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 浅谈革命历史题材微广播剧的创作与实践-精品

最新 浅谈革命历史题材微广播剧的创作与实践-精品

浅谈革命历史题材微广播剧的创作与实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媒体进行了多层面的探索,尤其是如何创造出既能够在传统广播中传播,又符合在新媒体传播的融媒体作品。

微广播剧(以下简称微剧)就是广播人在传统广播剧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特点创作出的一种广播节目形式。

微剧时长一般在10分钟以内,适合在微信、客户端等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是一种在短时间休闲状态下收听的声音产品。

①微剧内容丰富,可涉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家庭伦理、社会百态、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商业定制等都能成为它的主题,既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集。


革命历史题材微剧,是指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段时期,包括以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为背景,反映革命胜利题材的文艺作品。

微剧以声音、对白、音乐、音效、旁白等手段,再现革命历史场景,通过对革命历史的纪实性记录,反映善与恶、光明与黑暗、革命与反动等对立力量之间的较量。

那么,在具体实践中,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题的微剧创作如何更好地表现主题,在表现形式上又有什么特点呢?本文以江西赣州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以下简称赣州新闻广播)的创作实践为例,分析革命历史题材的微剧创作规律和原则。

一、题材选择的标准:主题好、贴近性、感动人
在笔者看来,任何微剧创作的核心首先是选好题材,讲好故事,革命历史题材的微剧创作更是如此。

有了好的题材,再制作出适合移动传播的内容,才能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江西赣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当地群众付出了巨大牺牲,留下了许多诸如红井、大柏地战斗、天心整军、信丰整纪、大余整编、上堡整训以及陈毅梅岭脱险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革命故事,這些革命故事成为微剧极为丰富的创作素材。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赣州新闻广播创作播出了20集红色系列微剧,以长征故事为蓝本,每集讲述一个故事,大约5分钟。

5分钟内讲述一个吸引人的故事,要从故事感人、内容吸引人入手。

比如:《红井》讲述了当年毛泽东同志为了解决瑞金沙洲坝村民喝水难的问题,带领干部群众一起挖水井的故事;《一双特殊的草鞋》讲述了红军战士谢志坚和他的未婚妻春秀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无怨无悔、奉献牺牲的故事;《深情守望》通过讲述“共和国第一军嫂”陈发姑送夫参加红军,历经风雨沧桑,真情守望红军丈夫75年的故事;《八子参军》讲述瑞金下肖区七堡乡老人杨荣显为革命舍小家、顾大家,前赴后继把八个儿子送上战场的动人故事,等等。

重温这些感人故事,可以让听众在感知历史、感悟的同时,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也让微剧在传播革命历史题材方面有了独特的作用。

二、精准展现微剧“三微”特点
微剧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三微”特征。

一是时间短,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二是微型制作,小规模投资,制作周期短;三是微平台播出,大多通过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