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肿瘤标准护理计划
主要护理问题 预期目标 护理措施
1.潜在并发症:呼吸障碍 1.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呼吸异常变化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应注意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的改变并随时记录
2.对于呼吸异常者应特别注意术后前几日及睡眠中的呼吸,以便及时调整纠正
3.监测血氧分压
4.病人呼吸慢而浅或血氧分压低时,嘱病人深呼吸或给予间断人工呼吸
5.观察病人皮肤色泽、温湿度、及时发现缺氧指标
6.了解病人病变部位,病情发展
7.准备好抢救物品,特别是呼吸机及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气管套管
8.必要时协助医生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连接呼吸机
9.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2.清理呼吸道无效 1.病人呼吸道通畅
2.咳痰有效
3.呼吸音正常
4.皮肤颜色正常 1.评估呼吸道
○1是否通畅,并找出原因
○2是否有损伤或手术损伤
○3是否存在误吸的因素
2. 评估肺部是否有感染,呼吸音有无异常
3.评估病人咳痰是否有效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湿度50%~70%,温度20~22℃
5. 根据病情,给病人舒适的体位
6. 遵医嘱合理用药,预防、控制肺部感染
7. 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必要时吸引
8. 如果病人有痰鸣音,鼓励并帮助病人咳痰:
○1给适当的体位,教会病人掌握咳痰
方法,有效咳痰
○2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遵医嘱行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3咳痰无力者行气管内吸痰,必要时气管切开
9.气管切开术后做好气切护理
3.潜在并发症:昏迷 1.病人能够保持良好的意识水平,表现为意识障碍无进一步加重 1.评估和记录意识障碍的程度及病情变化(中脑损伤时尤应注意)
2.指导病人或家属预防受伤的保护措施,如:使用病床床挡,确保床上无引起病人受损伤的物品,必要时给予适当约束 3.防止可能的损伤(癫痫发作、气道梗阻、误吸)
4.重症意识障碍者:做好眼睛、口腔、皮肤、进食、排泄的护理,协助病人满足生活需要
4.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 1.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1.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尤其血压、神志情况
2.注意观察病人呕吐物及粪便色、量、性状,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情况
3.意识障碍病人给予留置胃管,监测患者胃液情况,如发现红褐色、咖啡色、或黑色胃液或凝血块立即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4.给予病人温凉食物及水摄入,以免加重胃粘膜损伤
5.按时遵医嘱给予保护胃粘膜药物应用
6.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者,遵医嘱按时给予冰盐水或局部止血药物应用
5.有误吸的危险 1.病人能保持呼吸道通畅,不发生误吸 1.有后组颅神经损伤者常伴有声音嘶哑、呛咳,故术后应暂禁食,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防止呛咳引起误吸
2.备好吸引器及吸痰管以便使用,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
3.无呛咳可进食病人给其提供易吞咽的食物
4.若病情不允许抬高床头,进食后采取右侧卧位
5.观察误吸的症状及体征,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6.意识障碍者协助其侧卧位,保持气道通畅
7.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
8.咳嗽或呕吐反射减弱,或吞咽困难时立即通知医生
9.协助病人排痰,定时翻身、叩背、咳痰,鼓励病人坐起和深呼吸,可根据病情给予雾化吸入
10.呼吸道分泌物的颜色与所进食或鼻饲食物颜色类似时,提示可能有误吸,及时报告医生
11.加强鼻饲病人的护理
12.行气管插管的病人应监测气囊是否有效
6.高热 1.病人的体温能保持在正常范围 1.提供必要的预防措施
2.身体状况发生改变时,尤其是体温波动时,应通知医生
3.如果体温发生改变时,应根据体温高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毯应用等)
4.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以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
5.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及降温效果
7.呼吸机依赖 1.病人早日恢复自主呼吸,早日脱机 1.观察病人的呼吸形态
2.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并注意痰量、颜色
3.观察病人咳痰反射情况
4.指导病人呼吸运动,进行有效呼吸
5.监测血氧分压
6.耐心开导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思想压力
7.向病人简单的讲解呼吸机的知识
8.根据病人的呼吸状态及血氧分压,调节呼吸机的频率及方式,锻炼病人的自主呼吸功能
8.口腔粘膜改变 1.保持口腔粘膜完整
2.清醒病人进食和饮水时没有不适感 1.观察和记录口腔粘膜的情况
2.评估和记录病人口腔护理的需要和口腔自我护理的能力
3.三叉神经损伤者面部感觉丧失,进食时要防止烫伤
4.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
5.使病人避免接触增加口腔不适感的食物
6.和营养师一起制定病人的饮食计划
7.必要时给予病人口腔护理常规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病人皮肤完整、无损伤
2.病人及家属了解导致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1.评估和记录皮肤的完整性和弹性
2.如无禁忌,每两小时翻身一次,轻轻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根据患者情况应用胶原蛋白材料保护受压部位
3.正确搬动病人,避免拖拉病人皮肤
4.确保被褥柔软整洁、无碎屑
5.清洗并擦干皮肤,当排便失禁时,使用保护性油膏,及时更换床单
6.必要时使用缓解压力的附带帮助。如:气垫床等
7.如无禁忌,鼓励病人进平衡饮食和摄入足够的体液
8.评估和记录伤口情况,并根据情况换药
9.加强引流管护理,减少引流液对局部皮肤的刺激
10.潜在并发症:深静脉血栓 1.病人无深静脉血栓形成 1.评估和记录病人肢体活动情况
2.鼓励清醒病人自主床上功能锻炼,给予意识障碍病人被动肢体按摩及肢体功能锻炼,尤其是下肢,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3.保证足够液体摄入,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咳痰
4,向病人及家属讲解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5.给予病人穿戴宽松衣物,清淡易消化饮食
6.避免下肢有创操作,尤其禁止下肢输液、输血
7.发现静脉炎及时处理
8.适当抬高下肢,以利于静脉回流
9.保证病人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11.焦虑 1.病人能自述引起焦虑的原因
2.病人能说出减轻焦虑的方法
3.病人表示对住院过程的理解
4.病人能正确对待所患疾病
5.病人的焦虑程度缓解 1.评估和记录焦虑的程度
2.以平静、缓慢的方式与病人进行简单直接的沟通交流
3.鼓励病人提出问题,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并加以澄清、说明,对病人表示理解
4.做好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树立信心
5.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的需要,帮助病人解决问题,使病人感到安全
6.鼓励病人多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
7.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8.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
9.根据医嘱给予药物并记录作用效果
10.嘱病人家属莫在病人面前表现出悲伤焦虑情绪,不增加病人心理负担
12.知识缺乏(特定的) 1.病人能说出对诊断、预后、治疗方法的理解及对手术前后知识的了解 1.评估和记录病人对诊断、预后、治疗方法、药物、随访的理解水平
2.提供理论知识,解释药物和治疗的作用及其注意事项,帮助病人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