与自然哲学的对应关系
(1)实数构成的重新定义——定数与变数的划分:
传统的实数划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但本文作者认为这样的划分不能
把数的基本属性作出清晰的界定,举例说,无限不循环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有何
本质的分别呢?恰恰相反,它们都具有不确定性的相同属性!
因此,作者认为实数应分为“确定数和不确定数”两类不同属性的数。
有理数中的整数和有限小数统称为“定数”,有理数中的无限循环小数和无理
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统称为不确定数,不确定性数也可以称为“变数”。
参见图2,实数轴是由-1、0、1、0.618等确定数和1.414„等变数组成的连
续结构:
-1 0 0.618 1 1.414„
︱ ︱ ︱ ︱
图2 常规的实数轴
(2)实数轴的微观结构
基本前提——实数轴是连续致密的。
如图3所示,两个无限靠近的确定数x1与x0之间的距离为,满足:
>0
是一个无限趋近0,但大于0的变数。同时,根据数学推理,任何两个确
定数之间,无论它们多么近,即无论多么小,其中仍包含无限多个确定数。
因此,是由无限多个确定数组成的无穷小混沌数,它具有一定的“宽度”!
定数 变数( 0)——有一定宽度的数
负数 0 x0 x1 正数
图3、连续实数轴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变数的基本性质是“有一定宽度”的无穷小量,是一个有界无限、飘忽不定、
仍然无限可分的混沌数——如图4所示:
图4、有宽度的变数 x1 x0 lim(x1-x0) =lim=0
0 5 / 14 (3)变数的意义
◆ 实数轴长度的计算
„„
L
图5、实数轴长度计算模型
实数轴某一区间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 = ∑i (i=1,2……∞)
由此可见,长度L是由无穷多个无穷小的变数相加而构成的。
同时,有趣的是,确定数对于长度的贡献为0,进而可以认为:变数是构成
现实直线长度的第一要素。
◆ 面积的计算
y
y=f(x)
a xi b x
图6、 面积计算
连续函数xf在区间ba,内,动线xi所划过的面积为:
dxxfx
a
这里dx就是一个无穷小量,相当于i。同样可以得出结论:变数是构成二
维平面面积的第一要素,依次类推。 (4)实数轴与自然哲学对应的关系
实数轴所具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双重性质,与自然世界有着全息对应的
关系,如:
◆ 自然事物的两重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粒——确定数,波——变数;
原子结构:原子核——确定数,电子——变数;
最小的微观粒子:超弦——变数,变数中蕴含的无穷确定数——确定数!
指纹现象: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的指纹——确定数,没有完全相同的指
纹——变数;
零件尺寸的测不准现象:可相对准确——确定数,不能绝对准确——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