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讲流行病学病因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阐明流行和分布规律,探索病因、制定防制对策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目的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人群;研究范围: 疾病与健康状况;研究任务: 探索病因;研究目的: 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第二讲流行病学病因研究1.流行病学病因(危险因素):是指使疾病发生概率即风险(risk)升高的因素,这些因素必须发生在疾病之前,同时“升高的概率或风险”未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
2.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agent)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和生物因子宿主(host):遗传、免疫、性别、年龄、种族等环境(environment):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病因网(web of causation):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多病因的,多个病因因素根据时间先后或相互作用关系联接起来就构成一条病因链(chain of causation);多个病因链交错联接起来就形成一张病因网。
肝癌的病因网络4.病因的相互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拮抗作用;转化作用。
5.病因研究步骤:⏹收集资料,分析分布,提出病因假设:差异法;求同法;共变法;类比法⏹验证病因假设: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因果联系的分析与判断:某因素与某病之间有无统计联系;某因素与某病之间有无因果联系;如果是因果联系,是直接病因、还是间接病因6.判断因果联系的八条原则:(1)联系的时间性(2)联系的强度(3)联系的特异性(4)联系的重复性(稳定性)(5)研究因素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6)剂量反应关系(7)实验依据(8)联系的合理性讨论题1:有人观察到在冠心病患者中有高血压者居多。
能否得出“高血压与冠心病有关”的结论?要得出此结论,应如何进行研究?讨论题2:某部队发生一种不明原因疾病爆发,应该如何确定发病的原因?第三讲疾病的分布一、疾病分布(Distribution of disease )是指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空间)和不同人群(人间)发生的数量或频率特征。
二、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1、发病率(Incidence rate)(1)定义发病率= 一定时期某人群新发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数*K(2)注意点:1)对那些正在患病或因预防接种而在观察期间肯定不会患病的人不能计算为暴露人口,但在实际中常用年均人口数。
2)发病专率为按疾病种类、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及不同人群尔分别统计计算的发病率。
3)此指标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疫的措施、效果等。
2、罹患率(Attack rate)(1)定义罹患率= 观察期间某人群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数*K(2)注意点:1)适用短时间、小范围内人群中新发病例的频率。
2)在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爆发老形势常用来准确地测量疾病发病的频率,探讨病因。
3、患病率(Prevalence rate)(1)定义特定时间内某人群某病新旧发病例数/ 同期平均人口数*K(2)注意点:1)尤适用于分析病程长的慢性疾病。
2)一些发病时间难以确定的疾病平均病程的计算可根据:患病率=发病率* 病程4、感染率= 调查时某病感染人数/ 调查时检查人数*100%5、续发率= 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同6、死亡率(Mortality rate)= 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 同年平均人口数*100%7、病死率(Fatality rate) = 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100%三、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1、散发(Sporadic)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
⏹判断:以当地前三年发病水平作为参照,未明显超过⏹原因⏹疾病常年流行或预防接种⏹以隐性感染为主⏹传播机制不容易实现的某些传染病⏹长潜伏期的某些传染病2、流行(Epidemic)某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地区历年散发的发病率水平时。
(1)流行的几种情况1)与过去相比,一个人群中某段时间内发病明显增多的现象2)未发生过的病发生数例3)常见病,高于过去15年平均发病率3~5倍3、爆发(outbreak)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了许多同类病人的事件或现象。
4、大流行(Pandemic)指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且跨越国界、洲界时。
第四讲传染病流行过程1.流行过程、传染过程、传播过程三者之间的区别?流行过程:是指病原体从排出途径排出,经过一定传播途径,又侵入侵入途径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
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传播过程:是指病原体自宿主排出,侵入新宿主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2.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3.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指病原体侵入机体至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
4.潜伏期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意义(1)发病时间感染时间传染源、传播途径(2)确定接触者的检疫期限(3)确定接触者免疫接种时间(4)评价预防措施效果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5.疫源地(infectious focus):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所能波及的地区。
疫点、疫区6.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1)传染源被移走(如隔离、死亡)或已消除排出病原体状态;(2)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病原体被彻底清除(消毒、杀虫),传播途径已不存在;(3)所有易感的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7.传染力是指病原体在易感者体内生长繁殖引起感染的能力。
致病力是病原体引起易感者患病的能力,以病原体引起具有临床症状的例数与易感者暴露人数之比来表示。
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是指机体对病原体反应轻重频率,又称为传染梯度以隐性感染为主、以显性感染为主、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8.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9.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宿主之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
传播媒介或传播因素参与传播病原体的媒介物10.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是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程度。
11.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新生儿增加; 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12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计划免疫;传染病流行;隐性感染第五讲爆发调查(Outbreak Investigation)1.什么是爆发调查?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了许多同类病人的事件或现象。
2.疾病爆发时有哪些特点?➢地区(或单位)集中(局限);➢涉及的人数较多;➢病例出现突然,时间较短,病例多集中在该病的一个最长潜伏期内;➢症状相同,菌型一致。
3爆发调查的目的⏹查明爆发原因;⏹采取措施,控制疫情;⏹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疾病爆发时如何进行调查?调查步骤:初步调查深入调查资料整理资料分析采取措施总结报告(一)初步调查⏹核实诊断⏹证实爆发⏹分布特点⏹初步假设⏹采取措施⏹制调查表(二)深入调查⏹病例调查⏹对照调查⏹人口调查⏹实验室检查(三)资料整理⏹临床表现⏹流行特征: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四)资料分析⏹确定诊断⏹临床特点;⏹流行特征;⏹检验结果。
⏹推断爆发类型:同源、非同源、混合⏹传播途径判断⏹追查传染源5. 同源爆发(common source epidemic)也叫共源性传播、共同媒介传播。
是指一群易感者暴露于共同媒介所致的爆发。
可分为:一次暴露:二次暴露多次暴露持续暴露6.共同媒介传播一次暴露的病例分布特征⏹时间分布⏹全部病例均发生在该病的一个潜伏期全距内;⏹流行曲线突起突落呈单峰型;⏹发病高峰与该病的常见(或平均)潜伏期相一致。
⏹地区分布:共同因素所涉及的范围⏹局部地区:病人集中在某个单位内⏹发病单位:病例分布较均匀,无聚集性⏹人群分布⏹患者均有共同暴露史⏹年龄、性别、职业分布一般无明显差异7.传播途径判断传播途径判断—依据⏹流行特征;⏹传播实现的条件;⏹检验结果。
传播途径判断—分析步骤⏹分析流行特征,排除其他途径;⏹确定共同暴露时间;⏹确定传播因素;⏹确定污染原因;⏹实验室检查。
传播途径判断—分析方法⏹特征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分层分析法;⏹特殊病例分析。
8. 传染源判断共同传染源判断依据⏹污染传播媒介机会;⏹传染性;⏹检验结果。
非共同传染源判断依据⏹有接触机会;⏹有传染性;⏹潜伏期符合;⏹病原学证实;追查传染源—分析步骤⏹确定传播途径⏹追查污染传播媒介的可疑人员⏹调查与检验(实验室检查)4.食物传播的分析步骤分析流行特征a.病人均有共同进食某餐或某种食物的历史,不吃该餐或该种食物者不发病;b.病例集中在一个潜伏期;c.病例分布与某种食物的供应范围相一致;d.停止供应该种食物后,爆发很快平息,但如有接触传播,则可有拖尾现象。
确定致病餐次a.从潜伏期推算b.根据发病与就餐的关系来判断确定致病食物a.从食物的性质和病原体污染繁殖的可能性来分析b.根据发病与吃某种食物的关系来判断确定食物的污染原因实验室检查5。
共同媒介传播一次暴露的病例分布特征(1)时间分布⏹全部病例均发生在该病的一个潜伏期全距内;⏹流行曲线突起突落呈单峰型;⏹发病高峰与该病的常见(或平均)潜伏期相一致。
(2)地区分布:共同因素所涉及的范围⏹局部地区:病人集中在某个单位内⏹发病单位:病例分布较均匀,无聚集性(3)人群分布⏹患者均有共同暴露史⏹年龄、性别、职业分布一般无明显差异6.传播途径和传染源的分析与判断;(1)传播途径判断—依据⏹流行特征;⏹传播实现的条件;⏹检验结果。
第六讲现况调查1.现况调查: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对一定人群进行调查,收集有关的疾病或健康状态的资料,从而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2.现况调查的目的: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三间分布提出病因假设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了解人群健康水平,指导卫生防疫监测疾病,了解发展动态3.普查(census)普查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某一人群中的每个成员进行调查或检查,以了解该人群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
4.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概念: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的调查结果估计总体的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或其它疾病特征,这种以局部估计总体的调查方法就是抽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