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内蒙古中医药 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襄赞 之功。生姜烧过,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散肝郁 而生之热。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 治,立法全面,用药周到,故能药到病除。
低位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 胡远超 于大海 田庆中 孙三元 摘要:目的:研究低位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2002年2月至2006年6月间共有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患 者45例,在我院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然后进行手术治疗。化疗方案:奥沙利铂+甲酰四氢叶酸钙+氟尿嘧啶,与放疗同步化 疗二个周期;放疗方案:1.8Cy/次,每周5次,共25次,5周内完成,总剂量45Gy。结果:经过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多数病例手术病理 标本表明肿瘤消退为 Ⅱ 3(53.3%),其中4例肿瘤完全消失;60.0%(27/45)的病例T降期,原发病灶平均最大径平均缩小35.8%; 62.2%(28/45)的病例N降期。全组71.1%(32/45)的病例采用保留肛门手术,17-8%(8/45)的患者采用腹会阴联合切除术,8.9% (4/45)因肿瘤消失未行手术。结论:低住晚期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可降低肿瘤分期,从而提高手术切除率和保肛率。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肿瘤分期;保肛率 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r79(201O)23—0014—03 Abstract:Objecave:Studyingthe clinical efect ofpreoperativeNeoadjuvanttherapyinlower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relnoma.Methods45 pa- tients w lower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rcinoma were received preoperative Ne0adjuvallt thempy.Patients received oxaliplatin Oil day l,plus leu・ eovorin and 5一Pu(intravenous I1s)from day 1 to day 3,every 3 weeks for total two cycles.Radiotherapy given with total d0se 0f45Gy,5 times perweek,1.8Gyin eachfraction.Operationw舾performed4to 6weekslater after chemoradiotherapy.ResultsAfterPreoperative neoadjuvant therapy, 晒cal examination showed 53.3%caseswereinTRG3tumor regression grade and complete pathologic responsein4 patients.Tumor stage decreased in 60.0%(27/45),the average nlax diameter oftumor decreased 35.8%.Nodal stage decreased in 62.2%(28/45)of en乜. 71.1%(32/45)cases received sphincter—preserving surgery and 17.8%(8/45)cases received abdominopefineal i'esec[1ol1.8.9%(4/45)cases didn’t received operation because of tumor disappear after preoperative neoadjuvant therapy.Conclusion Combined preoperative neoadjuvant therapy with surgeryis a bettertherapyforlower advanced rectal cancer,which can decreasetumor stage,thereforeimprove respectability and anal sphincter preservationrate. Key words:rectal neoplasms,neoadjuvant therapy,tumor stage,anal sphincter pI }e ad0n rate 一直以来,外科手术是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单纯 的手术疗法,尤其是对晚期的直肠癌治疗,效果并不尽人意。 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根治性切除率低,保肛率低,局部复发高等 特点,使其成为治疗的难点。为了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 率以及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我院在2OO2年2月至2006年6 月问,对收治的45例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术前新辅助 放、化疗,加手术治疗,以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和保肛率,现总结 如下: l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①患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术前病理确诊为直 肠腺癌;KIX3评分大于80分,预计能耐受全程治疗;肛门指诊和 肛镜检查肿瘤远端距肛缘小于等于8cm,肿瘤较大且固定,活动 度差,lI缶床认为手术切除有难度,或无法行保肛术;直肠腔内超 声及盆腔CT检查肿瘤浸润深度判断均为,l3或T4期;肠腔无 完全梗阻及大出血;并通过腹部B超、CI’以及胸部x线摄片等 检查手段确认无肝、肺等远处器官受累。②2OO2年2月 2006 年6月,我院共对45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实施了术前新辅助 放、化疗。其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中位年龄43.4(31—68) 岁。病变远端距肛缘6em至8cm 35例,小于6em10例。肿瘤分 期:-I3期29例,T4期16例。③新辅助治疗期间,每周进行血常 规检查、常规体检;患者术后,要求每3月至半年复查一次,复 查内容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腹部超声,胸部x光,常规体 *东南大学肿瘤研究所徐州市中心医院 2010年9月16日收稿 检等,复诊至结束治疗后满5年。 1.2治疗方法:①术前化疗。术前化疗与放射治疗同步进行, 分别于第1天和第22天开始,共2周期。具体用药方案为:奥 沙利铂130mg/m2第1天静脉滴注;甲酰四氢叶酸钙200mg/n ̄, 第1 3天静脉滴注;氟尿嘧啶500mg/m2,第1~3天静脉滴注。 ②术前放疗。患者俯卧位,使用腹板上提小肠,减少小肠的受 照体积和剂量。在模拟定位机下设计等中心三野照射,即盆腔 后野加双侧野,双侧野加30(楔形滤板)。后野上界位于s1上 缘,下界位于肛门上缘,侧界位于真骨盆外1—2cm。对双侧野 上、下界同后野,后界位于骶骨后缘,前界位于膀胱后缘。放疗 总剂量45Gy/25次,每周5次,每次1.8Gy。全盆腔照射完成后 如果不进行手术,则用小野对残存肿瘤进行继续加量至66— 70Gy。③手术治疗。手术在术前放疗结束后4至6周内进行。 45例晚期低位直肠癌患者中,有4例患者在经过术前新辅助治 疗后因肿瘤消失无需进行手术治疗,40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 疗,1例进行姑息性造瘘术。根治性手术治疗包括保肛术和腹 会阴联合切除术。直肠切除术均按全直肠系膜切除( rME)操作 要求进行,低位前切除术均采用双钉合器完成吻合,部分超低 位前切除术则按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经肛门完成手法吻合。 如行保肛术,远切缘均送冰冻病理切片。 2结果 至2009年2月,全组中位随访42(20—6o)月,随访率 93.3%(42/45)。全组共5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11.1%);8例 远处转移(17.8%)。全组1、3.5年无病生存率为24.4%,1、3,5 年总生存率为52.7%。
2010年第23期 l5 2.1放、化疗毒副反应:放、化疗期间有16例(35.6%)患者出 现各种毒副反应,多为I和Ⅱ级反应。Ⅲ级反应2例(白细胞 减少和手足综合征各1例),通过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无Ⅳ级 毒副反应发生,无毒性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如出血、切口愈 合时间延迟等症状,并未见有明显增加。各种毒副反应的发生 情况详见表1。 表1放、化疗的毒副反应
2.2肿瘤的变化:①肿瘤最大径的变化。全部患者在手术前 复查盆腔CT和直肠内超声测量肿瘤大小,并与放、化疗前影像 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放、化疗前直肠病灶平均直 径为5.3 cm,治疗后平均直径3.4 cm(P<0.05),平均缩小 35.8%。病灶平均直径缩小≥50%者25例(55.6%),其中肿瘤 消失者4例(8.9%)。此外,有1例患者肿瘤直径未见明显变 化。②肿瘤分期的变化。放、化疗前13患者29例,经放、化疗 T降期者18例(,m 5例、T1 4例、I29例),仍为13者11例;放疗 前T4患者16例,经放、化疗T降期者9例(T2 2例、,乃7例),仍 为T4者7例。放、化疗前有31例患者淋巴结转移,其中N1 24 例、N2 7例,放、化疗后经CT检查l5例N1转变为N0,4例N2 降期为N1。统计结果显示:60.0%的病例T降期,61.3%的病 例N降期。 2.3病理变化:术后病理见肿瘤组织有不同程度缩小,伴有变 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肿瘤血管闭塞。在光镜下,肿瘤组织血 管出现栓塞,部分肿瘤组织出现大片坏死,部分癌周浸润消失, 肿块旁淋巴结大量坏死;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结构破 坏,肿瘤血管破坏、出血及大片凝固性坏死。 根据Claus Rodel_1 J的肿瘤消退分级标准,经新辅助放、化疗 后,本组手术标本中TRG0有1例,TRG1有5例,TRG2有11例, TRG3有24例,TRCA有4例。 3讨论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可实现术前的肿瘤降期和缩小体积, 从而提高根治切除率_2J,部分病例甚至可达到病理学上的完全 消退。相对于术后放、化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有着一定的优 势 3,具体为:1、手术前肿瘤血液供应未被破坏,富氧的肿瘤细 胞对放射线更为敏感;2、术前小肠未降至盆底,受照射容积小, 且小肠活动性好,不会造成小肠局部受量过高;3、在损伤肿瘤 的血供之前,化疗药物能够达到肿瘤局部,起到高剂量杀伤作 用;4、术前放、化疗能协同增效,增加治疗的敏感性;5、由于术 前放、化疗使得肿瘤缩小,从而增加局部晚期病灶手术切除的 机会,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l<1autke 4J等报道5一Fu联合依利替康化疗,同时放疗45 Gy 局部加量5.4 Gy,获得22%的病理消失,28%的病例仅有镜下 残留,4年总生存率66%,局部复发率7%。吴斌【5 J等对39例行 新辅助放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显示,放疗有效者 (CR+PR)率为64%,元效者为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汪 建平_6J等对56例中低位直肠癌进行新辅助治疗,患者术前行4 个疗程的FOL—FOX6方案化疗;从化疗第2疗程的第1天开始 同步放疗,2 Gy/次,总剂量46 Gy(共23次)。术后病理显示新 辅助治疗的客观有效率89.1%。术前估计仅有7例(30.4%)病 例可以保留肛门括约肌,但在新辅助治疗后上升至50例 (89.3%)。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术前常规分割放疗,联合奥沙利铂 +甲酰四氢叶酸钙+5一氟尿嘧啶同步化疗。结果显示:经过 术前放、化疗原发病灶平均直径由5.3cm缩小为3.4cm(P< O.05),肿瘤平均最大径缩小35.8%,8.9%(4/45)患者肿瘤消 失;60%的病例T降期,61.3%的病例N降期。所有病例在术前 均判定手术切除有困难,经术前放、化疗,全组有71%(32/45) 的患者得以保留肛门,17.8%(8/45)的患者采用腹会阴联合切 除术,且毒副作用较轻,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术后并发症无 明显增加。本研究再次表明对局部晚期直肠癌进行术前新辅 助放、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和保肛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虽然本组试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但是仍有部分患者 (38.5%)未能达到肿瘤降期的目的,究其原因为目前仍然无法 准确的预测和评估放、化疗的敏感度,术前新辅助治疗带有很 大的盲目性。WillettE7]通过分析局部晚期或无法切除的病人接 受术前放疗±5一Fu化疗前后的增殖指数,发现增殖指数高的 肿瘤对术前放疗效应好。Desai_8 J等研究表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阳性对直肠癌复发率和降期率有影响。Rich[9J的研究 采用术前放、化疗联合治疗,显示低凋亡指数和bel一2阳性的 肿瘤,降低分期的比率也低。由此,如果能在新辅助治疗前检 测以上相关指标,从而选择预期有较佳治疗效应的病例,那么 术前治疗就可能达到更好效果,同时也能避免一些患者的过度 治疗。 参考文献 [1]Clans R?del,Peter Martns,Thomas Papadoupolos,et a1.Frog- nosfic Significance of Tumor Regression After Preoperative Chemoradio出erapy for Rectal Cancer[JJ.Journal of C ̄mcal On— cology,2005,23(34):8688—8696. [2]Videfic GM, ̄sher BJ,Pera FE,et a1.Preoperative radiation witll conctl/Tent 5一fluomuracil continuous infusion for locally advanoed unresectable rectal cancer[J].Int JRadiat Oncol BioI P,1998,42: 3I9. [3]Folkesson J.Bi ss H.Pahlman,et a1.Swe ̄sh Rectal Cancer Tfi ̄:long lasting benefits from radiotherapy O11 survival and local recurrence rate[JJ.Joumal ofClimcal Oncology,2005,23(24): 5644—5650. [4]Klau&e G,Feyerherd P,Ludwig K,et a1.Intensified concttrrent chemoradiothempy with 5一fluorouraeil and irinotecan as neoadju- vant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lo ̄ally advanced rect ̄cancer[J]. Br J Cancer.2005,11;92(7):1215—1220. [5]吴斌,邱辉忠,肖毅,等.新辅助放疗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 [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671—672. [6]汪建平.直肠癌综合治疗的新模式:方兴未艾的新辅助放 化疗[J].中华外科杂志,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