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 中国中医药咨讯 Journal of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2010年4月下 April 2010 第2卷第8期 V01.2 NO.8
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临床体会
刘恩煦’刘利 金伟’刘学刚’ 营El市中医院 营口市西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辽宁营151 115002
【摘要】三踝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大约占全身骨折的4%一5%[11,若处理不当,晚期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回顾 性分析讨论58例三踝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旨在讨论三踝骨折的最佳手术方法和合理内固定。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
18 65岁,平均年龄39岁;右踝40例,左踝18例。按
Lauge—Hansen分类方法:旋前外旋型骨折分外四度,I度,
内踝的横行骨折或三角韧带破坏;II度,前侧胫腓韧带破
坏;III度胫腓联合上腓骨短斜行骨折;1V度,后胫腓韧带断
裂或胫骨后外侧撕脱骨折。旋后外旋型骨折也分四度,I度
前侧胫腓韧带破坏;II度,腓骨远端斜螺旋骨折;III度,后
侧胫腓韧带破坏或后踝骨折;IV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
断裂。本组选取旋前外旋型与旋后外旋型骨折均为IV度,
各29例。受伤距手术时间为1h到21d。
1.2 手术方法 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先取侧卧位,
患侧在上,上止血带,采用腓骨后外侧人路。逐层切开皮肤,
皮下,深筋膜,将腓骨长短肌,跟腱牵向内侧,骨膜下剥离,
暴露腓骨骨折端与后踝骨折块,充分显露其移位方向与程
度。先将腓骨下段骨折解剖复位,用5~7孔1/3管状钢板固
定,其中一颗螺钉平行于胫距关节面上2.5 cm由后向前成
30。固定下胫腓关节,螺钉不穿过胫骨内侧皮质。再用骨膜
剥离器撬拨,推挤后踝骨折片使其复位后,用2-3颗松质骨 加压螺钉垂直于骨折面钻孑L固定。再将患者改俯卧位,以内
踝为中心作内侧弧形切口,凸面向前,切开皮肤皮下,注意
勿损伤大隐静脉。将大隐静脉向前牵引,切开筋膜,骨膜下
剥离,显露内踝骨折处,清除断端间嵌夹的软组织,直视下
骨折解剖复位,关节面光滑平整,先以布巾钳暂时固定,选
用2颗松质骨螺钉或可吸收螺钉与胫骨中轴呈2O。~25。夹 角钻孔同定,若内踝骨折块较小,则用克氏针加张力带缝合
内固定。术毕止血,冲洗伤口,检查关节活动度正常及内固
定牢靠后,缝合伤口,常规橡皮膜引流,术后1-2 d开始各趾
主动跖屈背伸锻炼,维持小腿功能位石膏托外固定5-6周。
6周后部分负重,至X线片复查骨折线模糊渐行负重行走。
2 结果 本组5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个月~3年,骨折全部 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本组术后创口皮肤表浅感
染4例f4%1,经换药后治愈,无深部感染。术后发生下胫腓 联合三皮质骨固定钉断裂2例,经内踝内侧开窗取出断钉。
疗效评定按Olerud与Monlander主客观评分标准[21,本组患
者优28例(96~100分),良22例(91~95分),可6例(81-90
分),差2例(0~80分)。优良率为86.2%。
3 讨论 3.1 损伤机制与治疗原则 踝关节较其他大关节更接
近地面,当作用于其上的损伤暴力无法得到有效缓冲时,维
持踝关节稳定的因素和结构遭受破坏,发生骨折脱位损伤。 根据Lauge—Hansen的观点:受伤时足部所处的位置,无论 外翻或内翻均可使躯体失稳。为重获平衡,躯体由于保护性
代偿作用处于外旋。但由于足部极度的内翻或外翻,使这种
代偿作用失效,在踝穴中,距骨与躯干同步外旋,当这种外
旋致伤力达到极限时,出现外踝骨折。
3.2 适应证及手术时机 对于后踝骨折片大于胫骨下关 节面1/4且向后上方移位>lmm者,外踝有重叠、旋转移位
者,以及内踝移位影响踝穴关节面者,均有明确手术指征。踝
关节周围无肌肉组织,皮下组织易肿胀,创伤导致的微循环障
碍及血肿造成局部组织抵抗力下降,创口易坏死感染,因此对
伤后已超过6-8h者,应延期手术,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3.3 手术复位顺序 在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常采用 内外侧联合切口,分别显露内、外、后踝,行骨折复位。有作
者认为采用先固定外踝、再后踝、最后固定内踝;或先后踝、
再外踝、最后内踝的手术次序可以减少后踝的复位难度,减 少手术时间。作者更倾向于外,后,内踝的固定顺序。主要是
依据损伤机制,大多数三踝骨折中外踝骨折多先于后踝,当
外踝骨折之后若外旋应力继续作用使外踝向外移位,牵拉
胫腓后韧带,产生胫腓下联合韧带损伤伴后踝骨折。
3.4 后踝骨折的处理 三踝骨折时难以显露后踝,采取 手术治疗有其明确的适应证,有作者主张累及>1/4关节面
的骨折应手术固定,<1/4关节面的骨折无论移位与否,可做
手术固定处理。本研究结果提示,后踝骨折复位与内踝骨折
复位使用同一入路较为方便,且安全可靠。
3.5 外踝骨折的处理 外踝骨折复位与固定是治疗踝关
节骨折的关键。包括恢复腓骨长度、恢复外踝10~15。外翻
角及预防骨折远端外旋。 3.6 下胫腓联合的处理 三踝骨折多合并下胫腓联合分
离,外踝外移,踝穴增宽,造成距骨在踝穴内向外半脱位。踝关
节是高度匹配的鞍状负重关节,距骨外移1 mm,胫距关节接
触面积平均减少42%,可严重改变关节软骨面负重应力分布。
4 总结 通过对本组58例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踝关
节骨折其手术复位固定的顺序应是内踝、后踝和外踝,最后
行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固定。其手术简便,并发症少,恢复快,
术后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侯树勋.现代创伤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125l一1259. [2] Ow CK,PangH Y,WongHP,et a1.A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for operative treatment of operative treatment of anklefracture[J].Ann Aead Med Singap,1997,26(2):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