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辽宁省大连市对外贸易情况

2013年辽宁省大连市对外贸易情况

2013年辽宁省大连市对外贸易情况2013年,大连市继续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努力克服外需市场持续低迷、国内成本不断上涨等困难,全市对外贸易稳步发展,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并呈现出贸易结构优化,市场多元化稳步推进等特点。

一、对外贸易发展特点
1.对外贸易小幅回升,总额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2013年,全市实现自营进出口676.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见图1),比2012年增加20.9亿美元,增长8.1%,加快近1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367.5亿美元,增长9.1%;进口309亿美元,增长7%。

从全年发展情况看,对外贸易呈稳中向好态势。

2013年,全市对外贸易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累计增速加快7.6个、7个和5.1个百分点(见图2)。

2.对外贸易增幅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小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3年,大连市进出口及出口的增速分别快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1.8个百分点,但从全省平均水平看,大连市进出口、进口及出口的增速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0.8个和2.3个百分点。

3.一般贸易发展加快,对外贸易方式结构日趋优化。

在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具有增加值高、利润空间大等特点的一般贸易显示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对外贸易活跃,比重持续提高;而受订单减少、劳动力等企业运营成本上升等不利影响,加工贸易的表现不容乐观,进出口持续下降,比重降低。

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已经开始尝试改变贸易方式,开展一般贸易活动,对外贸易结构正逐步优化升级。

2013年,大连市两大主要对外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进出口301.5亿美元,增长13.1%,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44.6%,提升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64.7亿美元、进口136.8亿美元,分别增长21.9%和4%。

加工贸易进出口294.5亿美元,增长3%,占43.5%,下降2.2个百分点(见图4)。

4.私营企业对外贸易增长迅猛,外资企业独大的格局受到冲击。

从对外贸易主体发展情况看,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已成为全市出口增长的有力拉动因素;外资企业受部分加工贸易企业持续不景气的影响,对外贸易额呈下降趋势;受国有造船企业等影响,国有企业对外贸易额也呈下降态势。

2013年,全市私营企业进出口235.8亿美元,增长40.3%,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10.8个百分点,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4.9%(见图5),提高8个百分点。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23.9亿美元,下降5.1%,占比为47.9%,下降6.7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进出口111.7亿美元,下降0.5%,占比为16.5%,下降1.4个百分点。

5.欧美日传统市场较为稳定,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较快发展。

2013年,大连市进一步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对传统市场出口继续增加,对新兴市场出口呈现总量、比重双双增长的趋势。

全年,大连市对日本、中东、欧盟、东盟、美国和韩国等传统市场贸易额仍居主体地位,合计实现进出口达513.3亿美元,增长5.8%,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75.9%(见图6)。

其中,除对日本和中东分别下降1.4%和2.1%外,对欧盟、东盟、美国和韩国的进出口额分别增长8.4%、3
6.4%、4.2%和0.3%。

对新兴市场贸易额不断扩大,其中对俄罗斯、拉丁美洲、大洋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快速增长,增速分别达38.7%、51.5%和9%,占全市进出口比重均有提高。

图6:2013年大连市进出口情况构成(按贸易市场分)
东盟,12.4%
中东,13.9%
6.成品油、塑料制品、艺术收藏品等出口对全市出口增长支撑作用明显。

2013年,大连市主要的出口商品中,对全市出口增长贡献较大的为成品油、塑料制品、艺术收藏品等,而以船舶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出口有所下降。

全年,对全市出口增长贡献率居前10位的商品依次为成品油、塑料制品、艺术收藏品、服装、陶瓷制品、灯具、水海产品、箱包、农产品、纺织品等(见图7),出口额合计达156.1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1.2亿美元,拉动全市出口增长9.3个百分点。

机电产品出口173.7亿美元,下降3.7%,其中船舶出口40.2亿美元,下降16.7%。

图7:2013年出口增加额居前10位商品 单位:亿美元
4812成品油
塑料制品艺术收藏
品服装
陶瓷产品
灯具
水海产品
箱包
农产品纺织品
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4年,大连市对外贸易的增长预期虽然有国际需求增加和国内宏观政策环境改善等积极因素,但也存在着成本要素上升和贸易摩擦加剧等制约因素,全市对外贸易发展仍面临较大压力。

对此,全市应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继续加快贸易方式转变。

1.在鼓励优势产品出口的同时,继续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201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均出现下降,其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分别由2012年的9.8%和53.5%,下降至8.8%和47.3%。

对此,全市应予以重视,
增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以及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扶持力度,促进全市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全市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2.推动企业走出去,努力开拓海外市场。

加快“走出去”步伐,依托广交会、出国展等途径,鼓励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在巩固传统市场的业务基础上,加强与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将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深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