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当今中国社会养老问题的对策研究

论当今中国社会养老问题的对策研究

论当今中国社会养老问题的对策研究 作者: 青岛大学2012级国际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班 孔旭、金佳怡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水平的进步,教育观念的转变,全球每个地区每个国家的老年人的数量都在呈上升趋势,21世纪,人口老龄化将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程度,老龄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知识型、技术型、政治型、经验型等各类富有专长的老年人日益增多,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愿望和能力不断增强,老年人的利益也逐渐被关注。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关注老年人养老问题也日渐提上日程,做出正确的决定来保障老年人的利益,让他们安度晚年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养老现状,存在问题,借鉴案例,对策措施 正文: 在中国长春养老福利院,拿刷锅水泡馒头喂老人,引起轩然大波。香港护老院无良女护理虐待老人问题,在法国社会引起极大反响。虐待老人的事件告诉我们,关注老年人生活状况,关心老年人生活发展水平,成为当今社会青年共同关注的话题。所以关注老年人,从着力解决养老问题开始。 在中国社会中,老年人的比重占据了大部分。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比我们年长的人,都要有礼貌,尊重她们。今天的老年人,就是昨天的劳动者,他们对社会和经济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毕竟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且有着对社会变迁的独特认知,是历史的鉴定者。他们是我们生活的创造者,事业的奠基者。最终老年人的利益是时代的追求和精神的使命。暂且不说别家的老人,就说说我们的父母,当我们的父母老去时,你们该怎样对待他们。历史上孝敬父母的例子数不胜数,孝敬父母的人,老天都会眷顾他。其实,这些道理都不用说,我们都明白。现在很多子女大都颠覆了孝敬父母的概念。他们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高枕无忧,他们永远没有倾听过老人们的心理,人一旦上了年纪,对于身外之物已经不在乎,可以说都已经看透了这个社会。家庭团圆,子孙满堂,健康快乐就是他们对子女最大的要求。还记得一个电视公益广告,老人在家里忙忙活活的做着饭等待说好回家吃饭的儿子孙子,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房间的气氛,“喂,妈,家庭影院看的还行吗,今晚不回家吃饭了啊。”“奶奶,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去游乐园玩,奶奶再见。”挂了电话,老人失望的说了一句:“都忙,忙点好啊!”空空荡荡的房子里一桌子的饭菜整整齐齐的放着,老人孤独的坐在沙发上看着没台的电视,慢慢进入梦乡。不知道,这个广告有没有给子女们一点警醒。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都需要我们去关注,试想当我们渐渐老去时,你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现如今,我们的养老方式不外乎有三种情况:一是子女和老人一块生活;二是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养老;三是子女雇佣保姆去照顾独自居住的老人。每一种方式都会有他的利弊,我们只有用最恰当的方式作出最正确的决定。

一.当前中国社会养老方式的现状及其利弊 (一).子女和老人一起生活的利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小两口白天上班,且工作压力很大,照顾孩子无能为力,有老人在家照顾孩子的上下学和三餐饮食起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老人和子女一起生活也省去子女来回看望老人的时间,相互之间也能够帮助。老人有了子女的直接照顾会更加舒适些,当然比较自然,毕竟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和责任。但是在生活上的不便是很麻烦的,而不容易解决,相互之间在一起住也不免发生矛盾。有些事情政府是没办法解决的,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当然这也受到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年人的思想观念大多是比较保守封闭的,因此家庭养老也是很多家庭的首要选择。如今,都很多子女虐待老人,老人们都无从可说。涉及到虐待老人问题上,我们绝对不能轻易放过。虽说当今社会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抚养的第十一条中写道: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法律制度上并没有说强制性的进行规定一定要赡养老人,只是说应当,没有这样做也不会有什么样的惩罚,这就给了一些子女以可趁之机,毕竟政府有些事不能管,也没法管,也管不了。但是,如果虐待老人事件发生,那么舆论也会让他无脸面见人。当然还是不希望这样事情发生,希望每个家庭都会和睦幸福。 (二).把老年人送进养老院的利弊:老年人在养老院里会有更加专业的照顾,避免了家庭事故的麻烦,养老院大部分都是老人,这样老人与老人之间会比较好交流,有共同语言,有益于心理的发展。养老院会给老人提供锻炼的器械,有对症的药物,有养生的秘方,每天的生活都会比较规律,这样也省去工作繁忙子女的工夫,一些正规的养老院的条件确实不错。但是最近几年曝出养老院虐待老年人事件,河南郑州市的陶然老年公寓是没经过审批的非法养老机构,日前被记者捅出公寓涉嫌虐待老人,把公寓里的老人捆绑在床头和马桶旁,还有长春福利院虐待老人事件。养老院的共性问题有几个:一是不安全,都在居民楼内,没有防火通道;二是住的差,一套出租房里挤几十张简陋的单人床;三是吃的不好,刷锅水泡馒头喂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四是卫生不合格,没有消毒柜,环境脏;最严重的是存在着虐待老人的现象。在中国社会中像这样的养老院不止一家,仅仅曝光出来这些,那些地下的逍遥法外的违法机构又有多少呢,老人们的利益就真的没办法维护了吗?这样子女说还敢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对于那些没办法抚养老人的子女来说没有了养老院又该怎么办!就算是社会福利院这样的政府机构下的组织,又有谁能够保障老人们的根本利益,谁能够保障他们的安全与健康。当然这种现象不只出现在中国,国外有很多虐待老人事件频频发生,这些东西都是相同的,毕竟类似的事情发生了,我们不能否认事实。再有很多子女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就万事大吉了,他们可能体会不到老人的心情,他们不向往有多么富足的生活,想的就是能和子女们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就好,这样给老年人的饿心理造成极大地伤害,心情不好,烦闷孤独,同时就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出现。正规养老院确实不错,选择起来一定要慎重,一切以老人的意愿为准。 (三).子女雇佣保姆照顾独自居住的老人的利弊:这样对子女和老人都有一定的好处,省去子女的时间,还可以增加就业。有一个贴心的保姆,老人就会踏实些,在自己的房子里也住得舒服些。这也免不了虐待事件的出现,相对于养老院还是会少一些,老人的心理也会开朗些,当今社会相当大一部分人会选择这种方式进行养老。保姆长期照顾老人不免会出现烦躁现象,进而厌弃老年人。 (四).农村人的养老问题目前,农村老人生活状态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一是虽然国家有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但是老年人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侵权事件发生之后很少能够得到有效处理。二是农村老年人很少得到生活上的关心。照理来说,人到老年,应该好好休息休息了,但是在农村,老年人却成了种田耕地的主力军,年轻人不是进城务工,就是不愿也不会下地干农活。并且,相对于自己的子女和其他年轻人,农村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条件都差得多,农村中“儿女住楼房,老人守茅房”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一方面是老年人节俭的生活习惯使然,另一方面也是老年人在加重社会地位偏低所致。三是很少得到情感上的关心。农村老年人一般常年与子女分离,几乎没有娱乐活动,只有孤独和寂寞常常与他们作伴。四是很少有医疗上的保障。农村老人最怕的是生病。一方面是由于医疗费用昂贵,农村老人难以独立支付。另一方面是就近很难有令老年病人信得过的医院和诊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家庭对老年人疾病关心不够。一般来说,如果是小孩得病,一般比较重视,如果是老人,则认为花那么多钱不值得。所以病痛来袭,他们要么强忍着外出寻医问药,要么徒手与病魔做斗争。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到了十分关键和紧迫的时期。2011年6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交流会议上指出,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并加快新农保试点进度,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这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惠民政策,是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制度建设,也是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 每一种方式都会有它的利弊,每个事物都呈两面性,我们要全面的看待它,把利益做到最大化,让老年人的权益受到保障,让老年人生活的更加舒心,更加充满活力,同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老年人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的退化,人们的道德观念滑坡。(1)如今人们重点追求GTP忽视教育事业,使教育事业滞后社会发展。〔2〕重视立法 而用法治社会滞后社会发展, 致使一些蛀虫铤而走险。〔3〕社会财富分配不尽合理,造成贫富差距太大造成不择手段的向“钱”看,所以道德观和责任感就淡漠了。现代人的功利心占据了良心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冷漠无情,置之不理。 ( 二)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各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没有真正付诸实施。这项工作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相当重视,推进力度也比较大,而且纳入民政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但为什么养老工作还难以推进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1)政府注重的是行政推动,但没有资金扶持;(2)目前广大的政府干部的工作重点、工作精力以及集体的经济实力还没有达到这个条件。当经济高度发达了,基层干部自然能够转移部分精力顾及人性化管理,抓和谐社会创建,同时会有足够的财力去建立服务机构、队伍,落实保障服务人员的经费,这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据统计,目前农村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拥有一支庞大的队伍,迫切需要农村基层组织建立起家庭式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三) 民办养老院机构养老规模小,集中供养率低,存在问题颇多。当今我们国家的养老院制度还不健全,正规的养老机构很少,且价格高不适合普通民众的消费水平。有些小型私利的养老院住房条件差,生活质量差,服务水平差,但是价格低廉,那些有子女但子女长期在外谋生的独居老人更不可能获得机构养老的机会。 (四) 医疗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且子女的赡养压力较大。商业养老保障模式仅在大城市和极少数的经济发达的地区能够推行和发展,政府发展力度不够大。

三.西方国家的借鉴案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