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儿童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学习钢琴的人越来越多。
针对现在钢琴音乐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
的兴趣,教师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学习钢琴,我国目前的社会音乐考级
怎样看待等。儿童是钢琴学习的主要群体,就要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
原因,指出儿童钢琴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使钢琴教育能更好地服务
于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兴趣;钢琴教学;音乐考级
钢琴因其具有其他乐器不可比拟的优越特性,被誉为“乐器之
王”。作为欧洲代表国之一的英国,其钢琴教学体系经历了几百年的
发展与完善,而中国直到19世纪上半叶即西欧的钢琴音乐进入浪漫
主义时期,才传入欧洲现代钢琴。而钢琴真正地飞入寻常百姓家进而
得以普及是20世纪80年代。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
更加注重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学琴的儿童日益增多,所以儿童钢琴
教学更是近几年广受关注的热点,也有不少的学生在钢琴大赛中脱颖
而出。这股学琴热潮像春风、似暖流,对提高民族新一代的文化素
质,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我国业余钢琴教育虽然在短短的20多年
里迅猛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由于发展时间不长,所积累的教
学曲目和经验不多,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音乐教育在本质
上是审美教育,钢琴的学习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
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学习钢琴只是接受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
钢琴教师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不能片面地一味地追求弹奏的技巧,
应该从儿童的心理学、生理学和教育学着手,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不断地引导学生在演奏钢琴的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儿童
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使他们始终保持学习钢琴的兴趣和热情这才
是最重要的。如何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儿童学好钢琴,兴趣是关键
兴趣的培养直接影响着一个孩子潜能的发挥。首先要为每位学琴
的儿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一套适合自己的练琴方案,教法灵活多
变,循序渐进。由于每个孩子的个体有差异,从孩子的自身出发,如
果是比较小一点的孩子可以选用趣味性强的教程,比如说“小汤普
森”,根据书里面的标题可以增加学生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和学生一
起四手联弹,这样可以加强曲子的音乐感也调动了孩子的兴趣。另外
以加强艺术修养为目的,让学生多听多唱。用一些充满童趣的语言,
例如:弹跳音就像是在拍皮球,把自己的五个手指比作五线谱等加上
夸张的表情与学生互动起来,这样才能使孩子学得轻松、愉快。在学
琴当中规范化的手形、规范指法习惯、科学合理的弹奏方法和姿势、
完整的节拍节奏感的训练、教材合理的选用、音乐情感和音乐风格的
表现等都是要解决的问题。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练琴的习惯,不能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琴尤其要注意基础的训练,不能急于求
成,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这样也会使学琴变为被动。
二、孩子学钢琴,教师是关键
对于初学钢琴的学生来说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都是不够
的,这就需要教师来正确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表现欲。从学习钢
琴的第一节课开始就要给学生讲述乐曲所展现的画面,调动学生学习
的欲望。可以通过示范来感受音乐,再让学生来模仿,这样逐步来增
加对音乐的感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些教师不注意孩子的年龄特
征,也不注重研究孩子的心理,只按照老的一套教学方法生搬硬套,
这种陈旧生硬的教学方式,势必造成孩子厌恶练琴的心理,人为地为
孩子在钢琴上设置了许多的障碍,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尤其是针
对考级这个问题,几首考级的曲目可以让孩子学一年,对基本乐理、
视唱、听音练耳和音乐素养一点也不重视,这完全偏离了学习钢琴的
正确轨道,这种舍本求末、急功近利的思想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悲
哀。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是灵活的,根据孩子爱表现的天性可以让孩
子进行一些观摩和小小的家庭音乐会使孩子可以通过这一些活动看到
自己的进步。一名好的钢琴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要不
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多与外界交流,教育也需要与时俱
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面对不同性格和不同层次的学生
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说对于胆子小的孩子就要多鼓励、夸奖他的
长处,对于爱骄傲的学生要及时指出他的缺点,少一点表扬,讲究语
言艺术。
三、教师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学习钢琴
科学、规范、正确的弹奏方法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通
过正确地训练掌握弹奏的技巧并将这种技巧运用到乐曲意识内容的表
现上去。在儿童的钢琴教学之中尤其要注重技术性的学习。这就有如
建一座高楼,首先要打牢地基才有可能建得高,所以钢琴的技术是学
习中的重要内容。学琴的初始,正确的手型是第一步,小的孩子容易
出现手指的塌陷和手腕的弓起,这都需要不断地纠正,不断地示范,
让学生体会放松。击键时,整个手指及手臂的重量靠触键的手指来支
撑。弹奏时要有“落滚”的感觉,有呼吸和句子的线条,手掌的各关
节打开,增加一些手指独立性的练习,练习时注意力集中在掌关节
上,手指要主动的触键,开始弹奏乐曲时一定要慢,充分掌握技术要
领以后才能提速。然后还会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手指练习,比如说音
阶、和弦、琶音、双音、八度,还有颤音、装饰音、远距离弹奏以及
多声部、左右手交替等的技巧练习。在训练这些技巧时要注意手形保
持握球状,手指关节要稍突出,并且要有支撑点。就像平常走路一
样,重心要在手指之间不断的移动。速度要注意均匀,手腕不能紧张
将力量卡死,可以运用断奏的方法来找到手指的支撑感,用吊手的方
法,一个手指一个手指的专门来练习支撑力,速度由慢渐快,尤其注
意4、5指的力量要加倍,因为4、5指天生就是比较弱,需要通过训
练才能变得和其他手指一样灵活。这些钢琴的技术、技巧都要经过系
统而又严格的训练,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既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
发,又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
内容,这样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多培养学生的乐感也是教学之中的
重要环节,要求学生用耳朵听辨不同的音色建立准确的声音概念,可
以让学生多听一些音乐会来丰富乐感,这样才能弹出有内涵的音乐。
钢琴教学基本都是采用单独授课的方式,这样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能
力,设定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上课的时候,要“动”与
“静”的结合。“静”是指端端正正的做到钢琴前弹琴,“动”是指
跟教师一起唱谱子、拍节奏或者和教师配合弹奏等,这样既运用了有
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结合,又在一节课中对孩子进行了听音、节奏、
认谱和弹奏的四种训练。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程度的加深,逐渐可以增
加“静”而减少“动”,而后过度到以“静”代“动”。课堂也要提
倡劳逸结合,一般授课以45~60分钟为宜。教师要根据每个孩子注意
力集中的时间去相应的逐步延长,挑选合适学生的模式去变换教学方
法。即使是少数能坐得住的孩子,至多上一小时的课也一定要休息并
鼓励他去玩耍,以缓和脑力、肌肉的疲劳。怎样看待我国目前的社会
音乐考级呢?钢琴考级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一度掀起高涨的热潮,
无疑是考级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的表现。钢琴考级大大推动了业余钢琴
教学的群众性、普及性和人们学琴的积极性,树立了业余钢琴教学的
准则,使钢琴教学日益规范化。在微观上,钢琴考级对学生的学习和
老师的教学都有很大帮助。然而当任何一件事物的优点充分发挥的同
时,它的缺点也会跟着逐渐暴露,钢琴考级也不例外。钢琴考级处在
风口浪尖上,加上活动本身并不完善,它存在的缺陷近些年来也日益
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少专家和基层钢琴教师都先后撰写文章来对此提
出自己的看法。这些批评很中肯,也确实值得广大音乐工作者好好反
思。首先钢琴考级,“超报”现象严重,老师、家长揠苗助长。再次
钢琴考级养活了大批“南郭先生”,教师队伍鱼目混珠。因为目前的
钢琴考级门槛并不高,因此学生要想通过考级,特别是较低的级别并
非难事。于是很多并非专业的人士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都争相步入钢
琴教师的行列,他们以让学生通过钢琴考级来向家长吹嘘自己的教学
水平,使钢琴学习沦落成为一种“纯技术”的活动,弃音乐本性之不
顾。也有些考级评委的不称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误人子弟。每个家
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考级中取得好成绩,这本无可厚非,但考级
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急功近利、互相攀比的工具,这似乎也背离了考级
的本来目的。因此,怎样正确的去看待考级;怎样合理的利用考级作
为钢琴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以促进学生在钢琴学习上有更大的进
步,我想这才是更有价值的。作为钢琴教师,应奉劝学生和家长,不
要过于看重手中的那张证书,话说白了,即便十级拿到了优秀,离专
业水平的距离还是很大的。我想考级并不是目的,考级是为了更好地
学习钢琴。希望通过考级活动,促进大家学习的热情,学习规范和正
确的钢琴演奏方法,而不是为了考级而去考级。
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技术、乐感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课
题,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认真地研究和思考,找准自己的
位置,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不
断探索完善儿童钢琴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