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PPT课件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PPT课件


腹穿禁忌症
1.肝性脑病先兆,放腹水可加速肝性脑病发作。 2.肠腔粘连包块,如结核性腹膜炎。 3.包虫病及卵巢囊肿者。 4、严重肠胀气。 5、躁动不能合作者
操作方法
1.体位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体位,患者可取适当体位如半卧位、平卧位,少 量腹水可取患侧侧卧位。
2.选择适宜的穿刺点 ①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 损伤腹壁动脉,为腹穿最常用穿刺点;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 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脏器且易愈合;③侧卧位可取脐水平线与腋 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穿刺安全,适合少量腹水的诊断性穿刺; 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穿刺点可用蘸 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
4、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肋间上缘进针自皮肤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 浸润麻醉,以免损伤肋间血管和神经;麻醉过程中边进针边回抽,拔 针前可试探性刺入胸腔抽吸少许积液或积气,作为胸腔穿刺深度的参 考。
5、用16或18号胸穿针,针座接乳胶管,用血管钳将乳胶管夹闭。术 者用一手示、中指固定穿刺处皮肤,另一手持胸穿针先刺入穿刺点皮 下,再沿肋骨上缘按局部浸润麻醉的路径缓慢刺入,当穿透壁层胸膜 时可有突然落空感。助手将乳胶管末端接50ml注射器,松开血管钳即 可抽液。注射器吸满后,必须先用血管钳夹闭乳胶管,才能卸下注射 器将液体注入试管或其它容器(气体则排入大气中),排空后再接上 乳胶管,再松开血管钳。如此循环操作反复抽液,以防止外界空气进 入胸腔。
3.自内向外常规消毒皮肤,术者戴口罩及无菌手套,覆盖无菌洞巾,用胶布 固定
4.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部位自皮肤至壁层腹膜行局部麻醉。 5.术者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腹穿针经麻醉处垂直缓缓刺
入腹壁,用力均匀,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即可抽取腹水,如为诊断性 穿刺,可直接用50m1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如为腹膜腔内注药,待抽到腹 水后即可将药液注入腹腔。
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做适当处 理。 5.放液切勿过快、过多,肝硬化病人每次放液量通常不超过3000ml, 以免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6.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7.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 情变化
腹腔穿刺
穿刺点选择: 1.脐与髂前上棘连线 中外1/3 2.耻骨联合与髂前上 棘连线中外1/3
腹腔穿刺
腹腔穿刺适应症:
1.诊断性腹腔穿刺 腹部闭合性损伤、腹膜炎或腹腔积液, 经临床检查化验和影像学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者,可行腹 腔穿刺抽取腹腔内液体化验检查,以辅助诊断。
2.治疗性腹腔穿刺 腹水过多影响呼吸或循环,需排出部 分腹水以降低腹压,缓解病人的症状;可经腹腔穿刺向腹 腔内注入诊断或治疗性药物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
肿瘤科四大穿刺术 (胸穿、腹穿、骨穿、深静脉穿刺)
胸腔穿刺术:
穿刺点的解剖位置 1、常取肩胛下角线第7-9肋间 2、腋后线第7-8肋间 3、腋中线第6-7肋间 4、腋前线第5肋间
胸穿的适应症
1、大量的胸腔积液或积气,穿刺抽出液体或气体 以减轻其对肺或大血管的压迫,改善呼吸或循环 障碍。
髂后上棘
髂后上棘下1cm,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
胸骨
胸骨柄中线与第一肋间水平相交处 胸骨体穿刺点为胸骨体中线与第二肋间水平相交处
6、穿刺抽吸完毕,夹闭乳胶管,拔除穿刺针,压迫穿刺点片刻(1~ 2min),局部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嘱病人静卧休息。
注意事项
1、胸腔穿刺前阅读胸部X片等影像学检查资料,严防穿刺 错左、右侧。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 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积 极对症处理。
骨髓穿刺术
适应症 1、除血友病外各种血液病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 2、骨髓细菌培养 3、寻找特殊病原体 4、寻找恶性肿瘤细胞(骨髓瘤、转移癌、恶网) 5、骨髓内注药
禁忌症 1、血友病及各种凝血因子缺乏的出血性疾病 2、穿刺部位附近有感染灶者
穿刺部位
髂前上棘
取髂前上棘后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液,减轻中毒,防止脓胸的 进一步发展,并可对脓液进行检查如脓液培养及 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治疗。
3、需抽出胸腔积液进行化验明确其性质以协助诊 断及鉴别诊断。
4、需向胸膜腔内注入药物以行局部治疗。
胸腔穿刺禁忌症
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2、极度衰弱不能配合的病人。 3、剧烈咳嗽难以定位者。 4、穿刺点局部皮肤有炎症。 5、有严重出,凝血倾向(血友病),血小板明显
6.放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以手指压迫数分钟,用胶布固定后嘱 患者静卧休息。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 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注意事项
1.操作应选择在诊疗室进行,如因病情需要在病室后床旁进行,周 围宜用屏风遮蔽,限制室内人员数量,尽量减少室内人员走动。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术前应检查物品、器械是否完好无缺。 4.术中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应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
减少或使用抗凝治疗者。
操作方法
1、备齐穿刺物品。将皮肤消毒用品、无菌手套、局麻药物、治疗用 药和胸穿包
2、消除患者顾虑;交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签署穿刺同意书。对于 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以镇静止痛。剧烈咳嗽者可给予止咳剂 如可待因。
3、操作者戴口罩、帽子,穿刺点周围常规皮肤消毒(范围至少 15cm),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
3、一次抽液或抽气不应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或抽气,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 天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尽。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 持胸腔负压。
5、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隔肌损伤腹腔脏 器。
6、术后严密观察有无气胸、血胸、肺水肿及胸腔感染等 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