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五味子中其他成分的分析方法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
北五味子主产地为辽宁、黑龙江、吉林等,本草中列为上品,认为有益气、明目、补不足、养五脏、壮筋骨的作用,且具有滋肾敛肺、生津收汗、涩精、安神之功能。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在五味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均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将五味子的化学成分研究进行汇总分析,以期对五味子的发药品及保健品有参考作用。
五味子中化学成分为挥发性成分、木脂素类、有机酸类、多糖类、苷类、其他成分等。
一.化学成分1.挥发性成分五味子中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萜类化合物,另外还含有少量的醇、酯、醛、酮以及苯和奈的衍生物等,主要为α-蒎烯(α-pinem )、茨烯(camphene )、β-蒎烯(β- pinem )、月桂烯(myrcene )、α-萜品烯(α-terpinene )、柠檬烯(limonene )等。
周英等报道,从五味子属植物中分离鉴定了200个成分,其中包括34 个三萜类成分。
秦波等报道,五味子挥发油含有单萜类、含氧单萜类、倍半萜类、含氧倍半萜类和少量醇、酸等含氧化合物。
芮和恺等从五味子挥发油中鉴定了29 中化合物,站挥发油总量的39.65%,除澄茄烯、依兰烯、防风根烯外,其余成分均属首次从五味子挥发油中发现,包括倍半蒈烯、α-花柏醇等。
刘风雷等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北五味子油中亚油酸的含量为12.1%,12.7%和13.0%。
戴好富等对辽宁北五味子的干燥果实经水蒸气蒸馏得到其挥发油并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GC-MS 定性定量分析,共检出81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5O个化合物。
李晓宁等。
2.木脂素类我国学者先后从北五味子中分离出五味子甲素(shiandrin A)、五味子乙素(shiandrin B)、五味子丙素(shiandrin C)、五味子醇甲(sehizandrol A)、五味子醇乙(sehizandrol B)、五味子酯甲(wuweizi ester A)、五味子酯乙(wuweizi ester B)等化合物。
周英等报道,从五味子属植物中分离鉴定了200个成分,其中包括150个木脂素。
陈延镛等分析北五味子化学成分,先后从种子中分离出7中药物活性成分,经鉴定为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醇甲、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
王珂等采用薄层光密度法测得北五味子含有五味子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酚7种成分。
3.有机酸类北五味子中含有枸橼酸、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
林伟卓等研究表明,北五味子干果总氨基酸含量为9.231%。
在分析的16种氨基酸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有6种,总含量为3.135%。
李爱民等研究表明人体必需的8 种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在北五味子果实中试验检测出7 种(色氨酸未检出),占所含氨基酸总量的35.36%。
4.多糖类五味子粗多糖(The coarse polysaccharides ch in eesis,CPSC) 含有五味子总多糖(占59.93%)、l7种以上氨基酸和l6 种以上微量元素的蛋白多糖。
薛梅等首次从五味子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其含量为11.98%。
戴好富等应用水煮酒沉法提取,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
氯仿-甲醇-水(7:3:0.5 )洗脱,得原儿茶酸、奎尼酸、柠檬酸单甲酯、5-羟甲基-2糠醛、4- (3,-甲氧基-4,羟基-苯基)-2-丁酮-4,-O-β-D-吡哺葡萄糖苷、2-异丙基-5-甲基-1,4-苯二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2-甲基-5-异丙基-1,4-苯二酚-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胡罗卜苷。
5.苷类五味子中含有麝香草酚5-O-β-D-吡喃葡萄糖苷(thymoquinol5-O-D-glucopyranosidc)、麝香草酚2-O-β-D-吡喃葡萄糖苷(thymo-quinol2-O-β-D-glucopyranosidc )、山奈酚3-O-β-芸香糖苷(kaempferol3-O-β-rutinoside )等苷类物质。
6.其他成分五味子中还含有柠檬醛(citral )叶绿素,甾醇,维生素C、E,树脂,鞣质及少量糖类等物质。
李良等,以工业硅胶柱层析技术,从云南产五味子属植物中间五味子茎叶中分得环五味子烯醇、ycloschisandrenol、Schisandronic acid 和β-谷甾醇4 种化合物。
刘嘉森等从湖北北利川产五味子中分离得到 5 个化合物:表安五酸、2,3-二羟基丙基十八酸酯、五味子酚、Schisandronicacidisoi-schisandrolic acid和β谷甾醇,其中表安五酸为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
二.分析方法1.木脂素的分析1.1木脂素种类研究表明, 木脂素是以1, 2, 3, 4- 联苯1, 3环辛二烯为母核的化合物, 木脂素为五味子中最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其总含量为2% ~8%。
五味子科植物木脂素成分按结构类型进行整理分类, 可分为5类:①联苯环辛二烯木脂素( dibenzo cyc looc tad ienel ign an);②螺苯骈呋喃联苯环辛二烯木脂素( spiro- ben zofu ran o idd ib en zocyc looctad iene lignan);③4- 芳基- 四氢萘木脂素( 4 aryh et ra l in lign an);④2, 3- 二甲基- 1, 4-二芳基丁烷木脂素( 2, 3- di methyl- 1, 4- diary- lbu- tan e lign an);⑤2 , 5- 二芳基四氢呋喃木脂素( 2 , 5- dia- ry ltet rahy drofu ran l ign an)[ 1] 。
陈延镛等[ 1] 曾对五味子种子中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 先后从种子中分离出7种药理活性成分, 经结构鉴定分别为五味子甲素( deoxys ch isand r in)、五味子乙素(C- 五味子素、五味子素B) ( Sch isand rin B)、五味子丙素( Sch isand r in C)、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 Schisandrol B)、五味子酯甲( Sch isan the rr in A)、五味子酯乙( Sch isan therr in B)。
除上述成分外, 五味子中还含有五味子酚, 戈米辛N ( go m is in N )、戈米辛K3、戈米辛B。
蒋司嘉等[ 2] 对华中五味子种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运用色谱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 结果从华中五味子种子95%乙醇提取物的乙醚萃取物中分离得到华中五脂素、安五脂素、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顺酯酰戈米辛、6O苯甲酰戈米辛和五味子酮7个木脂素类化合物。
其中6O 苯甲酰戈米辛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刘海涛等[3] 对两个不同产地的五味子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从翼梗五味子藤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出木脂素类化合物18个(其中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5个, 芳基四氢萘类木脂素6个, 四氢呋喃类木脂素2个, 二芳基丁烷类3个, 其他类型木脂素2个)。
而常用作检测的成分主要有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等。
1.2 分析方法1.2.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五味子醇甲、酯甲、甲素、乙素是五味子中木酯素的主要成分,也是评价五味子质量标准的依据[4-5]。
1.2.1.1色谱条件色谱柱: Shim- packC18柱,(250 ×4. 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 0 mL/min;五味子醇甲的检测波长确定为250 nm;灵敏度:1. 000 0AUFS。
1.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定五味子醇甲、酯甲、甲素、乙素对照品适量,置25 mL 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五味子醇甲、酯甲、甲素、乙素浓度分别为0. 037 mg/mL,0. 032 mg/mL,0. 067 mg/mL,0. 074 mg/mL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1.2.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待测五味子样品粉末(过三号筛)各约0. 3 g,精密称定,置25 mL 量瓶中,加甲醇约18 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 kHz)20 min,取出,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2.1.4样品含量测定分别取 3 种样品,精密称定,按拟定方法进行测定,计算含量。
1.2.2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五味子木脂素类是以1 , 2, 3 , 4- 联苯1, 3环辛二烯为母核的化合物, 含有共轭双键, 因此在紫外区有特征吸收, 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 也可以加入显色剂后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芦金清等[6] 以五味子乙素为对照品, 95%乙醇作空白, 于28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五味子醇提物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马平勃等[ 7] 建立了五味子糖浆中主药五味子醇甲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以五味子醇甲为对照品, 甲醇为空白, 在234nm 处测定吸光度。
该方法平均回收率100. 25%, RSD 0. 68 %, 方法简便快速。
王卫峰[8]和袁胜英[ 9] 等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木脂素含量。
前者以五味子酯甲为对照品, 加10 %变色酸显色, 于570nm处测吸光度得标准曲线, 取五味子药材经甲醇提取后同法测定吸光度, 计算出总木脂素含量, 平均回收率98. 45 %, RSD2 . 4%。
后者以五味子乙素为对照品, 10 %变色酸溶液显色, 于57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得标准曲线, 取北五味子醇提物经硅胶柱分离后同法测定吸光度, 计算出五味子乙素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优点是分析速度快、成本低,但专属性不强, 准确度不够高。
1.2.3薄层色谱扫面法(TLCS)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五味子木脂素含量常用双波长法锯齿扫描。
仰榴青等[10]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 Ks= 220nm,K R= 340nm )测定南、北五味子提取物中五味子醇甲、酯甲、甲素和乙素的含量, 结果表明五味子醇甲点样量在0 . 44~1. 54Lg , 酯甲点样量在0. 60~ 2 . 10Lg , 甲素点样量在0 . 52~1. 82Lg , 乙素点样量在0. 48~ 1. 68Lg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 5%、95 .0% 、96. 1%和102 . 1 %, 5次测定的RSD 分别为4 . 0%、2.8%、2 . 6 % 和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