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510 酸性光亮镀铜工艺
• 用途和特点:
• 快速光亮和特高的填平度、光亮度。
• 广泛的电流密度范围都可得到镜面光亮镀层,低电流密度区也可得到极高的填平性和光亮度的镀。
• 工作温度范围宽, 18 -40 摄氏度 都可得到较好镀层。
• 杂质容忍生气勃勃高,镀层不易起针孔、麻点、白雾。
• 操作简便,光亮剂消耗电少。
• 光亮剂稳定性特高,兼容性能好,能与任何光亮剂混用,转缸易。
• 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
• 工艺配方及操作条件:
范围 标准
硫酸铜 120 -200g /L 180g /L
硫酸 40 -90g /L 70g /L
氯离子 50-90mg/L 60mg/L
FF-510 开缸剂 2-8mg/L 4ml/L
FF -510A 剂 0.3~0.6ml/L 0.5ml/L
FF-510B 剂 0.4~0.8ml/L 0.5ml/L
温度 18~ 40 摄氏度 28 摄氏度
阴极电流密度 1.5~ 8A /dm2
阳极 ( 磷铜板 ) 含磷 0.1~0.3%
搅拌 阴极移动或空气搅拌
电压 2~10V
• 溶液的配制:
• 在备用槽内,将谁知盘中餐量的硫酸铜用总体积 1/2 的热水(已用硫酸调 PH 为 1 左右)溶解。
• 加入 2g /L 活性炭,搅拌 1 小时,静置后用过滤机过滤溶液到镀槽内。
• 将计算量中余下的浓硫酸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到上述溶液内,加水到规定体积,搅拌并冷却到室。
• 通过分析,补加盐酸,使氯离子达到标准。
• 用小电流将镀液电解 3~5 小时。
• 在搅拌条件下,加入 FF-510 添加剂,再电解数小时后,投入正式生产。
• 槽液的维护管理:
• 槽液浓度: 25 摄氏度 时约 25Be
• 镀液温度 10 -40 摄氏度 。 ( 取中间温度 20 -28 摄氏度 为宜 )
• 阳极含磷量 0.1~0.3%( 其它铜阳极会导致泥渣产生,这些泥渣很细微,难过滤,易引起镀层粗糙及麻点。 )
• 搅拌最好用空气搅拌,同时配合阴极摇摆。
• 镀液成分及添加剂的作用及管理。
硫酸铜:是铜离子的主要来源,过量及温度低时,易在阳极结晶沉淀出来,使电阴增大,电流下跌,低电流区光亮度及填平度下隆,含量过低,高区易烧焦,光亮剂消耗量增大。
硫酸:能提高镀液导电率。但浓度太高,会使硫酸铜溶解度下降,在阳极结晶沉淀出来,光亮剂消耗大,填平度下降 。硫酸太小,低电流区光亮度及填平度差,阴极溶解不良,电阴大。
氯离子:做催化剂用,开缸时添加,平时一般不加 ( 因为有自来水的氯离子补充,但应保持在 30~120mg/L) ,如不足,高电流会有一块不亮,出现树状条纹。太高,镀层光亮及填平度差。
• 添加剂的作用和控制:
添加剂的消耗以每千安培小时计:
FF-510 酸性镀铜添加剂 消耗量 (KAh)
FF -510A 50-80ml
FF-510B 50-80ml
FF-510 开缸剂 30-50ml
FF-510 开缸剂:开缸、黑心缸或加硫酸铜时使用,支持光亮剂, A 、 B 做出高填平光亮镀层,并消除针孔。
FF -510A :使低电流区施镀良好, A 剂过多会造成麻砂及针孔,高区烧焦,可加入 B 剂抵消。
FF-510B :高区获得高填平光亮镀层。
• 常见故障及故障原因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镀层烧焦 • 槽液温度过低
• 硫酸铜过低
• CI ”小于 10mg/L
• FF-510B 剂不足或 A 剂过量。
低电流区不亮 • 槽液温度过高
• 硫酸含量过低或者阳极面积不足。
• 镀液中有产生铜粉。
d 、 FF-510B 剂不足。
麻砂、针孔 • CI  ̄大于 120mg/L.
• FF -510A 剂过量。
• FF-510 开缸剂不足。
镀液中有悬浮物。
整平性差、光亮性不足 • CI  ̄小于 10mg/L
• CI  ̄大于 120mg/L
• FF -510A 剂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