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世界,打造北京新商业旅游名片中国特博汇中国名优特产品及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大集群项目策划案北京正合盛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华流风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11年10月7日目录前言第一章项目概述第二章“中国特博汇―――中国名优特产品及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大集群”项目的必要性第三章“中国特博汇―――中国名优特产品及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大集群”建设的条件第四章运营规划第五章招商&传播第六章收益及未来发展展望前言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名优特产企业针对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应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的位置,不断转变经销发展方式,促使地方名优特产企业运行态势健康、平稳,继续保持着健康发展的趋势。
中国地大物博,区域文化丰富,从而造就了琳琅满目的地方名优特产,而“中国特博汇―――中国名优特产品及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大集群”落户北京具有以下几个要素:1.“进京”―――“首都”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和商业地位,令“进京”从历史上到今天,都是旅客和产品的必然选择和面向全国的展示窗口。
也是“驻京办”无法撤销的实际职能;2.移民城市―――原住居民习惯了“消费”来自全国乃至国际的“多元”文化和产品。
新城市移民来自全国各地,具有各自的“乡情”需求;3.国际旅游和商务门户―――入境游客的必选目的地(北京和西安,而上海、桂林类非必须选择),商务人士的常旅城市(生活、工作、会务、交流);4.带动内地发展的社会责任―――随着中西部开发的战略,北京扮演着提供平台、资金、管理、技术等资源的角色,是支持“内生增长和内需经济”的龙头。
响应国家科学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文创产业的号召,大手笔立项建设以推广中国名优特产品及其蕴含文化为宗旨,以名优特产品保真流通、品牌汇聚和旅游经济开发为主要形态、以地方特色文化宣传为辅助业态的“中国特博汇―――中国名优特产品及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大集群”(暂定名),即以三十四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自主设计场馆外观及装潢、独立经营的名优特场馆(如北京馆、广东馆、陕西馆等等类似世博会各地方场馆的放大版),名优特食品类溯源保真连锁超市旗舰店,批发仓储物流业务平台三种实体业态的形式进行名优特产品营销结构优化的推进;室内外两个演艺台及展览中心进行周期性轮番和长期性两种形式的中国各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展示传播;各省市区各选两家最具代表性的餐饮品牌企业入驻加上地方风味小食长廊组成全国最大、最名副其实的中国食文化广场。
围绕北京市政府关于建设国际城市、文化名城的发展规划,在北京选择一个比较优势突出的区域,抓住这一发展新趋势,立项建设“中国特博汇―――中国名优特产品及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大集群”(暂定名),承接国际、国内、市内及区内的产业呈集约化发展,必将增添旅游新亮点,扩大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强政府财力,带动关联产业发展,有力推动“新三步走”战略的实施。
第一章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中国特博汇―――中国名优特产品及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面向世界,打造北京新商业旅游名片(暂定名)二、项目策略1、项目概念:360度地方名优特产展售及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体验基地——地大物博、物华天宝及独特区域文化为主题,集商贸、进出口、展览展示、会务、研发、休闲娱乐、旅游、商务办公、餐饮于一体的特大展售中国各地名优特产专业型博物园区,一个与区域特色文化、旅游相关的产业集群。
2、项目位置:潜在目标方向―――丰台区大红门南四环外南五环内,占地约500亩以上。
3、项目定位:1)目标人群:商家:由各省市区商务局(委)挑选指定入场的本区域名优特产厂家及相关服务商、最具地方代表性的餐饮品牌企业等;由各省市区旅游局(委)挑选指定入场的旅游及特色文化的宣传营销单位。
消费者:北京当地人群、外地在京居住人群、中外游客;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福利性采购;网络营销及团购;承接各种展会、商务会议。
对于消费者:一站式360度中国各地名优特产及文化、旅游消费体验中心。
对于商家来说:一站式360度展、贸、推广及服务基地。
2)功能:停泊全国各地名优特产领头企业航母的巨大港湾a.全国最大的名优特产展示交流中心b.全国最大的名优特产仓储物流中心c.全国最大的名优特产CBDd.全国最大的名优特产批发贸易中心e.全国最大的名优特产出口前沿窗口f.全国最大的区域旅游及特色文化展示传播基地g.全国门类最全、档次最高、最正宗的地方菜系中餐文化体验中心h.全国最大最全最卫生的地方小吃一条街4、项目核心竞争力:一站式360度——最大、最全、最优、最前沿、最聚焦,一站式解决所有需求。
三、投资规模、周期及主要经济指标1、投资规模:总投资概算150亿人民币,其中一期50亿元;2、用地规模:500亩,其中一期200亩;二期200亩,三期100亩。
3、建设周期:分三期5年完成,一期一年半,二期一年半,三期一年。
第二章“中国特博汇”项目的必要性一、传统名优特产营销模式在所面临的困境传统地方名优特产营销由于人才、历史和市场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是营销领域比较落后的角落。
随着中国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地方名优特产开始从本土走向外埠进入外埠市场,当地消费者普遍觉得新颖好奇,自然有尝鲜的欲望和冲动,但众多地方特产,在走向外埠市场时,往往只是昙花一现。
从目前来看,地方名优特产生产在传统技术方面没有多少问题,主要是考虑市场环境与地方特产的关系,重点在营销上面,现代地方特产的营销要照顾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消费潜力、消费心态等诸多方面,但大多地方名优特产企业还没有从偏安一隅的心态里走出来,缺乏建立一套可持续开拓发展的地方特产营销模式与销售通路,而市场即没有建立地方特产身份证制度,也没有地方特产消费的识别系统,缺乏逐步建立可以稳定发展持续开拓的高效的地方名优特产的销售与信息反馈体系,地方名优特产品的升级换代存在风险,缺乏更大容量市场的保障。
二、中国名优特产品营销集群模式发展的主要方向1、挖掘产品本土特色中的优势资源,实现比较优势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2、中国制造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各地名优特产企业正是中国制造的基础,从市场的中低端领域向高端领域延伸,分享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部分,重点方向应由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品牌等环节延伸,由中国制造提升至中国创造;3、借助地域特色文化创意,挖掘一些具有深度文化、创意内蕴提升地域特产的高创意附加值;4、对名优特产营销集群的整合管理在有效性、积极性、规模效应、品牌集聚效应等方面做足功夫落到实处,各地方名优特产和特色文化、旅游概念相互衬托借力,最大限度的加强合作,整合发力。
三、中国名优特产营销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1.产业现状:地方名优特产企业面临的问题和缺失地方名优特产企业出路相对单一,产业结构基础相对薄弱,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资源,因缺乏研发和创新,产品类同、技术门槛低,导致小厂多,整体装备水平较低,产品良莠不齐,结构不合理,行业集中度较低,总体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档次不高,主要依赖国内外中低档市场,行业地位还不高,缺少交流沟通平台,和各自为政,导致资源缺乏整合,形成极大的资源重叠和浪费,众多厂家面临激烈竞争,而又普遍存在品牌缺失,营销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进程等问题,地方企业仅能通过地方保护来维持区域市场的占有,国内外市场拓展能力不强,专业服务机构发展水平低,缺乏配套服务网络,融资瓶颈约束凸显,发展与升级面临资源压力日益突出、环境压力前所未有、成本压力不断上升、市场压力复杂沉重等多重压力。
2.名优特产行业的流通业态随着行业中间流通环节的自身整合与并购重组使得流通业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各地特产企业的经营模式逐步趋向于扁平化发展,中间流通环节的减少也进一步改变生产企业与经销商谈判的力量对比关系,与经销商博弈与协同进入新的阶段,营销渠道选择与模式将进入结构优化与调整阶段。
经销环节逐步减少,营销重心下沉,势必使行业终端、渠道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企业直接做终端的难处很大,首先表现为区域资源优势的整合与区位网络关系的平衡,并非是企业能够完全驾驭的;其次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直接操控终端时会暴露出在执行、监督、跟踪和服务上的“软肋”;再次是营销成本过大,一般企业根本无法承受。
本着扁平化渠道原则,特产企业多采取与分销商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的“复合式整合渠道策略”,以重新梳理厂商关系,来保障营销渠道。
3.名优特产的需求导向和发展趋势1)充分利用好广泛的消费群体基础。
历史悠久,扎根于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和深厚的社会基础。
2)充分发挥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家乡特产既是一种具有自然属性的商品,也是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的精神文化消费品,或者说是一种以满足人们心理感受为主要目的的“感性商品”。
人们购买家乡特产不仅仅是只满足自己的使用需求,更是把自己家乡的特产作为具本位特色文化的社交馈赠,满足追求心理价值和精神价值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送特产是送文化,卖特产也是卖文化。
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贸易壁垒消除各国间文化、产品、消费习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并发生着深刻变化,文化多样化也带来相互了解、融合、认同的机遇,正如中国丝绸、陶瓷、茶叶文化被外国人所接受,经过宣传、推广,外国旅游者的试水传导,外国人也会喜欢上中国地方名优特产品。
4)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崛起,国家实力的提升、话语权的增加,中国文化和中国制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认可、所推崇。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力的提升以及改善国际形象的努力,引发了外国民众中“中国热”,为中国地方特产的国际化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4.名优特产业营销集群化发展的成就和意义1)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消费群体中国名优特产是各地特有的传统产业,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生命力旺盛,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独特的工艺技术、特殊的风味,在商品的海洋中独树一帜,它既是一种具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流通性能,也是一种地域特色文化的载体,满足对乡情怀旧的文化消费需求的礼品传情达意的功能,具有社会属性的精神文化产品,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和深厚的社会基础。
已经上升到了追求心理价值和精神价值的高度。
2)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巨大“中国特博汇”承接国际、国内、市内及区内的产业呈集约化发展,以营销集群的有效性、积极性、规模效应、品牌集聚效应加之各地方名优特产和特色文化、旅游概念相互衬托借力,必将成为项目所在地的旅游新亮点,并在扩大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带动关联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巨大功效,从而为名优特产的出产地和丰台区带来巨大的财政贡献。
3)与农业和农村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加大初级农产品加工转化力度是农业增产增收的根本保证;发展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牌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水平最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