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影像诊断
髌 骨 巨 细 胞 瘤
胫骨巨细胞瘤
股骨巨细胞瘤
股 骨 巨 细 胞 瘤
桡骨巨细胞瘤 关节包埋征
肱 骨 巨 细 胞 瘤
溶骨性破坏,骨皮质变薄,伴骨折 一年后,病理骨折伴骨痂形成 又一年后,间隔增多,边缘硬化 再过半年,间隔减少消失,边缘仍可见
股 骨 巨 细 胞 瘤
4个月后
胫骨巨细胞瘤
9年后恶化
骨 肉 瘤
入坏髓 软,腔 组局毛 织部玻 中大璃 ,量样 上肿密 方瘤度 可骨增 见呈高 骨放, 膜射骨 三状质 角伸破
股 骨 骨 肉 瘤
骶 骨 成 骨 型 骨 肉 瘤
柘 骨 骨 肉 瘤
淋女 巴性 结, 肿 大岁 , 左 肩 腋 部 软 组 织 内
肱 骨 骨 肉 瘤 平 片
17
T1WI T2WI
鼻 咽 成癌 骨髂 型骨 转 移
食 管 混癌 合 型骨 转 移
宫 颈 溶癌 骨 型骨 转 移
颈 椎 溶 骨 型 骨 转 移 瘤
腰 椎 成 骨 型 骨 转 移 瘤
颅 骨 溶 骨 型 转 移 瘤
肋 骨 溶 骨 型 转 移 瘤
乳 腺 癌 成 骨 型 转 移 瘤
转移性骨肿瘤CT表现
CT显示骨转移瘤远较X线平片敏感,还
增强:左侧颈椎旁软组织明显强化
见男 骨性 质, 破 坏岁 及, 软有 组肺 织癌 肿病 块史 , 可
肺 转 移 癌
56
转移性骨肿瘤鉴别诊断
骨肿瘤影像诊断价值
①判断骨骼病变是否为肿瘤 ②肿瘤是良性或恶性,是原发性还是转移 性 ③肿瘤的组织类型 ④肿瘤的侵犯范围
方先之骨肿瘤分类(1953年)
骨瘤、骨软骨瘤、软骨瘤、骨样 骨组 良性 骨瘤、骨囊肿、软骨母细胞瘤、 织肿 骨巨细胞瘤 瘤 原 恶性 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 骨 发 肿 性 骨附 良性 骨血管瘤、脊索瘤、齿瘤、含齿 囊肿、齿根囊肿、造釉质细胞瘤 属组 瘤 织肿 尤文氏瘤、网状细胞肉瘤、骨髓 恶性 瘤 瘤
骨肉瘤X线表现
髓腔扩大:不规则骨破坏,皮质变薄,骨质疏 松 骨膜增生 Codman三角 局部软组织肿块 肿瘤骨形成:是特征性表现,一般表现为云絮 状、针状和斑块状致密影 病理性骨折 肺转移灶:比一般肿瘤密度高
骨肉瘤分类
成骨型骨肉瘤:以瘤骨形成为主,呈象牙质样密 度影。早期骨皮质可完整。骨膜增生较明显。肺 转移灶密度多较高
骨巨细胞瘤CT表现
为位于骨端的囊性膨胀性骨破坏区,骨
壳基本完整但多数可有小范围的间断
骨破坏与正常骨小梁的交界部多无骨增
生硬化带。骨壳外缘基本光滑,内缘多 呈波浪状,一般无真性骨性间隔
骨破坏区内为软组织密度影,无钙化和
骨化影
骨巨细胞瘤CT表现
囊变区内偶尔可见液—液平面,并随体位
而改变,可能是坏死组织碎屑或血细胞的 沉积造成
股 骨 骨 肉 瘤 侧 位
肿织股 瘤内骨 骨大下 形量端 成絮骨 状质股 、破骨 团坏骨 块,肉 状骨 、内瘤 放及 射软 状组
方骨股 软膜骨 组增下 织生端 中和无 放结 射构 状, 肿髓 瘤腔 骨硬 伸化 向, 后伴
骨 肉 瘤
肱 骨 骨 肉 瘤
生广 ,泛 骨骨 皮质 质破 呈坏 筛, 孔伴 状有 ,斑 骨片 膜状 增骨 生质 增
肱骨外髁骨巨细胞瘤
X线示:肱骨外髁皂 泡样膨胀性破坏区。 外缘皮质断续,不光 整。 手术证实:骨巨细胞 瘤
桡 骨 巨 细 胞 瘤 ( 生 长 活 跃 )
骨巨细胞瘤恶性表现
如肿瘤生长迅速,肿瘤边缘出现筛孔状
或虫蚀状骨质破坏,骨嵴残缺紊乱
侵犯软组织,出现软组织肿块且骨膜增
生明显时,提示为恶性肿瘤
继发性 癌、淋巴上皮癌、神经母细胞瘤、 恶性 各种肉瘤
良恶性骨肿瘤鉴别诊断
项目 良性 恶性 生长迅速,容易侵 犯周围组织,有转 移 浸润性破坏,界限 不清,骨皮质破坏 多有增生,常被破 坏 受侵形成肿块,分 界不清 生长情况 生长缓慢,压迫周 围组织,无转移 膨胀性破坏,界限 局部 骨质变化 清楚,保持骨皮质 连续
生长活跃的骨巨细胞瘤和恶性巨细胞瘤的
骨壳往往不完整并常可见骨壳外的软组织
肿块影
增强扫描肿瘤组织有较明显的强化而坏死
囊变区无强化
骶骨骨巨细胞瘤
男性,31岁,肿瘤侵犯左侧骶髂关节
右 锁 可骨 见中 多 段 个 骨巨 嵴细 胞 瘤
Happy everyday
骨囊肿临床与病理
为单发性瘤样病变,病因不明。骨内形
转移性骨肿瘤可分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以 溶骨型常见
溶骨型转移瘤发生在长骨,表现为骨松质中小破 坏区随病变发展融合成大片破坏区,骨皮质也被 破坏,一般无骨膜增生。常并发病理性骨折
发生在脊椎则见椎体的广泛性破坏,因承重而被 压变扁,但椎间隙保持完整。椎弓根多受侵蚀、 破坏
成骨型转移瘤X线表现
骨巨细胞瘤X线表现
肿瘤位于骨端,呈单房或多房性骨质破坏,
多数为偏心性透亮区,内有纤细的骨嵴, 骨皮质菲薄,典型表现为“肥皂泡样透亮 区”
很少发生骨膜增生
肿瘤向四周发展,到骨端软骨时,受到限
制,关节被肿瘤包埋形成“关节包埋征”
病肥 理皂 证泡 实样 为改 变 级, 骨 皮 质 完 整 , Ⅰ
肿肱 块骨 ,骨 同质 侧破 淋坏 巴, 结周 肿围 大巨 大 软 组 织
肱 骨 骨 肉 瘤
骨肉瘤血管造影
价值:①鉴别良恶②定位定量③了解血供,
利于介入治疗
造影征象:
①血运增加
④动静脉瘘
②瘤血管形成
③瘤湖
⑤血管受侵 ⑥肿瘤染色
具有2~3种则为恶性
骨肉瘤血管造影表现
肿段 男 块广 性 泛, 骨 质岁 破, 坏右 伴桡 软骨 组中 织上
多见于青年,11~20岁可达47.5%,男
性较多,男女比率为2.3:1
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干
骺端为好发部位
骨肉瘤临床与病理
主要临床表现是局部进行性疼痛、肿胀
和功能障碍。局部皮肤常较热并有浅静 脉怒张
病变进展迅速,可发生早期远处转移,
预后较差
实验室检查血碱性磷酸酶常增高
CT
髂 骨 成 骨 型 骨 肉 瘤
CT
股 骨 溶 骨 型 骨 肉 瘤
CT
髂骨混合型骨肉瘤CT
转移性骨肿瘤临床与病理
是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者,主要经血流从
远处骨外原发肿瘤转移而来
常在中年以后发病。原发肿瘤多为乳癌、
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肾癌、鼻咽 癌等
恶性骨肿瘤很少向骨转移,但尤文肉瘤和
能清楚显示骨外局部软组织肿块的范围、 大小以及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溶骨型转移表现为松质骨或(和)皮质骨
的低密度缺损区,边缘较清楚,无硬化, 常伴有不太大的软组织肿块
转移性骨肿瘤CT表现
成骨型转移为松质骨内斑点状、片状、
棉团状或结节状边缘模糊的高密度灶, 一般无软组织肿块,少有骨膜反应
混合型则兼有上述两型病灶
桡 骨 成 骨 肉 瘤
22
骨肉瘤CT表现
骨质破坏:骨皮质和骨松质均可破坏 骨质增生:骨松质密度增高,骨皮质增厚 软组织肿块:其内常见大小不等的坏死囊变
区
肿瘤骨:瘤骨分布在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
内,形态与平片所见相似,密度差别较大, 从几十至数百HU或更高
股 骨 成 骨 型 骨 肉 瘤
骨肿瘤影像诊断
影像教研室 温继军
概述
骨肿瘤并不多见,恶性骨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 瘤的1% 骨肿瘤的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占重要地位,不 仅能显示肿瘤的准确部位、大小、邻近骨骼和 软组织的改变,对多数病例还能判断其为良性 或恶性、原发性或转移性 正确的诊断有赖于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 检查的综合分析,最后还需同病理检查结合才 能确定
少见,多由生长较缓慢的肿瘤所引起,
见于前列腺癌、乳癌、肺癌或膀胱癌的 转移
病变为骨松质内高密度影,呈斑片状或
结节状,密度均匀一致,骨皮质多完整, 多发生在腰椎与骨盆。常多发,境界不 清。椎体不压缩、变扁
椎 体 破肺 坏癌 ,颈 椎 椎 前 软转 组移 织癌 肿 胀
两 个 月 后
肾 癌 骨 转 移
30~40岁:骨纤维肉瘤、骨网状细胞肉瘤、骨 巨细胞瘤 40岁以上: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软骨肉瘤
骨肿瘤发病率
良性骨肿瘤中以骨软骨瘤多见 恶性骨肿瘤以转移瘤为多见 而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则以骨肉瘤为常
见
骨巨细胞瘤临床特征
20-40岁为常见。好发于四肢长骨的骨
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 为常见
上图:CT增强,见 病灶无强化表现
肋 骨 骨 囊 肿 平 片
肋 骨 骨 囊 肿
CT
,股 股骨 骨颈 头囊 反状 应破 性坏 骨, 质接 增近 生水 的 密 度
股 骨 颈 骨 囊 肿
CT
骨肉瘤临床与病理
为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其40%。 起源于骨间叶组织(肉瘤性成骨细胞),能
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质
骨膜增生 一般无,增生后不 破坏
周围 软组织 多无肿胀
骨肿瘤症状与体征
项 疼 边 目 痛 界 良性骨肿瘤 较少 清楚 恶性骨肿瘤 剧痛,常为首 发症状 不清楚
压
痛
不明显 良好 长
明显 恶病质 短
营养状况 病 程
Codman三角
又叫骨膜套袖征,
是恶性骨肿瘤的骨 膜新生骨的中央被 迅速发展的肿瘤组 织破坏,两端残留 部分与骨皮质形成 三角形影像
骨肿瘤的好发部位
长骨骨骺:软骨母细胞瘤、骨巨细胞瘤 长骨骺线:骨软骨瘤 长骨干骺端:骨肉瘤、骨旁肉瘤、骨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