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会计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一)
摘要]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全球日益突出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绿色会计变得与企业
越来越相关。笔者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生态、资源、环
境的严重破坏的深层原因,阐述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逐步推行绿色会计的必然性及推行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
一、绿色会计在我国逐步推行的社会背景及必然性
绿色会计从本质上看是环境科学与会计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应用性学科,具体而言,它以
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以有关环保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计
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
务成本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分支。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在研究和实施绿色会计方面,已先走了一步。我国不论是
在企业绿色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比发达国家晚走了一步,至今我国的大部分
企业还处在千方百计地逃避环境治理责任或被动地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状态。但需要指出的
是,在我国实施绿色会计具有特别紧迫的意义。这是因为,在当今全球我国是生态危机、资
源危机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是生态学上的一个重灾区,有效遏制和缓解这个危机,关乎到
我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此,中央早就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继而又
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
会。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了措施。我国应借鉴其经验
教训,政府一方面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来保护资源和治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加紧环境和资源立
法,约束企业、促进企业保护环境。
而传统的企业会计由于不考虑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不反映企业的环境收益和环境损失,因
而不能满足企业绿色经营的核算需要,由此建立与绿色经营相适应的会计核算模式和经营成
果反映模式,将整个社会生产、交换、消费及生产主体给社会环境带来的经济后果都反映到
会计核算中,建立有环境保护内容的“绿色会计”,全面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当代和未来会计学发展的一大趋势。
二、我国实行企业绿色会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绿色会计理论不成熟。尽管绿色会计有着光明的发展前途,但毕竟建立绿色会计,不仅
是一个会计问题,也是一个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时至今日,绿色会计的假设、原则、核算
对象、程序与方法、计量基础、成本范畴的确认、报告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尚未形成共识,更
谈不上绿色会计完整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有关绿色会计的探讨不能不说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尤其在我国更显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会计的基本前提和核算原则尚未形成。会计理论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具有规范的会
计核算原则。财务会计的形成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已经有了一套得到广泛认可的会计核算基
本前提,如对会计主体的规定,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对会计分期的规定,对货币计量的要
求等。此外,还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如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可比
性原则等。这些基本前提和核算原则保证了财务会计核算的统一性。而绿色会计的理论研究,
起步于绿色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到目前为止,这仍然是绿色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
至于绿色会计的基本前提和核算原则的确定,有的直接套用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和核算原则,
或者是做一些小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