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崛起的对外文化战略
摘要:“文化大国”是中国崛起的文化发展使命,它不仅有助于推动中
国实现崛起 ,也应有助于确保中国崛起以和平发展的方式来实现 。
关键词 :中国 对外文化战略 文化大国
在中国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的历史进程中,文化要素不仅直
接关乎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整体维护,还直接作用于国家综合国力的
增长和国家利益的海外拓展,关乎着崛起的中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
国际社会所接受和认可。与对外经济战略、对外军事战略以及国家整
体发展意义上的大战略所受关注的程度相比,对外文化战略的研究显
得相对薄弱。中国崛起对外文化战略当属中国崛起大战略的有机组成
部分,应遵循一般大战略的思路加以制定的国家发展目标从根本上赋
予了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特殊使命,即它一方面必须有助于推动中国实
现崛起和真正实现世界强国之梦的伟大目标,另一方面又必须有助于
确保中国的崛起是以和平方式来实现,从而真正体现和平崛起的历史
蕴涵 。
一、 文化大国 : 中国崛起的 文化发展使命
“中国和平崛起”包含两方面内涵 ,一是作为一种国家战略目
标 ,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中国崛起的具体方式问
题 ,即中国崛起是通过武力方式还是和平方式实现。在当今全球化加
速发展的时代 ,全球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国际制度相关作用的增
长 ,以及中国战略文化传统和外交哲学本质的内在规定,都决定了中
国崛起主要是通过和平发展来实现。中国所追求的世界大国地位必定
内在地要求它是一个“文化大国”这是关系到中国能否以大国身份
以及以何种方式跻身于世界大国之林的关键所在 。
大国之所以能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尊重,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是
它拥有强大的文化国力,并对世界其他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贡献力。苏联之所以迅速走向衰
落直至分崩离析,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文化已失去了原创的动
力而日趋僵化。历史的教导是:一个超级大国“无法长期保持它的主
导地位 ,除非它能充满着相当大的自认为正确的信心,提供对全世界
具有重要意义的启示。中国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 ,就必须
具有一个强大且富有亲和力的文化存在 ,就必须承担起一个世界大
国应当具有的全球文化责任 ,即不仅在国际秩序的建设中发挥建设
性作用 ,而且能对世界文化发展方向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影响。近代以
来大国崛起的历史表明 ,大国崛起必然引发国际动荡,甚至给世界和
平带来灾难性后果。中国政府适时提出“和平发展”新理念 ,旨在告
诉世人,中国崛起的本质之处 ,是在不挑战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
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历史趋势的前提下 ,在
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和共赢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 增
长和发展 。中国以和平方式实现崛起这一新理念 之所以具有历史意
义,就在于它旨在摒弃走对外扩张这条近代以来大国崛起的老路, 而
决心走一条全新的以和平方式实现崛起的新路。对中国崛起目标的实
现来说 ,文化将毫无疑问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走“文化立
国”之路 ,圆“文化大国”之梦 ,这是中国文化对国家崛起之路的内
在规定 ,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发展的重要贡献 ,将证明人类能够以
理智与和平的方式处理好大国崛起引发国际冲突这一千古难题。
二、 中国对外文化战略的目标选择
作为中国崛起文化使命的集中体现 ,“文化大国”是中国崛起
大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 ,是指导中国对外文化战略目标选择的根本
依据。也就是说 ,文化大国的发展目标内在地规定了当前及今后相当
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对外文化战略的目标诉求 ,即中国对外文化战略
必须有助于实现国家崛起的文化使命 ,从根本上讲也即是有助于实
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在这一文化大国使命的关照下 ,中国应依据当
前自 己文化国力的发展现状及其世界定位 ,确立对外文化战略的目
标选择。发展与世界大国相称的文化国力 。对中国文化国力的大小
给以准确的评估是拟定文化国力发展目标的现实依据。从构成文化国
力的各要素分析,相比较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文化国力而言 ,中国
的文化国力有其优势也有诸多劣势。就精神层面的文化形态而言 ,
中国拥有较强的国民凝聚力和旺盛的民族精神 ,这在动员中华民族
抵御外侮 、争取民 族独立以及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不可
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同时 ,中国文化传统中还有很多不适应现代社会
发展的东西 ,还需要根据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对其内涵予以重构。比
如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中庸思想造成了中国人性格中的保守和内向
倾向 ,对权力的敬畏以及官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在某种程度上妨碍
现代政治文明的建设。不仅如此 ,在中西文化对话过程中 ,中国文化
在某种程度上还缺乏文化“自主性”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中国文
化 ,国力的提升。就制度层面的文化形态而言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
中国迅速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这对于
动员中国人民参与社会改造和建设起了积极作用。即便是在苏东剧变
之后 ,中国仍然保持了自身文化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 , 并成功地推
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但是 ,在经济市场化以及文化世
俗化和商业化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 ,中国原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哲
学等文化形态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整合功能开始面临挑战 。因此 ,需
要对原有的制度性文化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转型 ,以适应时代变革的
需要。就器物层面的文化形态而言 ,中国政府一直大力发展文化教育
事业 ,在科技 、教育和文化等领域明显地缩小了与外部 世界的历史
差距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进步。但是 ,与世界主要国家
相比 ,中国文化国力的主要发展指标在世界的比重还不理想。中国文
化产业化进程才刚刚起步 ,许多文化产品还难以走出国门。不难得出
这样的结论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化资源大国 ,
但它目前仍不是一个文化大国;如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样 ,中
国的文化国力也处于“发展中”状态 。如何加快文化国力建设 ,以
满足中国崛起的战略需要,就成为当前中国对外文化战略的主要目标
之一 。
形势与政策
系别:中西医结合系
姓名:范建华
学号:109518203
年级:2009级B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