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渣的综合利用

钢渣的综合利用

钢渣的综合利用 钢渣是冶金生产过程中一个很重要和含量占主要的产物。在以前的钢铁生产中都将其作为废物而直接遗弃。虽然其为钢铁生产中的废弃物,但因其含有许多有用矿物和许多微量元素以及其特别的物理机械性能,因此其用途也较广泛。类似以前生产的直接丢弃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研究钢渣的综合利用意义重大。不仅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还能节约成本。 钢渣的概述 钢渣主要由钙、 铁、 硅、镁和少量铝、锰、磷等的氧化物组成。主要的矿物相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钙镁橄榄石、钙镁蔷薇辉石、铁铝酸钙以及硅、镁、铁、锰、磷的氧化物形成的固熔体,还含有少量游离氧化钙以及金属铁、氟磷灰石等。有的地区因矿石含钛和钒,钢渣中也稍含有这些成分。钢渣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因炼钢炉型、钢种以及每炉钢冶炼阶段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 钢渣为熟料,是重熔相,熔化温度低。重新熔化时,液相形成早,流动性好。钢渣作为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有两个主要途径,一个是作为冶炼溶剂在本厂循环利用,不但可以代替石灰石,且可以从中回收大量的金属铁和其他有用元素;另一个是作为制造筑路材料、建筑材料或农业肥料的原材料 钢渣在温度 1500~1700℃下形成,高温下呈液态,缓慢冷却后呈块状,一般为深灰、深褐色。有时因所含游离钙、镁氧化物与水或湿气反应转化为氢氧化物,致使渣块体积膨胀而碎裂;有时因所含大 量硅酸二钙在冷却过程中(约为675℃时)由β型转变为 γ型而碎裂。如以适量水处理液体钢渣,能淬冷成粒。 钢渣来源 (1)钢铁料中的Si、Mn、P、Fe等元素的氧化产物; (2) 冶炼过程中加入的造渣材料; (3) 冶炼过程中被侵蚀的炉衬耐火材料; (4)固体料带入的泥沙。 排渣目的 (1)去除钢中的有害元素P、S; (2)炼钢熔渣覆盖在钢液表面,保护钢液不过度氧化、不吸收有害气体、保温、减少有益元素烧损; (3)吸收上浮的夹杂物及反应产物; (4)保证碳氧反应顺利进行; (5)可以减少炉衬蚀损。 基于上文所述钢渣所拥有的物化性质及其形成与来源,国内外有很多对钢渣综合利用或处理的方法。 处理方法 20世纪初期即开始研究钢渣的利用,但由于它的成分波动较大,迟迟未能实际应用。70年代初,美国首先把每年排放的1700万吨钢渣全部利用起来。目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钢渣绝大部分已得到利用。英国、法国的钢渣利用率为60%左右,日本为50%左右,中国为10%左右。 世界许多国家处理钢渣的通行方法是热泼法,即将液体钢渣泼入专门的处理场,渣层厚度在30厘米以下,喷淋适量的水促其冷却,然后进行破碎、筛分、磁选,以回收其中金属,渣块则进行综合利用。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和中国一些钢厂都采用水力冲渣法使电炉渣、平炉前期渣实现粒化。冲水水压为2.5~8千克力/厘米2,渣和水之比为1比10以上。此法工艺简单,得到的钢渣粒度大多在1厘米以下,便于利用。但用水量大,须解决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问题。1974年以来,日本的新日本钢铁公司采用浅盘(ISC盘)水淬法(见图)处理转炉渣。处理方法是将液体钢渣泼入浅盘,渣层厚度约10厘米,喷水使渣冷却到500℃左右,固化后将渣倾倒在运渣车上,再度喷水使渣冷却到200℃左右,然后倒入泡渣池,冷却至常温。经过处理的渣,颗粒大多在10厘米以下。此法节省处理场地,操作较水力冲渣法安全,周转快,节省投资和设备,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轻。 利用途径 钢渣的利用途径大致可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 内循环指钢渣在钢铁企业内部利用,作为烧结料的原料和炼钢的返回料。钢渣的外循环主要是指用于建筑建材行业。 1 钢渣的内循环利用 钢渣返烧结主要是利用钢渣中的残钢、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锰等有益成分,而且可以作为烧结矿的增强剂,因为它本身是熟料,且含有一定数量的铁酸钙,对烧结矿的强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外转炉渣中的钙、镁均以固溶体形式存在,代替溶剂后,可降低溶 剂(石灰石、白云石、菱镁石)消耗,使烧结过程碳酸盐分解热减少,降低烧结固体燃料消耗。 钢渣在钢铁企业内部循环历来受到重视和普遍采用,配加转炉渣的烧结矿可改善高炉的流动性,增加铁的还原产量。但是配矿工艺对返烧结有影响,过度使用会造成P等有害元素的富集;配加转炉渣的烧结矿品位、碱度有所降低。研究表明,当高炉炉料使用100%自熔性球团矿时,5%转炉渣作为溶剂加入会引起高炉运行不畅,原因是明显影响球团矿的软熔特性,增大软熔温度间隔,使炉渣粘性有增大趋势。另外钢渣的成分波动较大,烧结配矿时要求钢渣各种氧化物成分波动≤±2%,粒度要求一般小于3mm,钢渣在成分上很难满足要求,对钢渣破碎和筛分的要求也高。 由于这些不利因素存在,尤其是各大钢铁公司普遍采用富矿冶炼,推行精料入炉方针,同时要求炼钢和炼钢工序的能耗和材料消耗指标不断降低,致使返回烧结利用的钢渣量越来越低。目前马钢混匀烧结矿中只加入1%左右,而且是间断式配加。 2 钢渣的外循环利用 钢渣的外循环主要是建筑建材行业,钢渣在此行业中利用受制约的主要因素是钢渣的体积不稳定性。 钢渣的用途因成分而异。美国每年以排渣量的2/3作为炼铁熔剂,直接加入高炉或加入烧结矿,在钢铁厂内部循环使用。钢渣的成分中,除硅无用和磷有害外,钙、铁、镁和锰(共占钢渣总量的80%)都得到利用。但硫、磷含量较高的钢渣作为熔剂,会使高炉炼铁的利用系 数降低,焦比增加。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加拿大等国都把这类钢渣用作铁路道碴和道路材料。做法是先将加工后的钢渣存放3~6个月,待体积稳定以后使用。这类钢渣广泛用于道路路基的垫层、结构层,尤宜用作沥青拌合料的骨料铺筑路面层。钢渣筑路,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和防滑性好,耐久性好,维护费用低等优点。西欧各国用高磷钢渣作肥料有悠久的历史。钢渣中的钙、硅、锰以及微量元素均有肥效,可作为渣肥施于酸性土壤。各类钢渣均可作为填坑、填海造地材料。中国目前生产少量钢渣水泥,多用转炉钢渣掺50%左右高炉粒化渣,10%左右石膏,磨制无熟料钢渣水泥,或以15%左右水泥熟料代替钢渣磨制少熟料水泥。中国有些地方利用电炉钢渣生产白钢渣水泥。日本、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利用钢渣作为水泥生料,焙烧铁酸盐水泥,可节约能源。此外,钢渣还可制造砖、瓦、碳化建筑材料等。 下面具体介绍钢渣处理的各个方向及其处理技术。 (1)生产水泥 钢渣中含有与硅酸盐水泥熟料相似的硅酸二钙和硅酸三钙。高碱度转炉钢渣中两者含量在50%以上,中、低碱度的钢渣中主要为硅酸二钙。钢渣的生成温度在1 560℃以上。而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烧成温度在1 400℃左右。钢渣的生成温度高。结晶致密,晶粒较大。水化速度缓慢。因此可以将钢渣称为过烧硅酸盐水泥熟料。以钢渣为主要成分。加入一定量的其他掺合料和适量石膏,经磨细而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钢渣水泥。生产钢渣水泥的掺合料可用矿渣、沸石、粉煤灰等。为了提高水泥的强度,有时还可加入重量不超过20%的 硅酸盐水泥熟料。高碱度钢渣含有大量C3S,GS等活性物质,有很好的水硬性,把它与一定量的高炉水渣、烧石膏、煅水泥熟料及少量激发剂配合球磨,可生产钢渣矿渣水泥。钢渣可作混凝土掺合料,将足够的钢渣分散到水泥基料中,可起到改善混凝土导电性的作用。普通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干燥条件下是1种高电阻率的非导电材料,而钢渣中含有较多的铁氧化物以及未氧化的Fe,因此,是1种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导电混凝土的导电性和潜在的机敏眭,使其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2)钢渣用于路基垫层 钢渣在路基上能否得到广泛使用, 决定于钢渣是否符合道路工程的各项使用要求, 钢渣在路基垫层中应用, 其粒度应控制在60mm 以下, 自然堆放或稍加喷淋3 个月以上其粒度基本符合要求 , 钢渣中游离CaO随着钢渣龄期的增长而明显减少, 3 个月后基本稳定在< 5. 5%的水平, 其粉化率亦不断下降, 稳定性提高。影响钢渣作路基垫层使用的另一个要求是钢渣的力学强度。 (3)回收废钢 钢渣中一般含有10%左右的金属Fe。通过破碎磁选筛分工艺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Fe。一般钢渣破碎的粒度越细,回收的金属Fe越多,将钢渣破碎到100~300mm,可从中回收6.4%的金属Fe,破碎到80~lOOmm,可回收7.6%的金属Fe,破碎到25—75ram,回收的金属Fe量达15%。国内外从很早就开始从钢渣中回收废钢铁。 (4)作烧结熔剂 烧结矿中配加钢渣代替熔剂,不仅回收利用了钢渣中的残钢、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锰等有益成分,而且可以提高了烧结矿的产量。烧结矿中适量配入钢渣后,能使结块率提高,粉化率降低,成品率增加。再加上水淬钢渣疏松、粒度均匀、料层透气性好'也有利于烧结造球及提高烧结速度。此外,由于钢渣中Fe和FeO的氧化放热,节省了烧结矿中钙、镁碳酸盐分解所需要的热量,使烧结矿燃料消耗降低。高炉使用配入钢渣的烧结矿,由于强度高,粒度组成有所改善,尽管铁品位略有降低,炼铁渣量略有增加,但高炉操作顺行,焦比有所降低。 (5)作高炉溶剂 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外就开始用钢渣作高炉溶剂。钢渣做高炉熔剂的主要优点有:回收利用了渣中大量的金属铁。利用1t 钢渣,可大量节省烧结矿用量和石灰石用量。可提高高炉的脱硫能力。钢渣使高炉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变好,提高料柱的透气性。即使炉料顺行又提高了炉渣的脱硫能力。高炉配用钢渣量,主要取决于钢渣中有害成分磷的含量,以及高炉需要加入的石灰石用量。经济效益提高。 (6)生产钢渣微粉 钢渣微粉是钢渣经过加工、筛选、干燥后磨细并掺加适量的外加剂加工混合而成的产品。目前配制高标号混凝土主要采用降低水胶比、添加高效减水剂和超细粉体的方法与普通混凝士相比水泥用量偏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不利影响。中高碱度的钢渣因含有胶凝性矿物,不仅可直接磨粉生产钢渣水泥,而且也可作为活性混合材在水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