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1803—1882)《美国人的历史》1、第一个跟美国的主流气质完全合拍的美国知识分子和作家就是爱默生,在某些方面他可以说是典型的19世纪美国人,他开始有意识地地质文化自卑感,他写过“把欧洲的绦虫从美国的躯体中分离出去,用对美国的激情把对欧洲的激情驱逐出去。
”2、他推动了最早的美国本土哲学运动,被称为“超验主义”,他在《论自然》中概要地论述了这一学说。
3、从他开始美国开始有了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4、他是个反精英主义者。
他认为美国文化必须是平等主义的、民主主义的。
在文化领域,就像在所有领域一样,自励自助是至关重要的。
5、他认为知识(加上道德品格)往往会促进商业的成功。
6、爱默生是一名非凡的制造商,专门生产简短的格言和精辟的警句,其中有许多锦言佳句因为真实而深深打动了他的听众,比如“生活就是寻找力量”“固执己见是心胸狭小之辈的魔障”等等。
7、他作为国家的圣贤与先知的名声更多的是通过巡回演讲来赢得的。
听爱默生的演讲是文化渴望和品位提升的一个可靠标志:对数百万美国人来说,爱默生成了“思想者”的化身。
《美国社会生活与思想史》(纳尔逊·曼弗雷德·布莱克)1、高瞻远瞩的理想主义与精打细算的实用主义独特结合的产物。
2、做牧师三年之久,之所以辞职是因为他理解到自己不再相信组织起来的宗教,甚至是上帝一位论这种自由的宗教形式他也不信。
爱默生虽是教会的反叛者,但依然是虔诚的信徒。
爱默生反对历史上的基督教,因为它以古代的奇迹为基础。
他知道上帝是神,是有肉身的神,但是,任何一个人也是如此。
爱默生的上帝不是一个人,而是神秘的统一体,是充溢于整个宇宙的“超灵”。
3、爱默生认为思想毫无价值,除非付诸实践。
“好的想法”爱默生说,“并不比好梦强多少,除非加以贯彻执行。
”知识应扎根于经验。
“思想是先导,”他写道,“思想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度是行动,如我的生活所示,我之所知,仅此而已”爱默生的这种理论,孕育着后世美国哲学家所谓的实用主义的种子。
《美国文学周期》1、最后把浪漫主义想象的抽象观念与十九世纪中叶美国生活的现实统一起来的是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与四十年代以爱默生为中心的一些钱宁的热诚拥护者是他的学说世俗化,这些人被称为超验主义者。
2、爱默生年轻时的讲道反映出他竭力要比即便是最平和的唯一神论正统思想与自己追求个人道德完善的强烈愿望糅合在一起。
3、爱默生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发展与阐述一下的信念:人通过直觉所体验到生活的内在、道德及神启示的法则都可在通过感觉观察到的自然界法则的多种形式的表现中一点一点地找到对应。
4、爱默生已经发表了能够接受科学的发现并运用它们为上帝服务的新观念,展示了发现上帝的方法而没有能明确地说明上帝的本质。
这一品质是爱默生成为一个时代的发言人:旧的教条在这时代正在消逝,新的法则正在形成。
CNKI《美国个人主义思想探源——爱默生个人主义之欧洲渊源及其对美国文化的贡献》刘宽红作为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和美国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爱默生对美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而在美国历史上,爱默生享有实用主义哲学之父和美国精神的先知(林肯语)等美称,他的思想也标志着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的独立。
1、爱默生个人主义思想是在继承和超越欧洲个人主义传统的基础上产生的。
英国个人主义传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爱默生产生了影响:首先,在对个人权利的宣扬上,爱默生吸收了洛克个人主义思想。
其个人主义从一而终地贯彻着:人是社会和宇宙的主体,人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国家为个人而存在。
然而与洛克有所不同的是,爱默生认为自然界存在着完满的规律,但只有通过其与人的关系,或者仅当它植根于人的心灵中时,才对我们有吸引力,因而人的生活不是与世界协调,而是与心中的观念相一致。
人是大宇宙中的小宇宙,人的灵魂与宇宙中的每件事物相符合,人应当发挥自己的才能,由此爱默生就把其个人主义理论从经验的层次提升到超验和形而上的层次。
其次,爱默生坚持个人权利至上,反对国家和政府对个人的干涉,这和英国个人主义传统不谋而合。
第三,爱默生继承英国个人主义传统对待理性的态度,关注实践和现实生活。
反唯理论是英国传统的一大特色,这种传统认为,人是一种经验性的存在物,人通过经验去理解和把握世界,人并不具备高度理性和智慧,人不过是易犯错误的生物,个人的错误只能在社会过程中得到修正。
爱默生非常重视这一思维方式,他关注行动,关注实践,在他眼里,思想只有付诸实践才有意义。
2、由于爱默生继承了英国经验主义的行为方式,因而在实践层面上更为强调人的现实生活,为美国个人主义走向世俗个人主义奠定了基础,为美国本土哲学——实用主义的到来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3、爱默生一生关注人的主体世界,通过卡莱尔、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等人,他受到了康德思想的鼓舞,可以说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是在康德理论的影响下形成的。
从以上帝为中心,最后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以原生依赖上帝过渡到人的自立,上帝为人而存在。
通过这个循环,爱默生的个人主义就从神学迈向了人本主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爱默生个人主义具有启蒙的性质,它是美国个人主义思想的发源地之一。
4、爱默生还开创了美国本土个人主义的先河。
到了19世纪,个人主义在美国终于迎来了一个理论上的总结和提高,和以往美国个人主义相比,爱默生尤为强调了个人的精神至上性,并从提倡个人的神圣性和个性进而推及到人的生活方式,最后又提升文化的自立和民族的自立。
《美国文学简史》1、超验主义:(1)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是19世纪3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带有宗教色彩的思想解放运动。
18世纪末,新英格兰的波士顿兴起了一种新的教派——唯一理教(Unitarianism)。
1785年,新英格兰主教派教会的波士顿耶稣教派公开信仰唯一理教,否认三位一体之说,认为上帝只有一位,耶稣是人而不是神。
(2)爱默生在他的文章《超验主义者》对超验主义的定义是:“现在流行的超验主义就是理想主义,1842年的理想主义”1842年左右,一些新英格兰人对当时物质利益至上的生活并不满意,于是他们成立了“超验主义俱乐部”,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大家所关心的国计民生的问题。
其中大部分是牧师或教师,他们极力反对波士顿商人的价值观和冷酷死板的上帝一位论理性主义。
(3)超验主义是对唯一理教的扬弃。
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自由主义宗教。
它主张给与信教者更多的宗教自由,反对教会对教徒施加种种限制和约束。
在超验主义者看来,既然上帝与人的心灵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人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直觉来认识上帝,而不需要借助于经验、《圣经》或信条、教会或传教士等等媒介。
它主张用一个仁慈的上帝取代过去那个愤怒的上帝,认为人不是生而有罪,不是注定要受苦,而是自由的和能够享有永恒幸福的。
上帝不是把幸福赐予少数选民,而是赐予每一个人。
超验主义者从宗教和精神至上的角度出发,提倡人人平等自由,颂扬和支持杰弗逊时代创建的民主政治。
(4)超验主义认为精神或“超灵”是宇宙中最重要之物,注重个人,一再重复个人的重要,以及恢复个性的意义。
超验主义者认为自然是超灵或是上帝的象征。
对他们而言,自然不是纯粹的物质,而是充满着上帝的存在。
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是国外因素和美国清教共同影响下的产物。
2、作为超验主义的先驱,爱默生将超验主义的观点做了一个系统的综合,其中最主要的元素就是“超灵”,因而他的作品中无不表现出对精神的重视。
他认为自然是最纯洁的,能影响人们的道德思想,并且上帝就存在于自然之中。
3、作为超验主义这,爱默生认为物质世界是充满生计而不断进化的。
和清教徒的祖辈一样,他认为自然是上帝的象征,存在于人和上帝之间,是通向真理的途径。
4、爱默生的审美观在美国掀起了一场革命,尤其是在美国是个文学方面。
它标志着真正的美国诗歌以及诗人的诞生。
5、《论美国学者》被认为是“美国知识分子的独立宣言”。
爱默生的观点是:美国人不应该模仿别人,而应该重视当时当地的主题,长期向别国学习的时代结束了。
他呼吁美国作家以美国独特的方式描绘自己的土地。
爱默生对于美国文学界的重要性就在于他是一个新民族的梦想和斗争具体化,在那个格式化的年代加入了属于自己的特点。
《新编美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超验主义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一股浪漫主义改革思潮,其基本精神是挑战传统的理性主义和怀疑论哲学,特别是挑战作为清教主义理论基础的加尔文教思想。
超验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大觉醒运动”的主要思想家爱德华兹和唯一神教(唯一神教只相信有唯一的上帝,不相信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在信仰上可称为上帝一体论(monarchianism)。
由於其不相信耶稣的神性,因此不是基督徒。
唯一神教相信人类心灵的直觉,也相信自然之中隐藏著造物者的天意,相信上帝在创造世界之后就撒手不管,留给人类自由意志面对天意,因此否定原罪及宿命论。
)思想家之一钱宁的观点中可以初见端倪。
爱德华兹认为人的获救有赖于“有上帝的精神瞬间投射的艺术神圣而超自然的光明”,而钱宁则提出,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可以通过直觉的内省来认识的上帝。
同时,超验主义思想在哲学上受到德国的康德、费希特、谢林等人的唯心主义和神秘轮的影响,也受到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以及印度、中国等东方民族的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
2、超验主义是一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它认为世界和上帝同在一统一体重,不仅如此,虽然上帝本身是超验的,但是他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既然人人具有内在的神性,人与人之间从根本上说就应当是平等,他们与“超灵”沟通的权利和可能性也是平等的,应受到同样的承认和尊重,表达了对一切宗教和世俗的权威的怀疑,这一点,恰好形成了美国“个人主义”的理论基础。
3、爱默生的自然并不是独立于人的滋味自在额物质存在,它是人之心灵的表象,而所谓的自然之美,在他看来是人通过存在于心灵之中关于美的概念所认识的美。
也就是说,自在的自然其实是人心灵中的自然,自然之美实际上是人心灵中之美,这种美,是“超验”的,即超越了人们感官的认知限度。
4、确定自然——人——上帝之间的关系,只是爱默生超验主义的理论基础,而其精髓,则是他提出了“超灵”的概念。
爱默生仍然从自然和自然美出发,认为人人心中都存在着一种能使其心灵认知自然美的东西,这种抽象的,无形的,存在于所有人的心灵之中的东西,爱默生称之为“超灵”,它是人心灵发展的最高阶段,而人只能通过直觉的内省,打到与“超灵”沟通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