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卫队日本自卫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国家防卫力量,成立于1954年7月1日。
根据日本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放弃与他国以军事手段解决争端的权力,因而自卫队在名义上不是军事组织,但实际上的功能等同其他国家的军队。
自卫队由海上自卫队、陆上自卫队及航空自卫队等三个军种组成,总兵力约25万,由防卫省统筹管辖。
自卫队于2013年时所消耗的军费,居美国、中国、俄罗斯和英国之后居世界第五。
为593亿美元,占GDP的1.0%。
自卫队的目的是维持日本的自我防卫能力,而踏进21世纪后,自卫队对于海外军事任务的参与愈来愈积极,除了参与了2002年阿富汗战争后的维和任务外,自2004年1月19日开始驻扎于伊拉克萨玛沃。
部分国家认为是这日本军国主义或右翼势力的崛起的标志,日本国内亦有民众要求须因应周边局势修改日本宪法,将自卫队升格成“国防军”。
现在的日本自卫队不是正规军队胜似正规军队,只不过还没有摆脱宪法的限制,有其实没有其名罢了。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日本军队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在“质重于量”和“海空优先”的建军方针指导下,自卫队已发展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作战能力较强的武装力量。
2013年10月27日,在日本埼玉县的陆上自卫队朝霞训练场,日本自卫队参阅部队接受检阅。
日本举行自卫队年度阅兵式。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等出席阅兵式。
目的是加强宣传要强化防卫钓鱼岛等离岛的姿态。
[1]1历史进程日本1945年战败投降后,军队被解散,军事机构被撤消。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重日本防卫省新武装日本,于1950年7月8日指令吉田内阁建立7万5千人的国家警察预备队,并将海上保安厅增员8千人。
据1951年9月的《日美安全条约》,1952年吉田内阁设置保安厅,改警察预备队为保安队,兵员扩充至11万人,新设海上警备队。
1954年6月9日为适应美国远东战略变化要求,日本政府颁布《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通称“防卫二法”),将保安队改为拥有陆海空3军的自卫队,警备队改组为海上自卫队,并新建航空自卫队。
规定其任务为维持国内治安,防御外来的直接或间接侵略等。
自卫队受内阁总理大臣指挥监督,由防卫厅负责管理和协调,编制定额为27万。
自卫队是战后日本的正规军事力量。
1990年代之后,日本自卫队逐渐开始增加独立军事行动,并开始向海外派兵参与任务。
2002年日本自卫队对于海外军事任务的参与更加积极,参与了阿富汗战争后的维和任务。
[2]2004年1月19日开始驻扎于伊拉克的萨马沃,协助美伊战争后的重建与安全维护。
2006年3月27日,日本自卫队成立统合幕僚监部,开始执行新的作战体制。
此前,陆海空三个自卫队分别由各自的幕僚长(相当于参谋长)分别进行指挥,同时辅助防卫厅长官工作。
在新的体制下,各自卫队的幕僚长将辅佐统合幕僚长指挥部队。
2006年6月20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正式宣布从伊拉克撤出陆上自卫队,但他同时强调将扩大航空自卫队在伊拉克的活动范围,承担更多的责任。
2007年3月28日,陆上自卫队的中央快速反应部队正式成立。
由反恐特殊作战部队、机动部队第一直升机团和国际活动教育部队组成。
2法律限制根据日本1947年的“和平宪法”,日本须放弃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并且禁止日本有任何军事建制。
其中第二章第九条,关于“放弃战争”的表述共有两段:“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和“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日本的军事实力只能维持在自卫所需的水平,总兵力不得超过10万,军舰数量不得超过30艘,总排水量不得超过10万吨,不能拥有航母及核动力潜艇,作战飞机数量不得超过500架,不得拥有远程轰炸机,不得发展弹道导弹技术。
3部队功能法定职责1957年5月,日本政府公布《国防基本方针》,首次明确“防卫”、“治安”、“海上警卫”、“防止侵犯领空”和“灾害救助”为自卫队的五大任务。
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将“救灾”列为国家军事力量的主要任务。
救灾为主冷战结束后,前苏联解体,主要军事威胁消失,日本国内开始重新评估国家安全政策。
1996年在新版《防卫大纲》作出调整,重点加强灾害应对能力。
其中包括紧急出动力量的建立,陆上自卫队指定一支约2700人的部队作救灾派遣应变部队,配备车辆约410辆、直升机约30架,可在接到命令后2个小时内出动。
海上自卫队建立紧急出动机制,所有港内停泊的正常状态军舰可以在4个小时内出动。
航空自卫队则在全国5个地区部署由军医、护士、急救士组成的机动卫生班,在大规模灾害时负责重伤员在空运过程中的护理。
在大规模灾害发生时,陆上自卫队则可以最多集中7万人前往灾区;海上自卫队可以派出60艘军舰、50架飞机;空中自卫队可以出动侦察机、救护机、运输机70架。
4编制日本自卫队是由首相领导,而管理则由防卫省负责。
防卫省下设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以及一个类似参谋长联席会议的统合幕僚会议。
其它机关则有自卫队医院、防卫大学、防卫研究所等。
部队序列陆上自卫队北部方面队:第2师团、第7师团、第5旅团、第11旅团、北海道补给处、北部方面会计队;东北方面队:第6师团、第9师团;东部方面队:第1师团、第12旅团、第48普通科连队、东部方面会计队、关东补给处、东部方面音乐队、第5施设群、陆上自卫队广报センター;中部方面队:第3师团、第10师团、第13旅团、第14旅团、第4施设团、中部方面会计队;西部方面队:第4师团、第8师团、第1混成团、干部候补生学校。
海上自卫队小月航空基地、大凑地方队、八户航空基地、下总教育航空群、第3术科学校、第21航空群、横须贺地方队、第1护卫队群、扫海队群、横须贺教育队、第2术科学校、厚木航空基地、厚木经理队、补给本部、舞鹤地方队、第4术科学校、阪神基地队、德岛教育航空群、岩国航空基地、吴地方队、第1术科学校、下关基地队、佐世保地方队、佐世保教育队、鹿屋基地、那霸航空基地、舰船补给处。
航空自卫队千岁基地、三泽基地、松岛基地、百里基地、熊谷基地、入间基地、小松基地、静滨基地、滨松基地、小牧基地、岐阜基地、美保基地、防府北基地、防府南基地、卢屋基地、春日基地、筑城基地、新田原基地、那霸基地、与座岳分屯基地、航空总队、北部方面航空队、西部方面航空队、西部航空警戒管制团、航空支援集团、航空救难团、航空自卫队生徒队、滨松广报馆、机动卫生研究班。
陆上卫队由于日本在战后受到《战后宪法》的规制,陆上自卫队被禁止使用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等侵略型武装,并禁止于平时实施征兵制。
陆上自卫队有陆海空三军中最大的规模,编制有180,000军职,归陆上自卫队司令部管辖,司令部位于东京东方的市川市。
陆上自卫队的军事战略思想为击退小型攻击为主,守住要点直到美国或盟国军力抵达,因此地面兵力的需求势微,而海空军相较之下较重要。
陆军偏向低空防御、反战车能力、反登陆火力和机动性改良,以符合岸际防卫兼反空降作战。
1990会计年度中期发展方案中已经配备许多陆对海反舰导弹。
由于日本禁止实施征兵制以维持常备兵员的关系,加上没有立即性的外敌威胁,造成年轻人较以往缺乏从军意愿,陆上自卫队官兵的年龄在现今正面临高龄化的窘境。
陆军现役编制员额179430人,约占现役编制总兵力的65.5%;实有兵力150070人,约占实有总兵力的63.2%;满员率为83.57%。
拥有各型坦克1090辆,装甲车1030辆,主要火炮约770门,各型飞机460架。
根据新《大纲》的规定,陆军现役员额将由19万人削减至14.5万人。
削减计划将分阶段实施。
在1996至2000年度《中期防务力量发展计划》期间,日陆军现役员额将削减至16.7万人,考虑到满员率较低的情况,到2000年末,实际兵力大约14.7万人。
[3]陆上自卫队分为A、B、C、D、E五大类,实际总兵力达17万人。
A型师团:3个摩步团、1个机步团、1个炮兵团、1个高炮营、1个坦克营坦克74辆、步兵战车90辆、75式155毫米榴弹炮55门B型师团:4个摩步团、1个炮兵团、1个高炮营、1个坦克营、1个反坦克队坦克74辆、步兵战车18辆、FH70 155毫米榴弹炮60门、79式重型反坦克导弹发射架8具C型师团:1个机步团、2个摩步团、1个炮兵团、1个高炮营、1个坦克营、1个反坦克队坦克56辆、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90辆、75式155毫米榴弹炮45门、79式重型反坦克导弹发D型师团:3个摩步团、1个机步团、1个炮兵团、1个高炮营、1个坦克营、1个反坦克队坦克56辆、装甲车16辆、75式155毫米榴弹炮45门、79式重型反坦克导弹发射架8具E型师团:3个摩步团、1个机步团、1个炮兵团、1个高炮营、1个坦克营和1个反坦克队坦克30辆、装甲车16辆、75式155毫米榴弹炮45门、79式重型反坦克导弹发射架8具海上卫队日本海上自卫队(Japan Maritime Self Defense Force:JMSDF)是日本自卫队的海上部份,成立于1954年7月1日。
海上自卫队参谋部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最高指挥、管理机关,主官是海上自卫队参谋长(注:日文“大将”等同于中文“上将”军衔,语言差异,日文没有“上将”一词)。
由于日本不能拥有军队,而且采取专守防卫的立场,因此并不配备大型战舰、航空母舰以及核动力潜艇等具侵略性的舰种。
其主要任务是防卫日本领海,以“质重于量”为建军方针。
冷战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用可以用“烈度轴”、“时间轴”和“地域轴”等三个坐标轴来表示,它们分别代表“从参加国际紧急援助活动到日本发生有事事态”、“从平时到有事”和“从日本周边到印度洋”。
海上自卫队的作用在这三方面都取得了切实的发展。
其主要任务是防卫日本领海。
日本海上自卫队编制员额45752人,实际兵力43668人,其中包括约3000名女军人。
海上自卫队由海上自卫队参谋部、1个自卫舰队、5个地方队、1个教育航空团、1个练习舰队和其他直属部队(通信、后勤和院校)等组成。
由于吸收了太平洋战争的经验,海上自卫队非常重视反潜与扫雷,训练也集中在这两项,而这一举动也是美国为了让日本能够发现苏联核潜艇而赋予日本的一项特殊使命。
日本海上自卫队共有各型舰艇163艘,约40万吨,大中型舰艇数量位居全世界第三。
其中驱逐舰和护卫舰58艘,这些舰艇装备先进,均采用了隐形、新材料、电脑、垂直发射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大部分军舰是近10多年装备的新舰,有的舰艇甚至比美国的舰艇还新。
潜艇19艘,有最新的“大潮”级1艘、“春潮”级6艘、“夕潮”级10艘、“涡潮”级2艘(训练)。
潜艇均设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配备日89制式重型鱼雷、“鱼叉”式反舰导弹共20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