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培训
29
2.3 指标解释 — 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水平
(1)泄漏物环境风险:原辅材料和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总 量得分×泄漏物毒性得分×泄漏物防控水平得分; (2)废水环境风险:工业废水毒性得分×工业废水排放管控水 平得分 (3)废气环境风险:废气毒性得分×废气排放管控水平得分 (4)固体废物境风险:
• 一般性固废:一般性固废的年贮存量得分×一般性固废 的管控水平得分
低关注度 中关注度 高关注度 风险筛查结果复核 结果调整与上报
7
风险分级
在企业地块基础信息调查 和初步采样调查的基础上, 利用风险分级系统计算地 块得分;
根据多个地块的相对风险 排序划分地块风险等级, 为确定污染地块优先管控 名录提供依据。
企业地块基础信 企业地块初步采
息收集
样调查结果
企业地块初步风险分级
《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编制指南》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专题制图技术指南》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工作验收技术规范》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 规定》
•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 查工作规则》
•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 查工作档案管理办法》
•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 查工作保密管理办法》
地下水可能受污染程度
专业判断
(5) 可能受污染的土壤面积
重点区域地表覆盖情况
地下工程防渗设施情况
21
备注
指标获取 方式
污染物毒性参数内嵌数据库 持久性污染物内嵌数据库
污染物理化参数内嵌数据库 评价标准及方法内嵌系统
根据多个判断问题,自动统计 根据多个判断问题,自动统计 重点区域面积之和 判断问题(是否) 判断问题(是否)
17
2.2 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指标设置
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指标均包含三级
一级评估指标:土壤和地下水2项 二级评估指标:一级评估指标下均包括污染源特性、污染迁 移途径和受体3项二级评估指标,在产企业增加企业环境管理 水平指标 三级评估指标 • 在产与关停受体三级指标不同 • 污染源特性在风险筛查阶段为可能受污染程度和生产经营
废气毒性(污染物毒性),管控水平
固废量,管控水平
24
2.3 指标解释 —污染物毒性评价
涉及污染物毒性的指标4项(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效应,泄漏物
环境风险,废水毒性和废气毒性),污染物毒性分值根据污染物的致癌斜
率因子(SF)、非致癌参考剂量(RfD)和半致死剂量(LD )等计算。
50
地块得分为地块所有特征污染物得分之和。
或定量的风险评估。
9
提纲
工作目标及工作流程 重点行业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模型 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系统 工作组织实施
10
二、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模型
1. 建模思路 2. 指标体系 3. 重要指标项及赋值解释 4. 指标分值 5. 地块总分值计算方法 6. 地块关注度与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7. 优先管控名录建立
时间,风险分级阶段为污染物超标总倍数 • 迁移途径和受体指标在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阶段是相同的
18
2.2.1 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指标-关闭企业
19
2.2.1 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指标-关闭企业
20
获得方式
三级指标
生产经营活动时间 包气带土壤渗透性 地下水埋深 饱和带土壤渗透性
简单直接 年降水量 获取 地块土地利用方式 (11) 地下水及邻近区域地表水用途
详查 实践 应用
16
2.2 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指标设置
指标设置原则
• 以污染源-迁移途径-受体三要素为核心设计指标项; • 指标项在国外危害评估系统已得到成功应用; • 在满足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指
标项设置; • 当有多项指标能反应地块同一个特征时,优先选择简单指
标项; • 间接获取或主管判断指标尽可能用直接指标替代。
污染物毒性赋分原则:
(1)RfD和SF都可用,分别按RfD和SF表选最高分数进行赋值。
(2)RfD和SF只有1个可用,则根据RfD或SF进行赋值。
(3)RfD和SF均不可用,则根据急性暴露参数LD 进行赋值。
50
(4)三种类型的参数均不可用,则赋值缺省值0。
(5)如果所有污染物的毒性均为0(说明缺乏毒性数据),则使用
RfD ≥ 0.5
赋分 10000 1000 100
10 1
RfD值优先取自于美国区域筛选值(RSLs)中污染物性质数据 库,如没有则取自RBCA污染物性质数据库
27
2.3 指标解释 —污染物毒性评价
(3)非致癌污染物急性毒性赋分表
口腔LD50 (mg/kg)
LD <5
50
5≤LD <50
50
50≤LD <500
缺省值100作为整体的污染物人体毒性赋分。
25
2.3 指标解释 —污染物毒性评价
(1)致癌污染物的毒性赋分
致癌斜率因子SF (mg/kg/day)-1
A类
B类
C类
SF ≥ 0.5
SF≤ SF < 0.5 0.5 ≤ SF < 5 5 ≤ SF < 50
SF < 0.05 0.05 ≤ SF < 0.5 0.5 ≤ SF < 5
2.2.2 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指标-在产企业
22
2.2.2 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指标-在产企业
23
获得方式
三级指标
备注
生产经营活动时间
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次数
包气带土壤渗透性
地下水埋深
简单直接 饱和带土壤渗透性
年降水量
获取
地块工人人数
(11) 地块及周边500米内人口数量
指标获取 方式
可能受污染区域离最近敏感目标的距离 地下水及邻近区域地表水用途
2
提纲
工作目标及工作流程 重点行业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模型 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系统 工作组织实施
3
提纲
工作目标及工作流程 重点行业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模型 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系统 工作组织实施
4
工作目标
根据地块风险特点,开展关闭搬迁/在产企业地块的风险 筛查与风险分级,初步掌握关闭搬迁/在产企业地块环境风 险情况,建立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企业名录,为关闭搬 迁/在产企业土壤污染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提供支撑。
1. 企业数量多 2. 企业分布范围广 3. 区域间土壤污染防治差距大
行业类型多,不同行业污染物产排特征差异大
4门类、17大类、39种类、73小类
14
2.1 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模型建模思路
借鉴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污染地块风险分级经
验,结合我国企业特点和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实践,统筹考 虑土壤和地下水,基于“污染源-迁移途径-受体”风险三要素, 构建基于基础信息调查的风险筛查模型和结合初步采样调查的 风险分级模型。
50
200≤ LC <2000
50
LD ≥2000
50
赋分 1000 100
10 1
LD50和LC50数据来源于RBCA污染物性质数据库
28
2.3 指标解释 — 污染物迁移性
地块特征污染物的迁移性由污染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 分配系数共同决定。地块中存在多种特征污染物,则在
确定其等级时,以迁移性最高的污染物为准。
5
确定调查对象
土壤污染重点行业类别及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筛选原则 土壤重点污染源清单空间位置确定技术规定 重点污染源遥感核查系统
基础信息调查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
地块风险筛查
《关闭搬迁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 《在产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 《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审核纠偏工作手册》
筛查与分级模型的核心
1. 模型指标项设置; 3. 地块总分值计算方法; 2. 指标分值与分档; 4. 地块关注度与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15
2.1 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模型建模思路
模型验证及优化
风险 筛查 模型
风险 分级 模型
统计方法 分析验证
模型指标、 赋值优化
试点案例 验证
分级标准、 评估方法优化 机理模型 交叉验证
--
SF < 0.05
SF < 0.5
赋分
10000 1000 100
10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致癌物质分类标准
26
2.3 指标解释 —污染物毒性评价
(2)非致癌污染物慢性毒性赋分表
参考剂量(RfD) (mg/kg/day) RfD < 0.0005
0.0005 ≤ RfD < 0.005 0.005 ≤ RfD < 0.05 0.05 ≤ RfD < 0.5
低风险
中风险
高风险
风险等级结果复核 风险等级调整上报
例外:已开展过采样调查的地块的应对
8
风险筛查/风险分级与场地风险评估的区别
企业用地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
场地风险评估
目的 内容 所需信息
区域内多个地块的相对风险高低排 定量评估单个污染地块的人体健康
序与风险分类,筛选出优先管理对 风险,制定修复目标值,为污染治
50
LD ≥500
50
皮肤LD50 (mg/kg)
LD < 2
50
2≤LD < 20
50
20≤ LD < 200
50
LD ≥200
50
灰尘或雾LC50 (mg/L)
LC <0.2
50
0.2≤ LC < 2
50
2≤ LC <20
50
LD ≥20
50
气或蒸汽LC50 (ppm)
LC <20
50
20≤ LC <200
地块及周边500米内人口数量 人群进入和接触地块的可能性 可能受污染区域离最近敏感目标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