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三、简述民族精神之一二 1、忠义精神 2、礼仪意识
关羽: 武力9.5, 统率5.5, 政治5.0, 智谋5.5, 忠义9.0, 魅力6.5.
礼记:
冠义、 昏义、 乡饮酒义、 射义、 燕义、 聘义、 丧服、 觐礼、 士丧礼、 既夕礼、 士虞礼、 特牲馈食礼、 少牢馈食礼、 有司彻
礼记-丧服
中国古代丧服自周代已用素服(素衣﹑素裳 ﹑素冠等)﹐均取白色﹐并有五服制度﹐即 按服丧重轻﹑做工粗细﹑周期长短﹐分为 5等﹕斩衰﹑齐衰zīcuī ﹑大功﹑小功﹑缌 麻。
胡适提出过国民性中四个主要弊端,即贫穷、疾病、愚昧与 自私,简称“贫弱愚私” 陈独秀:中华社会之恶果盖有四焉:一曰损坏个人独立自尊 之人格,一日窒碍个人意思之自由,一曰剥夺个人法律上平 等之权利,一曰养成依赖性,戕贼个人之生产力。„„西洋 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力为本位;中华民族以感情为本位, 以虚文为本位。 柏杨:中国人不团结,窝里斗,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中国人 不习惯认错,反而有一万个理由,掩盖自己的错误。没有包 容性的性格,如此这般狭窄的心胸,造成中国人两个极端, 不够平衡。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卑,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傲。自 卑的时候,成了奴才;自傲的时候,成了主人!独独的,没 有自尊。 鲁迅: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 所以即使显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所以中国一向就少 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áo)战的武 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 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 的凶奴蒙古满州,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 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到此结束,谢谢
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管窥
一、中华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 族精神。
二、前人概括的我们的民族精神:
张岱年:中华民族精神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 不断前进的思想精粹,它集中表现在《周易》中的 两句话,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方立天:中华民族精神具体包括“重德精神”、 “务实精神”、“自强精神”、“宽容精神”、 “爱国精神”等五个方面。 刘纲纪:中华民族精神可概括为“理性精神”、 “自由精神”、“求实精神”、“应变精神”等四 个方面。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 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此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 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 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