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 CN 22.1322/C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卷第3期 J.Changehun Inst.Teeh.(Soe.Sci.Edi.),2011,Vo1.12,No.3 16/44 53.55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张要登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淄博255033) 摘要:论述了社会管理创新的紧迫性;指出在实际 工作中社会管理创新目标有待明晰、服务理念有待 强化、社会结构和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伴生的风险 等是当前的主要障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有必要从 树立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创新政府主导型城市社 区管理模式、民主集中的农村管理模式、社会管理工 作方式等方面入手强化社会管理创新。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社会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976(2011)03-0053-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 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 社会、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 期,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价值理念等都已 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的权力高度集中、政府 统管一切的社会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现实要 求…。从目前国内外的实际情况看,一些深层次、 不断聚集的问题与矛盾已经影响社会秩序的规范运 转,甚至影响到国家和政权的稳定,如何立足国情、 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创新社会管理,是各级党委和 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国内外环境凸显社会管理创新的紧 迫性 当前从国内外大的战略态势看,在全球范围内 进入一个社会秩序的相对不稳定期,伴随着世界经 济形势的不稳定性增强和个别大国特别是美国的不 负责任的处理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引导民众把经济 社会发展中的责任指向本国政府已成一股潮流。随 收稿日期:2011—07—25 基金项目:淄博市社科联2Ol1年度调研课题(项目编号:zbskl—dykt 一2011—03) 作者简介:张要登(1969一),男(汉),山东邹平,副教授 主要研究社会管理。 着社会发展,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也进人一个相对 多发时期,因而不得不警惕其潜在的危害,不能不重 视社会管理创新的紧迫性。 (一)多国政权更迭使社会管理创新紧迫性陡增 近段时期,世界范围内,突尼斯、埃及等国均出 现了政权的更迭,利比亚、叙利亚的社会稳定也受到 了极大的考验。这些国家政权面临问题的原因是多 方面的,但是经济不稳定和社会不满情绪失控及外 来因素引导,应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出现问题的 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政府对社会的影响力 弱化,社会管理的机制、方式不适应社会现实发展, 一旦遇到突发或积蓄的社会问题出现,就会导致不 可测的可怕后果。这些国家的前车之鉴使我们进行 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与实践的紧迫性骤增。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潜在的问题使社会管理创 新成为必然 随着经济基础由单一的公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并 存、宪法由原来仅保护公有财产向公私合法财产平 等保护转变、社会管理由原来的行政命令模式向现 在的依法治国民主法制管理模式转变等,由此带来 了一系列思想和行为模式的本质变化,同时也带来 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 此,加快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与方法,使党和政 府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不断增强社会的稳定度、和 谐度,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就显 得尤为重要。 (三)江苏晌水事件彰显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紧 迫性 2011年2月10日凌晨,江苏省响水县陈家港化工 园区有人传言“附近化工厂将发生爆炸”,引发附近4 个乡镇3o多个村万余名群众连夜冒雪大规模逃亡事 件 】。—个“化工厂爆炸谣言”导致4个乡镇数万人集 体躁动,在这个节点,应该说当地的政府已经失去了对 社会的管控能力。这一事件背后透出的信息,使我们 的社会管理创新有着极为现实的紧迫性。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 (一)社会管理的目标有待明晰 只有知道想做成什么,才会清楚该怎么做?社 会管理作为一项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提出来后,对 于社会管理目标的认识还没有形成一致。有人认 为,社会管理就是管理社会,社会是管理的对象,政 府是管理的主体,目标是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 社会稳定。设想通过强化管理权力,把经济社会方 面乃至社会生活方面的问题统统管起来,以消除诸 多矛盾 J。也有人认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就是 维稳;还有的表述为“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 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等为基本任 务” J,我们认为,以“社会本位”为原则,树立政府 为社会服务、政府对社会进行适度干预的理念,最终 实现社会奋斗目标为全体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价值 观为全体社会成员信守、社会发展成果为全体社会 成员共享、社会现实状态为全体社会成员接受,社会 尊崇公序良俗和谐有序运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应 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本质内涵。 (二)服务型政府理念有待强化 现代政治理论认为,政府是一个为造就它的公 民提供服务的公共机构,公共服务职能是政府的本 质特征。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合法性就在于它能通过 提供公共服务增进和维护公民的公共利益,通过各 种福利帮助困难群体,缓解社会内部的矛盾关系,保 证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政府就是以提供满足公民 及其组织直接公共需求的公共服务为核心职能的政 府 J。政府服务的范围很广,包括对整个社会所有 个人和组织的服务,在我国由于个别地方对“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进行了绝对化理解,政府的服务主 要作为对经济领域的服务来指向,有的甚至理解为 为“GDP”服务,把政治、经济、社会三者割裂开,把 政府的服务职能偏向对物质服务的实用主义,弱化 甚至丢掉了对人的服务,从结果上看,经济的高速发 展和政府对社会的影响力明显弱化共生共存。 (三)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系列突出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 利益格局等日趋多样化,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面临 一些重大挑战。主要表现在:阶层结构的变化;城乡 结构的变化;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人口结构和家庭 结构的变化等几个方面,这些都是我国社会管理面 临的新任务,并有一些突出性的问题尚未解决。这 些问题的存在是一个系统的积累过程,其复杂性、挑 战性和不可测性前所未有,解决难度大,化解与防范 危害后果出现的可操作性差,都对社会管理体制的 改革与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四)社会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伴生的风险 这个变化可以概括为从“单位人”到“社会人” 的变化。一方面,随着“住房自有化、就业市场化、 社会保障社会化、后勤服务市场化”等改革的推进, 作为传统管理体制基础的“单位组织”,把社会问题 解决在基层的能力弱化,有些单位组织则彻底解体; 另一方面,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社会流动加快,改革 开放后大量新产生的就业组织大都采取了“非单 位”的管理体制。在城市就业总人口中,“单位人” 由过去占95%以上下降到现在占25%左右…。在 政府和分散的“社会人”之间,原有的单位管理网络 弱化,而新的社区管理网络还不完善,导致出现社会 整合与服务的缺失。另一方面则是农村人口在村民 自治背景下出现的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使社会管 理的有效性弱化。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分析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是政府承 担着几乎全部社会职能,以单位为基础对社会实行 总体控制,社会运行成为政府运行的组成部分。这 是一种行政吸纳社会或社会运行行政化的管理体 制。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 组织体系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行政化单位体制逐 步弱化,但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又明显滞后,仍习惯以 行政化手段进行社会管理。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 须构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 (一)树立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立健全“党 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 格局”。一般而言,现代社会管理既是政府向社会 提供公共服务并依法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调 节的过程,也是社会自我服务并且依据法律和道德 进行自我规范和调节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辅相 成、缺一不可,更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实践中应注 意更新三个理念:一是改变经济优先、不顾社会效益 的错误认识;二是消除把管理与服务对立的错误思 想;三是社会管理中行政主体依利决策,趋利避责, 变相放弃政权的错误行为模式。 (二)创新政府主导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在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之后,社区就成为城市管
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城市社区是社会组织管 张要登: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55 理体制转型的产物,对城市社区的界定、发展目标的 定位、管理模式的认识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前的 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明确城市社区的组织管理属 性、找准政府定位和中国特色民主实现方式,立足社 区居民归属感的培育对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 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在城市社区管理中,应特别注意不可把社 区推向市场,在放弃服务义务的同时也丧失对城市 居民的控制与领导权。 (三)创新民主集中的农村管理模式 目前农村的社会管理体制中最为重要的是基层 的民主问题。在实践中有人张口民主,闭口民主,仿 佛民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事实上民主是 一种国家制度,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其当家作主的权 力而采取的管理国家的制度、形式。对于什么是民 主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是自由、有人认为 是票决、有人认为是选举、有人认为是三权分立,更 有甚者认为是多党制 j。民主有形式和内容之分, 二者最终的目的都是保障人民权益,确保政权稳定, 没有哪一个民主是为了丧失政权而推行。所以农村 的管理体制创新中要注意不能把民主等同于无政府 主义。 (四)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方式 社会管理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其本质是利益的 调整与分配;载体是行政服务与民众自律;目的于政 府是巩固政权实现长治久安、于民众是和谐幸福共 生。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事务,是公民个人、家 庭、基层自治社区和非营利社会组织所不能办理的 公共社会事务,这些事务涉及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 必须依靠国家权力和政府权威才能办理。从社会管 理本质内容看,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基 尼系数临近0.5的红线,不公正的财富分配使得焦 虑正渐成一种普遍心态,即“公民焦虑症”。最近广 东两个地方发生的农民工与当地政府的冲突,就是 “蛋糕”没有分好的结果。北非的茉莉花革命等实 际上也是两极分化所致【7J。因此社会管理方式创 新首要的是做好利益分配的“顶层设计”。从社会 管理服务主体看,行政主体则应避免“有利”则管, 无利”不理的倾向,纠正自觉放弃无利可图的职 能,对社会的弱势群体采取放任自流,让其自生自灭 的错误工作方式。从民众自律看,要从宏观上为社 会运行设定最基本的公序良俗规则,而非出于利益 或受脱离中国国情的所谓理念影响,出现“南京彭 宇”案 似的惩善扬恶价值导向;从社会管理目的 看,巩固政权、实现长治久安是根本目的,因此能否 按宗旨意识的要求,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 实的利益问题人手,努力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 J,就成为检 验社会管理方式最科学最有效的标准。此外,在实 践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种倾向:一是只强调服务,弱化 行政执行能力;二是对重点人群采取“鸵鸟”政策; 三是社会管理经费与制度保障虚无化倾向。 参考文献 [1] 李培林.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改革的新任务[N].人民 日报,2011—02—18(1). E2]严宣,郭小川.江苏响水化工厂爆炸谣言引发居民出 逃[N].杨子晚报,2011—02—11(5). [3]陆学艺,李强,周红云.关于“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 平”的问与答[N].北京日报。2011一O8—08(2). [4]本报评论员.重大的战略任务小康的基本条件:论加 强和创新社会管理[N].人民日报,2011—03—23(2). [5]张序。公共服务型政府:一个中国式命题[J].中国社 会科学报,2011—02一l8(2). [6]唐晋.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民主[M].北京:人民日报 出版社,2008:39. [7]王伟光.共同富裕是第二个战略问题[N].人民论坛, 2011—08—06(2). [8] 王鸿谅.解密彭宇案从诉讼到调解的扑朔细节[N].三 联生活周刊,2008—04—03(4). [9] 习近平.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 作[N].人民日报,2011—02—24(1).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ZHANG Yao—-deng (Party School of 6D Municipality,Zibo 25503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urgency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and summarizes the main obstacles of the weakening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work such as the innovation goal,service concept and the as— sociated risk with profound changes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way.Aiming at these problems,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en— hance the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such as set up the right social management concept,innovation gov— emment leading city community management mode and democratic centralism rural management mode and so- cial management work in the way. Key words:social management;the mode of social management;the innovation of soc
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