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之花——城市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
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
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一般可
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而农村聚落是城市聚落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城市聚落是农村聚落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而诞生的。
大多数人认为中世纪的西方文化相比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来说是一种倒
退,中世纪意味着落后,腐朽,禁锢和迷信。然而历史总是进步的,刚刚诞生的
城市成为中世纪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么为什么城市会在这一时期出现呢?
首先是西欧封建庄园与农业的发展 。
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在 11 世纪,农奴被束缚在土
地上,当村外的世界还非常陌生、充满危险,打算离开的人是很少的.因为村庄
提供更多的安全、更多的家族联系,并且使人们能更方便地找到铁匠和神甫.村
民们轮流到领主的地里去劳动,向领主交上一部分他们自己生产的农产品。
在农业生产方面,大量新技术和新式工具的产生和运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
产的进步。
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农作物单位产量也增加了.一般认为有高出播种量
三倍的收成,农夫就有余粮可卖.西欧的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亦是促进了人口迅
速增长.公元 600 年左右,欧洲人口降至二千万,到 1200 年突破六千万,
1250 年接近七千万, 1300 年约七千三百万,达到欧洲中世纪人口最高峰.
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为城市和商业的兴起,提供了前提.
西欧新兴的城市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起来,如威尼斯,热那亚,米兰,佛罗
伦萨.威尼斯是第一个依赖商业贸易生存的国家.威尼斯与君士但丁堡和穆斯林
北非之间开展了兴旺的三角贸易,贩运来自东方的货物.接着热那亚、比萨、那
不勒斯等口岸也相继仿效,并进而促进意大利内陆城市米兰、佛罗伦萨的发展.
但是西欧城市的大量涌现,还是从 11 世纪到 13 世纪这二、三百年
间.佛兰德尔地区的城镇布鲁日、根特从英国进口羊毛,形成北欧的工业中心.在
莱茵河、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也出现了汉堡、不来梅、卢卑克等城市.在内地
的商路上则出现定期大集市,其中以香槟伯爵领地的集市最为有名.
然而毕竟受到生产力的限制,但是的城市规模并不大,所居住的人口也并
不是很多。
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城市的特点就是其从产生起,即展开了与封建主的
斗争,并取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等职能.中国城
市一般首先是政治统治中心,城市与专制统治同心,而西欧城市对封建制度起离
心作用.
西欧城市特点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①西欧政治分裂,法律不统一,
大小封建主割据独立,各封建主都是拥有行政司法职能的独立实体,城市援引此
例,就象某一领地取得特恩权一样.这种状况不会在大一统的帝国结构中出现,
所以,它既不会出现在东方,也不会出现在罗马帝国时期。②城市往往与王权结
盟,取得特许状,以对付当地封建主.③农村公社的传统,市民也组成公社,成
为团结斗争的现成组织形式。
随着中世纪城市诞生的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
制度的诞生。
在中世纪西欧,没有一个市民需要现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世界仍然太不
安定,个人难以单独活动,市民需要共同参加一个严密组织,用各种规则和制约
来保护自己.行会是中世纪城市中最主要的经济组织和社会互助组织.从 11 世
纪起开始有商人行会,既包括商人,也包括手工业者,后由于分工而专门化,从
商人行会中分出手工业行会.商人行会的主要职能,对外是为其成员造成对当地
市场的垄断,故严格限制外地商人在当地的贸易,对内则保持一稳定的、没有竞
争的经济制度,故对内统一价格,严惩个人垄断.加入手工业行会的人必须是行
东,帮工和学徒无权参加行会.一般手工业者都经学徒一帮工一行东(师傅).手
工业行会的职能与商人行会的职能相似,其行规主要反映经济方面的内容,对生
产规模、学徒帮工数量、工资、生产过程、价格、原料、市场都有规定.行规有
两个倾向:一是平均主义倾向,使每个市场者机会均等;二是对内反对自由竞争,
对外造成垄断.
另外,行会还具有社会互助和救济职能,看来,农村公社对行会的形成有
重要作用.从经济上来看,行会是城市兴起的产物,是中世纪自然经济为主的条
件下,商品生产已有发展但还不太发展的产物.中世纪市场狭小,对产品数量、
价格等不能不进行限制,否则无法进行正常再生产,所以行会在保障小商品生产
方面有进步意义.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其保守性愈来愈显,最后被手工工场制度
代替。从政治上来看,中世纪的城市主要是由行会组成的,在行会的基础上形成
了城市管理的主要机构:市议会,从而体现了一种市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精神。
我们不可否认,商品交易在中世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起到了巨大的作
用。在西欧早期商业活动中,犹太人往往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足迹遍及拜占廷、
阿拉伯世界及西方各地,使长途贸易首先得到发展.中世纪,意大利,德意志和
尼德兰在商业上比大西洋各国更为发达,城市也更为集中,从而形成两大国际贸
易区.一是传统的地中海贸易区,由意大利商人控制,主要搞东西方中介贸易.一
是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由佛兰德尔和德国的商人控制,主要经营各国的土特
产:罗斯的皮毛、蜂蜜,英国的羊毛,佛兰德尔的呢绒,德意志的粮食.
联系这两大国际贸易区先后有两条通路. 12 ~ 13 世纪主要走陆路,
即翻过阿尔陴斯山,经法国香槟伯爵的领地,到达佛兰德尔. 13 世纪以后主
要走海路,从地中海出直布罗陀海峡,到英国和北海各港口.
意大利商人对西欧商业组织的发展有重大贡献.起初,他们搞合伙制,一
般由两方组成,一方是座商,提供资本,一方是行商,押运货物,回来分配利润
后即散伙. 13 世纪以后,意大利出现运输业,行商也逐渐变成座商(莎士比
亚的“威尼斯商人”).商人组织也由合伙制转变为商行、公司,其主体是一个家
族的成员,并以该家族命名. 14 ~ 15 世纪意大利有 200 余家公司或商行,
在各主要城市都设分号,远至巴黎、伦敦、布鲁日,这是近代资本主义公司的前
身.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货币汇兑和信贷业务也发展起来,从而促进了银行
业的出现.这也是意大利商人的贡献,他们发明了借贷记帐法、结算办法等.全
欧第一家银行是 1346 年在热那亚成立的,最初贷款利息很高,从百分之六十
到百分之百不等.佛罗伦萨的银行家曾一度代教廷征收西欧一些国家的什一税,
可见其势力之大.
当然了,站在历史的今天,我们对当时中世纪的城市对当时的影响进行评析的
时候会有不同的结论。城市的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
明有重大影响.
⒈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一个新的等级一一市民阶级.而在此之前,西
欧社会只有农奴和在农奴之上的贵族、教士.而且,这些市民的经济力量、政治
地位和社会地位还在稳步提高,这就意味着国家日后要更加重视和支持这些人的
利益及其他们的对外冒险事业.此为社会变化.
⒉城市商品经济的作用,促使旧的自然经济的领地庄园制度瓦解和农奴依
附地位的消失.门类齐全的庄园生产转而成为满足市场需要的专业化生产,新型
的自由农民出现.以前人们的财富观念只有土地,现在则包括货币和可用货币估
价的商品.新的商品为土地贵族提供了新的消费,从而也就瓦解了土地贵族,他
们不再搞劳役地租,而改用货币地租,使农奴变成了人身自由的佃农.此为经济
变化.
⒊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
同时市民阶级参与政治,城市自治和城市议会,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此为
政治变化.
⒋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
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这就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这是文化变
化。
因此,西欧中世纪的城市虽然具有明显的封建特征或封建烙印,但它本质
上是资产阶级的前身——市民阶级的独立的或半独立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
心,是同西欧原有的封建封建经济和政治结构相对立的、革命性的因素。正如马
克思所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