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之医疗卫生支出现状及对策
摘要
: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巨大的人力、财力损失不断加大人们的心理
恐慌。为了保障人民生活的稳定安康,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医疗卫生支出
成为我国政府预算的重要项目之一。然而随着我国的医疗卫生费用的逐年增长,
其实施效果却不容乐观。总体来看,目前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仍
显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仍主要是依靠有偿服务收入维持运转。本文从公共财
政视角下对我国医疗卫生支出的现状进行探讨。主要从我国医疗卫生支出的结构
入手,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其公平性、效率性,指出目前这方面存
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我国不断探索调整的政策造成医疗卫生支出
波动;政府职能缺位、财政状况导致医疗卫生的总体投入不足;相关制度存在缺
陷导致低效率;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间接造成地区之间的医疗卫生差异。。在对
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之后,本课题追本溯源,揭示了引发这些问题的成因,
进而确立医疗卫生支出的政府主导地位,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财权事权范围,完善
医疗卫生支出的转移支付制度,并提出相应对策与解决办法:明确政府在医疗卫
生领域职责,科学确定总量规模和结构;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提高医疗卫生
支出的公平、效率;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
: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政府。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支出背景
人民生活的逐渐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交通网的迅速建立得到肯定。但
是医疗问题依然存在,人的一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病痛,看病就医是维系生命的
唯一解决途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人们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不断增多增高的情
况下,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捉襟见肘的情况特别明显,与此同时,公共资源也被
更多的投入到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关系国计民生的
项目上来。但与地方政府不断扩大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和规模相悖的是,多年来
我国居民对公共产品和医疗服务的需求缺口并没有因政府扩大公共财政支出而
缩小,“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依然不时地见诸于媒体,广大人民群众对政
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仍然较低。财政支出的快速增加和产出效
果之间的不匹配使得我们非常有必要考察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的实际
水平以及公共财政支出效率问题。研究这些问题能够使地方政府加快公共财政支
出结构的优化,提高公共财政支出效率,最终达到更多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
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目的。市场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作用存在广泛的缺陷,其中
医疗卫生被认为是典型事例。
(二)政府的作用
1、我国各地政府已经开始弱化自身市场参与者的角色,同时强化自身的公共服
务和公共管理职能。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
民生工程在公共财政支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公共财政支出体现出区域
差异性。东部地区公共财政支出规模无论在总量还是人均量上都远远多于中部地
区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提供了比其他两个地区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2、剔除
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前,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相当,中
部地区领先1个百分点,但在调整后东部地区技术效率提升,中部地区则大幅下
降,东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值差距明显。西部地区尽管在调整后技术效率值大幅
提升,但仍大大落后于其他两个区域。在引起无效率的影响因素方面,东部地区的
公共财政支出无效率主要由于管理水平不足引起,而造成其他两个地区的无效率
的原因即有管理水平上的不足,也包括地方政府在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上还不能满
足该地区人民群众的需求。3、使用调整后的公共财政支出和原始产出考察地区
效率值,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间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随着时间推移有收敛趋势,
但纯技术效率值不存在这种趋势。区域内部,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三大区域均
存在效率值趋同现象,而纯技术效率只有东部地区内存在趋同,中部地区内部和
西部地区内部不存在这种趋势。据测算,1990年全球医疗卫生的花费至少为
17000亿美元,大约占全世界GDP的8%(Murray,Govindaraj and Musgrove,1994),
因而医疗卫生事业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大的产业部门。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在卫生医
疗总花费中占很大份额,各国医疗卫生总费用中平均60%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支
出,几乎囊括所有医疗卫生支出项目,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机制干预私人医疗市场。
当然,政府也不是包揽全部医疗卫生市场,而是选择政府应当介入的这一方面:
一是提供医疗卫生领域的纯公共物品和部分准公共物品,保证这些公共物品的生
产,提供,和消费达到最优化。二是纠正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市场缺陷,使
医疗保险兼顾效率和公平。三是补助穷人,为他们负担必要的保险,使他们获得
相应的基本医疗服务。
(三)研究的意义
医疗卫生资源是公民基本需求之一,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通过研究财政影
响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能够理清医疗卫生资源城乡配置的逻辑思路,为完善
财政卫生支出政策实现城乡医疗卫生均衡配置奠定理论基础,有助于完善有关基
本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医疗卫生支出的发展
(一)我国的支出发展及缺陷
医疗卫生支出偏低,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低,我国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
负担比例过高。医疗卫生支出人均水平地区差异较大,医疗机构收入对药品依赖
很强。我国不断探索调整的政策造成医疗卫生支出波动;政府职能缺位、财政状
况导致医疗卫生的总体投入不足;相关制度存在缺陷导致低效率;地区经济发展
不平衡间接造成地区之间的医疗卫生差异。 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是在计划
经济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基本上还保留着“城市偏向”的特征。这一结构曾发
挥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但与目前市场经济下的城乡协调发展
之间还存在着诸多的不协调。因此,如何合理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来完善政府职
能,提供城乡平衡的公共服务,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我国政府应根据财政支出
结构的变化规律积极主动地消除财政支出中的不合理因素,从而使得财政支出结
构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
第三节 解决医疗卫生支出政策取向
(一)提高财政投入水平,统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加大财政医疗卫生支出规模并提高其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规范社会保障
支出转移支付制度,同时建立同级政府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解决同级政府
之间不平等的社会保障差异;适时构建医疗卫生保障法,同时为资源配置建立社
会保障体系。
(二)创建财政优惠条件,调整医疗资源分配结构
(1)财政支出要为城乡发展提供均等化公共产品;财政支出要促进医疗卫生的
正常发展,缩小城乡医疗资源分配结构差距;财政支出要促进医疗资源分配平等,
保证公平;变革财政投入重心,建立医疗卫生帮扶机制
(三)强化政府主导职能,建立医疗卫生多元投入
明确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职责,科学确定总量规模和结构;不断完善相关制度
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支出的公平、效率;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等。
结语
医疗卫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基础,为使人人的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政府应介入
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调控资源配置,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发挥主体作用,保障
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配置。财政的调节作用逐渐增大,个人卫生支出逐渐变
小,而社会卫生支出缩小“硬资源”差距的作用变小,扩大“软资源”差距的作
用变大。
参考文献
1 黄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立医院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
学;2011年
2 许宗余;不同举办形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
学;2011年
3 李文中;我国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 赵奕;中国公共卫生安全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艾伟强;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核算原理与方法[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董黎明;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王晓洁;中国公共卫生支出理论与实证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8 韩宏华;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公共财政支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9 胡国清;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于竞进;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困境 策略 措施[D];复旦大
学;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