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动漫文化-论文

日本动漫文化-论文

试论日本的动漫文化

摘要: 20世纪初,日本文化商人就曾如此放言:“美国占据了世界文化市场的一半,

我们应该占据另一半。”单从中国动漫市场上日本动漫占绝大部分市场的情况来看,日本

的这一目标基本实现。日本动画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并迅速风靡,可以说伴随

着80年代出生的一代一起成长,这期间日本动画对中国青年的心智和意识形态发展成熟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相较而言,中国本土动漫发展却比较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即使在

国内观众也有限,更不必说进军国际市场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对日本动漫魅

力的研究也能对中国动漫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日本动漫、魅力

写作原因:我是一个日本动漫爱好者,然而历史书上的日本却是恶行累累,故而一直

以来对日本抱有复杂的感情。希望通过选修日本文化史这门课,通过对日本历史的一个

全面了解使自己不再困惑。感谢老师的辛勤教导,听老师的课让我觉得仿佛回到小时候

听父母讲故事的年代,各种传说各种照片使我对日本有了一个更具象更深刻的了解,也

解决了我心中的疑惑。所以在选择毕业论文课题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日本动漫这个研

究方向。希望通过此篇论文能融合历史文化等因素更深刻地认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

并能与中国的动漫现状进行比较深入分析。

本论

一、背景

从1979年第一部日本动漫进入中国起,就拥有了庞大的观众群体。不说别的,

就看当下的诸多流行语中,像“腹黑,百合,萌,宅男,宅女”这些都来源于日本动漫,

年轻人也常以日本动漫作为交流的话题。其影响之深,已使某些人惊呼:日本在对中国

进行“文化侵略”。这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但也让人深思。

附1:日本动漫进入中国大事记

●1979年,阿童木作为卡西欧计算器的形象大使进入中国。第二年,手冢治虫的《铁

臂阿童木》在中央电视台放映。

●1982年,手冢治虫的另一部作品《森林大帝》进入中国。同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铁臂阿童木》和《森林大帝》,这是中国第一次出版日本动漫书刊。

●1983年,改编自漫画的电视剧《排球女将》在中国上映,其中穿插了很多动漫。

这是体育励志类动漫形象第一次进入中国。

●1984年,广东电视台引进《花仙子》、《三千里寻母记》和《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上海电视台引进《聪明的一休》。

●1991年,《机器猫》和《圣斗士星矢》两部经典被引进中国。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樱桃小丸子》、《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等动画片纷纷

拥入中国。宫崎骏等动漫大师逐渐被中国观众所熟知。 二、理论分析

(一)人物塑造

日本之所以从以前那个还要向中国朝拜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发展为现如今仅次

于美国的世界超级大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擅于将外国先进的科技文化与本国

特色相结合从而创作出新的东西。这一点在动漫的制作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一般

来说,一个国家创作的动漫人物形象应该以本国的人物特性为基准,黄种人就是黑头发,

黑眼睛,白种人就是黄头发,蓝眼睛,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对中国传统

艺术进行专门的研究,尤其关注诸如剪纸、年画、刺绣、皮影之类具有较强审美价值的

艺术品类,研究的思路也是从造型艺术语言的角度切入的,但是真正把这些审美因素导

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创新就太少了。以动画创作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

纸、木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的塑造创作动画片都比较优秀,但没有沿着此路走

下去,更没有创新,所以今天重新提出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更具有现实意义。

中的男主人公鲁鲁和《SA特优生》中的泷岛慧却集合了西方与东方的特点,制作出来的

感觉就不一样,说的俗一点,就是比较帅!试问中国的动漫人物形象,像哪吒,大头儿

子......哪一个不是中规中距的中国人,而日本的可就不是“正宗的日本人”了!

(二)情节编排

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跌宕起伏。在《反叛的鲁路修》中,鲁鲁与朱雀从儿时好友变

为反目成仇最后又联合起来,《吸血鬼骑士》中的优姬的真实身份原来是纯血种的吸血鬼

并且与慧是兄妹关系,不得不承认,日本动漫带给我们太多的意外与惊喜,你很难想象

它下一步剧情会发展成什么样,这样才给了观众看下去的理由。而中国的动画,比如说

《西游记》,《哪吒传奇》等,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了,甚至还没放到那儿都知道要发生什

么了。我想这是中国的编剧们需要向日本的编剧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三)配乐配音

除了以上说的各方面,动漫音乐也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每一部红火的动

漫必定伴随着主题曲的流行。曲风或清新,或可爱,或动感.......喜爱这些音乐的人可

是遍布各个年龄段。说到动漫音乐可不能不提到对日本动漫作出重要贡献的声优们。可

以说日本动漫也是一个巨大的“声优明星制造厂”,像福山润,钉宫理惠,水树奈奈等可

都是家喻户晓。而在中国好像没有哪位配音演员特别出名的,甚至一些漫迷不惜拼命学

习日语也不听中文配音,说是煎熬啊!

(四)思想内容

日本动漫表达他们的思想多元性,内容几乎无限制,面向全年龄观众的,面向青年

的,面向儿童的都有。许许多多的动漫中积极向上,教育青少年努力奋斗.树立正确人生

观价值观。动漫有利于我们了解各国文化,它涉及的范围广,包括科学、历史等 ,它以

青少年喜欢的方式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调剂了我们在学业中

的重负;中国的动漫,像是一种公益事业,强调在丰富节目多样性的同时,要具有积极

向上的教育意义,并从孩子抓起,通过动画片对他们的意识产生影响,并不像日本那样

把动漫当成一种娱乐享受。 (五)其他

日本动漫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成熟的文化体系,动漫既作为漫画家及同人作家表达自

己思想的途径(就和小说一样),同样也成为日本娱乐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正因为如

此,与动漫及周边相关的商业体系才能如此强大,这一点是中国动漫需要学习的。 三、结论

经过讨论研究,我认为:日本动漫的魅力主要在于其画面精致,人物塑造立体细腻,

符合受众的审美观,情节富有创意,表达的内容多元化,适应面广,产业化运作完善等。 四、中日动漫的对比分析与建议

目前,日本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达到230万亿日元,已经成为了日本第三大产业,

广义上说动漫产业已经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5

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

钢铁总收入的4倍。漫画、动画、图书、音像制品和特许经营周边产品在日本已经形成

了一整套“产业链”,推动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如果中国动漫能找到一条适合实际情况的

发展道路,前景无疑是相当诱人的。

从技术层面看,中国动漫是比较薄弱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纸、木

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的塑造创作动画片都比较优秀,但没有沿着此路走下去,

更没有创新,所以今天重新提出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更具有现实意义。

从思想层面看,由于受传统等因素影响,社会普遍认为动漫只适于幼儿观看,甚至

青少年再关注都属于幼稚的表现,更不必说让成人欣赏了。因此,如何设法改变这种观

念也是中国动漫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五、致谢

各位参与调查问卷的网友为研究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我们带来了极大帮助,

特此感谢。此外,同时感谢指导老师给予的帮助指导。 六、参考文献

《环球时报》(2006年)

《从日本动漫看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日本动漫发展史》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对世界的影响》

我的收获:

通过日本历史文化课的学习,使我对日本文化的各方面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其中有

许多和中国文化相似的地方,又有很多具有自己独特特征的地方。如果说以前我通过动

漫了解到的日本是一个平面的话,那么现在我所了解的日本则是立体的。虽然还远远不

够,但我相信有了现在的基础,今后我一定能更客观全面地了解日本,更辩证地看待日

本文化!

日本动漫相关情况的调查问卷

日本动漫在中国风靡多年,受到了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对于日本动漫作为

中学生的我们一定也接触的很多,《名侦探柯南》,《网球王子》,《犬夜叉》,《猎人》等等。

这些动漫总是那么吸引人,我们相信一定有它的魅力所在!所以如果您也是日本动漫漫

迷中的一员,一定不要错过这份调查问卷哦。

对于如此之多的日本动漫,你最热衷的是哪一部呢?

A 《名侦探柯南》 B《网球王子》

C《完美小姐进化论》 D《火影忍者》

E《蜡笔小新》 F《海贼王》

G《猎人》 H《数码宝贝》

I《神奇宝贝》 J《头文字D》

K《多啦A梦》 L其他( )

既然对于日本动漫如此热衷,那么一定有你自己的原因吧?如果还不曾想过,那就往下

看,是否找到你的原因呢?

A幽默B感人C精彩D刺激E贴近生活F搞笑G神奇

H真的很喜欢,没有任何理由…..

I其他理由( )

对于日本动漫你一定还有很大的期待吧?那就一吐为快吧!

你最喜欢日本动漫的哪一个或者哪一类人物呢?他们都有些什么样的性格?

谈一下你对日本动漫的总体看法吧?或简单或充足的理由。

最后,签上你的最可爱的大名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