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完整版)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课题采用问卷形式,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在全面深入了解上海高校社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强化学生社团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社团向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如何加强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自我运作进行探讨。认为高校社团发展在组织机构设置、社团活动定位、团委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加快改革、加深修养”的“四加”模式,以期对上海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字

高校学生社团

现状

发展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如今,学生社团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载体,参加学生社团,参与学生社团的管理、建设活动,是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拓宽视野,建立广泛的兴趣爱好的重要手段。如何强化学生社团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如何积极探索学生社团的运行、管理、发展模式,进而如何引导学生社团向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如何加强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自我运作便成了摆在众多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以问卷形式,对沪上21所高校中的912名学生以及其中16所高校的团委、463家学生社团进行了调查,在受访者中45.4%为男生,54.6%为女生;就学历分布而言,本科生占68.7%,专科生26.7%,研究生2.3%。在全面深入了解上海高校社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上海高校社团发展有所裨益。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上海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及分析

自从本市最早的全校性学生社团——华东师范大学草木文学社(成立于1978年)成立以来,尤其是在高考制度恢复以后,高校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社团又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期。这二十四年里,上海市的高校学生社团无论就其数量还是就其质量而言是在不断向着好的方面发展的。在这样一个学生社团大发展的时期,我们有必要小结一下学生社团之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学生社团的普及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以下一些数据: 表1:

是否参加学生社团

所占学生比例

79.80%

20.20%

表2:

身份

一般会员

社团管理工作者

其他学生干部

其他

所占学生比例

35.70%

30.80%

21.50%

2%

由表1可见,有79.8%的学生参加了学生社团,大大超过了XX年5月统计时的60%。由表2可知,有近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同时还是社团的管理工作者,只有更多的同学积极投入到学生社团的管理与建设中来,学生社团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学生及学校团委对学生社团之满意程度

表3:

评价

很好

比较好

一般

比较差

很差

学生

2.10%

39.50%

40.80%

5.50%

.50%

团委

6.25%

68.75%

25%

0%

0%

表4: 目前社团与想象之差距

基本上无差距

有一定差距

差距较大

差距很大

学生

7.20%

61.80%

6.50%

4.50%

由表3和表4可见,无论是学生还是团委,对于高校社团是基本满意的,但也不否认社团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那么,究竟学生对于社团的那些方面不太满意呢?

表5:

在社团中未得满足之处

所占比例

拓宽知识面

4.80%

提高实践能力

8.30%

扩大人际交往

6.60% 提高发展兴趣

5.60%

增强对社会认识

23.40%

丰富业余生活

1%

其他

0.40%

由表5可见,社团在今后的活动中应多提供锻炼实践机会。

表6:

方面

印象较好

印象较差

社团活动质量

8.60%

9%

社团服务水平

2.10%

6%

社团对外形象

7.30% 0.30%

社团管理能力

2.10%

20.10%

社团收费情况

9%

4.20%

活动中的合作精神

5.60%

2.10%

社团工作人员素质

4.60%

6.10%

其他

0.70%

2.10%

表6中“社团管理能力”受到了学生们最大的质疑。同时,“社团活动质量”与“社团服务水平”也成为位列其后的不满意因素。

3、社团的功能与主要功能体现

表7:

学校团委对社团的定位 所占比例

学生充分享有自由的松散型群众团体

0%

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群众团体

47.06%

学校有关部门团结、管理、引导学生群体的一级(类)学生组织

35.29%

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理想志愿的学生自发组成的比较紧密的工作团体

7.65%

表8:

学生对社团的定位(可多选)

所占比例

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群众团体

21.90%

学校有关部门团结、管理、引导学生群体的一级(类)学生组织

6.70%

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理想志愿的学生自发组成的比较紧密的工作团体

20.50%

学生充分享有自由的松散型群众团体

5.50%

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

9.60%

可有可无的学生团体

2.20%

充分保障会员利益的团体组织

8%

全体学生有参与权的开放组织

5.70%

表7、表8可见高校学生社团应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群众团体”,而非一个“松散型群众团体”。体现了学生与团委对社团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

表9:

社团存在价值

服务功能

教育功能

利益功能

娱乐功能

无价值 学生意见

26.60%

27.80%

3.30%

40.60%

.60%

团委意见

44.44%

50%

5.56%

0%

0%

表10:

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可多选)

学生意见

团委意见

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

9.60%

75%

提高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26.40%

93.75% 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0.20%

00%

拓展课堂学习的知识

3.50%

87.50%

使具有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9.80%

62.50%

其他

0.70%

8.75%

在表9、表10中所作的关于社团存在价值以及社团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调查中,学生与团委两方面有了很大分歧。就社团存在价值而言,双方对于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则是这种价值取向错位的又一具体表现。

4、对社团进一步发展方向的期望

表11:

社团进一步拓展空间的可能性

学生意见

团委意见 有很大发展潜力,可拓展的空间还很大

85.50%

00%

目前状态正合适,没有拓展必要

2%

0%

目前发展过快,应缩小规模

2.50%

0%

表12:

制约社团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可多选)

学生意见

团委意见

社团的管理体制不顺

6.40%

43.75%

社团服务意识淡薄

2.20%

25%

社团活动缺乏新意,质量有待提高

23.20%

68.75% 社团没有形成自身的风格

5.40%

62.50%

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经费、场地等)

25.30%

75%

社团干部素质不高

6.60%

--

其他

0.90%

8.75%

表13:

当前改善社团工作的首要出发点

学生意见

团委意见

社团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有序化、公开化

37.70%

68.75%

社团收费的合理化、透明化

1%

0% 着力提高社团活动质量,活动要经常化

39.30%

37.50%

社团干部素质的提高

0.50%

--

其他

.40%

6.25%

表12中,学校团委与学生同时将“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经费、场地等)”作为制约社团进一步发展最重要的原因。表13可见,学校团委作为社团的管理者,更希望社团向管理的规范化、有序化、公开化发展,而更多地作为参与者的学生们则更注重于社团本身活动的质量。

(二)影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主要问题

由本次调查可见,影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组织机构不健全

学生社团的维持与发展远比创立来得复杂和艰难。调查中我们发现,众多学生社团在创立伊始就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完备的弊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弊病将成为桎梏学生社团成长的最主要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