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11
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现状、发展战略和对策
一、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经济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五大林种中生态
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得最好的林种。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类型多样,
自然条件复杂, 经济林资源丰富。据专家研究统计, 我国已拥有各种
经济林木近1000种, 其中大面积主栽的树种约60 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
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而且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繁荣城乡市场、优化食物
结构、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等方面均发挥了十
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1.面积、产量、产值快速增长。
据统计, 近10 年来, 我国经济林生产面积快速增长, 年均新增
经济林面积2000 万亩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 年底, 全国经济
林总面积已达4.3 亿多亩, 年总产量8800 多万吨, 总产值1640 多
亿元, 分别比“八五”期末增长了30%、97%和96%。
2.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名特优新品种、名牌产品数量快速增加。
近几年来, 仅由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
“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基地”共300 多个。目前, 全国已呈现出大路
水果比重下降,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 特别是干果比重呈现逐年上升
的趋势。名特优新品种面积已占经济林总面积的18.3%, 北方地区的
设施栽培面积也迅速扩大,北京大城市近郊区的精品观光采摘园数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22
快速增多。同时, 各地通过实施名牌战略, 各类名牌产品不断涌现,
如河北鸭梨、平谷大桃、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京东板栗等一大
批产品已享誉海内外。
3.加工、贮藏保鲜能力不断增强,经贸活动频繁, 市场愈趋繁荣。
目前, 全国经济林产品加工企业1万多个, 年加工能力达750 多
万吨, 平均加工率为11%; 贮藏保鲜企业达10万个, 年贮藏保鲜能力
达920 多万吨,平均贮藏保鲜率为13.5%; 经济林产品流通市场近万
个。近几年来, 一些重点主产县又新建、扩建了一批专业果品批发市
场或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全国已建成一大批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
的大型龙头企业。一些经济林主产区, 每年都要举办以当地经济林产
品为主题的各种全国性经贸活动, 有效地促进了经济林产品的流通。
4.社会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 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
由于经济林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最好的林种, 通过发展
经济林,既能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强县富民, 又能有效改善生
态环境。近年来, 中央9 号文件和1 号文件的相继出台, 为社会各界
投资发展经济林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广大群众发展经济林
的积极性持续空前高涨,目前, 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外资企业和广大农民群众纷纷投工投劳,
集资建基地、办企业, 开发经济林产业, 积极性持续不减、空前高涨。
二、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 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率低。
主要表现为,在全国经济林总面积中, 低产、低质和低效经济林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33
积、大路水果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 名特优新经济林面积仅占总
面积的18%, 其中西部地区仅为14%,西南地区仅为8%。目前, 全国经
济林呈现出低效林多、高效林少, 大路品种多, 名特优新品种、加工
品种和错季型水果品种少的状况。
2.生产管理粗放, 产品单产和优质果品率低。
主要表现为,生产管理没有严格按标准化要求进行, 重造轻管,
单产低而不稳。如全国板栗平均亩产仅25 公斤, 为美国、伊朗的1 /8。
一些主产区控制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严, 使一些经济林果品的农药残
留量严重超标, 品质下降, 出口受阻。目前, 我国优质果品率不到果
品总量的10%, 达到出口标准的高档果品不足总产量的5%,而欧美发
达国家优质果品率达到70%左右, 达到出口标准的高档果品占总产量
的50%左右。
3.产业化程度低, 二、三产业滞后,综合效益不高。
主要表现为, 生产偏重于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 组织化程度低,
社会化、信息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产后商品化处理率低, 贮藏保鲜和
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 技术设备落后,精深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低。目
前, 我国经济林产品加工率为11%, 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加工率已达到
50%左右。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既有行业宏观管理体制和机制
不顺、政出多门、总体投入不足的原因, 也是一些地方行政领导片面
追求政绩、盲目扩大生产面积、一哄而上的产物。
三、今后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今后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 以市场为导向, 以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44
构调整为主线, 以农民增收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 以科技创新
为手段, 以产后商品化处理、贮藏保鲜、加工和市场流通为重点, 强
化标准化生产管理, 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努力实现新时期我国经济
林产业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至2010 年, 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的规
划总目标是, 经济林总面积稳步发展到3700 万公顷左右, 总产量1.8
亿吨以上, 产品贮藏保鲜量和加工量分别占经济林产品总量30%和
20%以上, 原产品产值达3500 亿元以上, 相关产业增加值达1400 亿
元。经济林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例有较大提高,基本形成龙头带
基地、基地连农户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林产业化新格局。
为此, 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优化生产布局, 积极调整树种、
品种结构, 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品种, 加大低产、低质和低
效经济林改造力度, 调减大路品种面积, 调整早中晚熟品种比例, 实
现四季周年供应。同时, 大幅度增加经济林二、三产业比重, 积极培
植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产品保鲜、加工、流通型的龙头企业,提高
经济林产业化经营的程度、规模和成效。
第二, 加大品种更新改良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大力引进国外优良
品种,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的新品种的研究和开发推广
力度。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有特色、有规模的经济林优良种苗基地和新
品种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对现有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应用工作, 充
分发挥科研院校的技术专家优势, 调动科技人员参与经济林建设的
积极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55
第三, 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适应国际市场无公害产品的需
要, 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关经济林生产的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包括
包装标准)、检测标准等, 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 加强检查督促,
规范生产和管理行为; 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 加强质量
管理, 实现经济林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接轨。
第四, 培植龙头企业, 加快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按照扶优扶强、
突出重点的原则, 坚持多种类型和所有制并举,改、扩、建相结合, 在
相对集中的主产区发展一大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贮藏保鲜、加工、流
通型龙头企业, 加快实施龙头带动战略, 提高产业化建设水平。
第五, 开展认证工作, 实施创名牌战略。通过强化名牌意识, 加强产
品和企业认证工作、商标注册和科学评选活动, 如绿色食品认证、无
公害安全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原产地域产品认证等, 积极举办
各种全国性节会活动, 扩大对外宣传, 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生
产基地、知名产品、知名企业、知名市场, 全方位地推动我国经济林
产业化发展。
第六, 放手发展社会中介服务组织, 加强技术信息服务。建立和
完善多层次、跨行业和所有制的各类社会化中介服务组织, 积极引导
经济林主产区率先成立经济林协会、产销协会、研究会、联谊会等行
业中介组织, 规范行业竞争行为, 协调产、供、销各个环节。各类中
介组织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及时开展多种形式的优
质服务活动, 定期举办新技术培训, 开展市场调研, 发布供求信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66
组织举办展览会、交易会等活动, 努力为经济林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者
提供优质技术信息服务。
第七, 不断完善政策机制, 吸引各种投资和经营主体进入经济林
建设领域。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认真落实“谁造谁有、谁投资谁
收益”等林业政策, 不断探索多样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 推行拍
卖“四荒”使用权、租赁经营、入股合作、自愿有偿转让等形式, 吸
引社会力量参与经济林开发; 鼓励企事业单位、私营业主等各种形式
的经济组织和个人打破地域、行业界限, 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
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 加速土地、资金、技术、劳力等生产要素向经
济林产业的合理流动, 共同投资开发经济林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