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挪威的森林》中的爱情

【开题报告】《挪威的森林》中的爱情

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
《挪威的森林》中的爱情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关于村上春树的小说一直被当代的小说阅读者所崇尚和追捧,作为纯文学的书籍,能保持很高的销售量实属难得,而其代表作之一的《挪威的森林》更是被多番进行讨论,对其中蕴含的关于人性,爱情等主题有许多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其隐藏的日本文化中对时间观念里,以残缺美为追求的侘寂文化的实现,有着最明显的,最真实的表现,这本书也也因此难得可贵。

(二)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村上春树是日本乃至世界享誉盛名的文学作家,他笔下的作品多以委婉的人物性格,简洁的语言描述,社会环境多以篇章似的两个以上世界同时展开故事情节,在现实和理想中使剧情穿梭前行,因此他的作品多含有浓郁的浪漫主义幻想七夕和丰富的暗喻哲理。

想了解村上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现,就以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于其作品开始定型的阶段,又或是作为少有的纯恋爱小说,都有其重要意义。

本书通过对主人公感情的描述,阐述了一个时代的悲哀,在一个萎靡的时段里,年轻人的内心发展都有其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以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小说中独特的创作特征。

本文意在研究“侘寂”中生存的爱情和日本年轻人被灌输的残缺生活意义的讨论。

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意在介绍村上的作品特点和写作手法,介绍村上的生平和其作品中对于爱情的大致概念,日本文化中对于美学的欣赏角度,何为侘寂,作品中又有哪些方式来阐述侘寂文化等基础概念;第二部分,通过对部分主人公对待爱情的不同表现,意在流露出生活的悲哀,生命的悲哀,侘寂这种基础的根基文化被日本社会传承,在经济萧条的年代,年轻人被寄予了何种希望,这种不完美,不完整,不全面,非永恒的生活状态,让主人公的爱情走向灭亡;第三部分,总结在适应日本本国的传统文化和西式文明双重影响下,三个年轻人之间的爱情,用死亡和生存构成的残酷成长过程,透过简洁的叙事,用现实主义手法,把性与爱的关系一吐为快,让读者了解到属于村上的,流露浓郁日式孤独的爱情故事。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研究步骤:
1.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村上春树小说的具体内容
2.通读资料,找出有关论述村上春树小说的相关文献
3.详读资料,对分析村上春树小说创作的文献进行综合整理并列出提纲。

研究方法:
1.制定研究方案,搜集相关书面资料。

2.进行文献检索补充,列出大致提纲。

3.反复比较、研究资料,修改提纲。

4.根据提纲完成论文初稿。

5.与指导老师交流沟通,认真校对论文并最终完成毕业论文。

研究措施: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理论;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同学之间的沟通,不断完善论文。

四、参考文献
[1]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年7月第一版
[2]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0年
[3]韩晔:《〈挪威的森林〉中的都市青年形象分析》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年2期
[4]陆晓光:“极端恋爱”与“完整的人”难题——消费生活中的《挪威的森林》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8年3期
[5]赵赤勇:《挪威的森林》“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的内涵解放剧艺术学院学报20102期
[6]王玉莲:悬浮于理想与现实之间——谈《挪威的森林》中主人公的生活状态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4月第二期
[7]丁俊龙:《挪威的森林》中的“阿美寮”的象征性意义的分析黑龙江史志 2001年5月
[8]李娟:从《挪威的森林》透析现代读书人的孤独失落与自我寻找科技信息外语论坛2009年23期
[9]村上春树:《旋转木马鏖战记》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年8月第一版
[10]《村上春树访谈:我这十年》文学界1991年临时增刊号《村上春树book》
[11]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之秘密》文学春秋社刊 1989年4月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