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崛起之路
同世界上其他已经崛起和正在崛起的国家一样,中国的崛起之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但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敢于挑战艰险不断拼搏向前的民族,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它总能以崭新的姿态不断的向前发展,它的成长之路无可辩驳的说明了这一点。
由于军阀混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再加上三年内战,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了几乎不可逾越的障碍:工业发展水平极低、城市工业畸形、区域工业布局极不平衡、基础设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通货膨胀极其严重、粮价飞涨…..,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平均国民收入仅是印度的一半,世界上很多过国家都对中国逾越这个“烂摊子”的能力表示怀疑。
但中华民族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不屈服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共同为新中国的发展而不懈奋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产生了重大的意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政治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计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一五”计划,其确定的基本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为中心,友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但中国的发展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我国曾遇到过重大的挫折和挑战,1958年的“大跃进”,是作为1957年整风反右之后要出现“经济建设高潮”提出来的,形成了一场包含层层高压和层层虚报的政治运动。
这段时期是我国经济波动最大的时期,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最高时打54.8%,最低时至-32.8%。
1960年非但没有“跃进”,反而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负增长最严重、困难最大、人民生活最苦的一年。
1960年9月,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2年年底,“二五”计划的实际执行结果与原来八大建议相比,除原煤、石油、发电量达到了规定的指标之外,钢、水泥、粮食、棉花等都未达到;粮食、棉花的产量甚至低于1952年的水平。
接下来的“三五”计划也因“文化大革命”而没有得到实行。
经过“文化大革命”,中国的国民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计划完成情况连续出现倒退,国民经济频临崩溃的边缘,1968年还成为我国建立经济计划以来唯一没有年度计划的一年。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是全国进入了战备高潮……。
之后的文化大革命更是对中国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政权被削弱,各级政府机关被夺了权,人民解放军被搞乱,公检法专政工具被破坏,本来就薄弱的民主和法制几乎荡然无存;私设公堂,刑讯逼供、随意逮捕、违法关押、任意抄家的现象极为普遍;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命财产失去保障……,由于经济建设遭到巨大破坏,文革十年间,人民生活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
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加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增强我国的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的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出路只有改革开放。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纪元。
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在经济上,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走向前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从1979到200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有0.40382万亿元增加到20.94万亿元,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越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为了加快中国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民族复兴,实现共同富裕,国家先后启动了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
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04年底,陆续开工60多个重大工程,投资总共规模达到8500多亿元,特别是2011年GDP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更是极大的增强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不仅在经济上,在科技方面,我们国家同样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下,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基础设施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加强,诸如神五、神六、神七的成功发射和返回,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的尖端科技领域已经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特别是中国的北斗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组网速度的不断提高,更是使中国的的科技水平推向了世界的前列。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国防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当初正是由于国家的国防力量不够强大,才使得美国的第七舰队能够肆无忌惮的开到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使得台湾和大陆之间至今仍被一条台湾海峡隔开,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忘记耻辱,中国人民时时刻刻都在国防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从邓小平的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人民解放军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以推进中国军事变革为主线,以军事斗争为龙头,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在刚刚过去的五年,是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发展最快、变化最快的时期之一。
在此期间,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朝着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不断前进,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另外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上同样取得了重大进展,根据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中国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了主权,“一国两制”不仅适用于香港和澳门,同样还适用于台湾,早日实现祖国的早日统一,是海峡两岸几代人的梦想,是无数仁人志士魂牵梦绕的夙愿,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发展,反对“台独”斗争深入发展。
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国家分裂法》,用立法的形式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决心。
2005年4月至5月,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领导人相继有台湾率团访问大陆,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两岸关系出现重大转机,我们坚信,通过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台湾,这个祖国的宝岛会很快回到祖国的怀抱,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经成任何实力也不能阻挡的历史潮流。
不仅如此,我国在教育等其他方面同样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中华民族正在快速的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的确,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曾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挫折,党的领导做过很多错误的甚至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决定,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走过弯路甚至出现倒退,中华民族是一个敢于挑战一切艰难险阻的民族,在灾难和危险面前,党和人民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同舟共济,98抗洪、非典肆虐全国、汶川地震、08奥运……,从无数灾难中体现了华夏儿女的深情厚谊,从集中力量办大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永不妥协的精神。
如今,祖国强大了,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
在现阶段,随着国际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不断加深,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强,同时相互之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加。
在新时期,我们祖国也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问题,国家周边环境不稳定因素的存在,石油安全问题及海上运输线的安全问题等,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坚信只要中国能够做好计划生育政策,继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原崛起战略,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加强国防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家的自然资源,加强同周边国家的联系和合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更活跃的姿态处理世界事务,中国会在世界性大国的道路上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