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村振乡战略规划(2018-2022) **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年) **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办公室 二〇一九年五月 目 录 第一章 振兴基础和发展态势 1 第一节 振兴基础 1 第二节 发展态势 4 第二章 总体要求 7 第一节 指导思想 7 第二节 发展目标 7 第三章 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10 第一节 统筹城乡空间布局 10 第二节 优化乡村发展空间 12 第三节 分区分类推进乡村发展 13 第四章 开创产业兴旺新局面 17 第一节 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17 第二节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20 第三节 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 24 第四节 促进质量兴农科技强农 27 第五节 形成产业开放发展格局 30 第五章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33 第一节 提升农村生态水平 33 第二节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6 第三节 坚持绿色生产方式 43 第六章 形成乡村文明风尚 47 第一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47 第二节 弘扬地方传统文化 49 第三节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50 第七章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54 第一节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54 第二节 提高村民自治水平 56 第三节 推动乡村法治建设 59 第八章 切实改善农村民生 61 第一节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61 第二节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65 第三节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68 第九章 健全农村发展机制 70 第一节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70 第二节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72 第三节 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76 第十章 抓好规划组织实施 79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79 第二节 形成强大合力 79 第三节 强化考核评估 80 附件1:**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重大项目基本情况表 附图1:区位分析图 附图2:县域总体空间布局图 附图3:产业发展规划图 附图4:**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本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衡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及相关文件精神编制。主要阐明乡村振兴阶段性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是全县实施乡村振兴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振兴基础和发展态势 第一节 振兴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保持了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运行稳中趋优。2017年,全县实现GDP167.2亿元,增长8.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6亿元,增长1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8亿元,增长10.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537元、19078元,分别增长8.4%和7.9%。 农业生产总体趋好。201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7.97万亩,总产量21.02万吨;生猪、**黄鸡、小水果、茶叶等产量逐步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15家,家庭农场303家,种粮大户1305户;全县农机拥有量达到81486台(套),总动力40.05万千瓦,农作物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生猪调出大县、油茶产业重点县地位得到巩固。近年来,我县获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成为全国田园综合体试点,成功申报全县首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1个国家级农民示范合作社。**红脆桃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评审,**黄鸡、南岳云雾茶分别被列入国家和湖南省“一县一特”农业特色产业目录。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推进,完成了新桥镇石仓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并受到省市有关部门好评。永和乡文桥村、白果镇棠兴村、开云镇双全新村、岭坡乡潮水村等四个村获省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进步村奖。金融服务三农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走在全市前列,获批惠农服务工程省级示范县项目,成功承办全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现场会。 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扎实推进绿化增量提质工作,完成荒山造林2万亩;低产林改造1.9万亩;油茶新造5000亩,油茶低改8000亩。2017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1.2%,森林蓄积量为157.8万立方米。对县域内国家自然保护区突出环境问题进行整改,对违规违法的矿山企业进行整顿、关停,完成部分矿山企业复绿。萱洲国家湿地公园被世界自然基金会授予“自然学校”称号,被湖南省评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先进单位。河道保洁和河道管理力度得到加强,河长制全面推行。 乡村面貌大为改观。进一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乡村道路绿化169公里。加强耕地地力保护、发展绿肥生产,有效促进耕地地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我县2017年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2018年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先进县”;白果镇棠兴村、开云镇双全新村获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萱洲镇列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镇;2017年底,全县建成秀美村庄34个。 脱贫攻坚有力有效。2017年,圆满完成8个贫困村的脱贫退出和453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3.36%下降至2.2%。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积极对接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贫困村、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在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结对帮扶、“五个一批”政策落实、群众满意度、精准扶贫政策宣传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效。 第二节 发展态势 2018年到2022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是全县发展难得的机遇。深入分析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国内省内新形势新特点,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带来的新机遇新使命,认清当前发展的挑战,是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举措。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乡村振兴第一个五年,**县的首要任务就是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探索**县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争取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率先发展。 多方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课题。乡村振兴要求达到三产融合发展、城乡融合推进、利益融合共享。三产融合发展才能实现最大效益,城乡融合推进才能达到社会和谐,利益融合共享才能实现公平正义。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必须研究新课题,做好新答卷。 经济转型升级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新常态。未来五年,中国处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转型关键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与新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加快形成乡村振兴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的发展新格局。 全面深化改革是乡村振兴的新动力。乡村振兴必须高度重视改革,制定出台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重点推进促进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有效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全县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区域开发开放是乡村振兴的新支撑。今后五年将是区域发展从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与深度融合的重要时期。**县作为衡阳市的北大门,是联系长株潭、珠三角的重要门户,是大湘南对接长江经济带的前沿阵地,以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湘江等水陆交通大动脉为依托,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和京广高铁经济带,不断提高开发开放水平,推动城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综合判断,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期已经到来。但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全县实施乡村振兴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还需加大。农产品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较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还不完善;农村市场机制不活。要素市场建设滞后,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程度不高,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不足;城乡协调发展不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较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机制体制还不健全;乡村开放程度不深。对外交往与合作的广度深度拓展不够,农产品出口水平低下,全县经济开放格局较滞后。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战略地位。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借力长株潭,争先大湘南,汇聚正能量,建设新**”的发展要求,着力推进园区提速、城乡提质、旅游提升、民生提标“四大工程”,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