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比较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比较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总复习是对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四年间学习的化学知识整
理、梳理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肤浅、
模糊、孤立走向深入、准确、全面认识的过程,也是应用能力升华
的过程。分析对比、归纳类比等比较的方法有利于找出问题的共性,
认识问题的特性,让问题的实质在比较中显现,是学生知识系统形
成、应用水平提升的重要过程。
一、用比较的方法归纳重要的概念
概念的复习重要的是要清楚它的涵义及应用范围,了解它在整
个高中知识结构中与其他知识横向纵向的联系。下面以氧化反应的
复习为例加以说明。
[例1]氧化反应的复习
复习时应从下面几个角度用归纳对比的方法进行整理。
1.从内容上比较:①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比较;②无机部分氧
化反应的涵义与有机部分氧化反应的涵义比较;③有机部分醇的氧
化醛的氧化比较(醇去氢,醛加氧);④醇类中伯醇、仲醇的氧化
产物比较等等。
2.从表达方式上比较
氧化反应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化学方程式,对于离子参与的反应
还可以是离子方程式,在电化学部分还有电极反应式。要比较各种
表达方式之间的联系与不同,要搞清在不同环境中的反应一般的表
达习惯和特点,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无机化学部分中,氧化反
应是不独立存在的,研究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在表达上方程式的书
写重在产物的判断、电子转移及化合价升降的分析;而有机物氧化
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则重在官能团的变化。
二、用比较的方法记忆元素化合物知识
元素化合物知识可谓内容多范围广,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
很多化学知识需理解记忆。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将一些重要的元素
化合物知识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和记忆。如水的性质就是突出的例
证。
[例2]水的复习
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也是高考中的宠儿。2006年全国高考
ⅰ卷27题,ⅱ卷28题都涉及了水的反应的推断题。学生从初中到
高中,一直在陆续接触水的有关性质。
因此,教学实践中要通过多种方式归纳、对比水的有关性质,
上表就是方法之一。其他类似这样需要比较的元素化合物问题还有
很多,如:na、mg、al的性质比较;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比较、化
学性质比较;非金属s、n、c单质与o2反应情况比较;具有漂白
性的几种物质的漂白性比较等。
三、用比较的方法区别、认识相似的实验问题
实验的问题常包含多种知识和方法,是构成综合题的重要来源,
也是考查学生学科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用好比较这种方法,会让
实验问题变得清晰、简单,易于掌握。比如下列列问题:
[例3]要达到以下实验要求,分别需要的实验操作是什么?
1.苯和溴苯的分离;2.用胆矾制取无水硫酸铜;3.将溶液中
的氯化钠和硝酸钾分离;4.如何区别人造丝和蚕丝;5.氯气和氢
气反应。
用这几个问题对学生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学生的错误率很高。
对这5个问题的实验操作,学生大都回答:加热,其中第5题有不
少学生答:燃烧。通过这个习题,学生暴露出了以下问题:
1.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混淆,如点燃(操作)与燃烧(现象)
2.相似或相关的操作混淆,如蒸发、蒸馏、点燃、灼烧这一系
列与“热”有关的操作,都认为是加热。
实验中需要对比归纳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实验操作中:润洗与
洗涤;过滤与渗析;蒸发与蒸馏、分馏;分液与萃取等。仪器的选
择使用中:酸式与碱式滴定管;长颈漏斗与分液漏斗;蒸发皿与坩
埚等。
四、用比较的方法突破原理复习中的难点
比如,醋酸溶液里的醋酸根水解与否这个问题,就是学生普遍
存在的一个理解上的难点。
[例4]醋酸溶液里的醋酸根水解与否
许多学生就有这样的疑问:醋酸钠溶液里,醋酸根离子会结合
水电离的h+,发生水解反应,醋酸溶液里的醋酸根离子不是会发生
同样的反应吗,为什么就不能说是水解呢?
我们首先给学生提出另一个问题:醋酸根离子在水里会水解,
在盐酸溶液里是否水解呢?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填下表。
表1醋酸根离子与不同来源的h+的结合对比
之后,把不同溶液里h+的来源与相对量多少分析透彻,引导学
生得出结论:醋酸根作为弱酸根离子,结合h+是其基本性质,但当
其处于不同的环境中时,各种环境中提供h+的物质不同,即h+的
来源不同,我们给这种结合方式也就是反应方式的归类也不同。我
们要分析反应环境或反应条件,看清哪些反应是主流、是本质,来
确定反应类型。
学生要善于比较,就要善于发现哪些问题该比,哪些问题能比
更要善于把握比较的重点。分析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
认识化学知识、技能 ,在激活旧知识的同时,将知识间的联系建
立起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这样就会提升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
解水平,也能提高其应用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