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Ophiopogonis Radix【摘要】麦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中医常用的补阴药,主要用于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麦冬在我国野生资源丰富, 已有悠久的栽培与研究历史, 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药用植物。
本文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以近十几年来发表的论文为依据,对麦冬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规格等级、鉴定、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个较全面的总结概述,为更深层次的了解及应用该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字】:麦冬、来源、产地、采收加工、等级、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山麦冬【药材名称】麦冬。
别名,麦门冬、寸冬、沿阶草。
【药材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的干燥块根。
【产地】喜生于溪沟岸边或山坡树林下。
全国广为分布,并有栽培。
主产于浙江、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安徽、湖北、福建等地也产。
以浙江、四川为道地产区。
【采收加工】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出去须根,晒干或微火烘干。
【商品规格与等级】麦冬是常用的中药材,年销量较大,并有出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历次版本有收载。
现在药材行业经营主流品种是浙麦冬、川麦冬及湖北麦冬三种。
1.浙麦冬别名杭麦冬、寸冬、苏冬。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
为浙江八大浙药之一。
杭州(苋桥)、慈溪、萧山、余杭为著名的地道产地,三白、浒山、坎墩亦有产。
块根呈纺锤形,偶有中部收细如束腰状,两端钝尖,长2-3厘米,直径0.3-0.6厘米,表面黄白色,微透明,有细纵皱纹。
干透的质硬实,回潮后变柔软。
折断面黄白色,稍呈角质状,微显颗粒样,有糖性,中央有黄白色细木质心。
气微香,味微甜,嚼之有粘性。
规格等级:过去,浙麦冬规格分有提清、正清、正面、苏清、拣面、正奎六个档次。
建国后改为一、二、三等,一等每50克60粒以内,二等90-100粒,三等130粒左右。
《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浙麦冬分为三个等级,标准如下:一等:呈纺锤形半透明体,表面黄白色,质柔韧。
断面牙白色,有木质心,味微甜,嚼之有粘性。
每50克150只以内,无油粒、烂头、枯子。
二等:每50克280只以内,余同一等。
三等:每50克280只以外,最小不细于麦粒大。
油粒、烂头不超过10%。
2.川麦冬别名绵阳冬、瓜王冬。
来源同浙麦冬。
为四川有名药材品种。
主产于绵阳、三台。
此外乐山、渠县、巫溪、达县、南充等有产,为家种品。
另外,涪陵、武隆、西阳、垫江、南川等有野生,贵州、湖南、云南、湖北等亦有少量产。
块根呈纺锤形或长椭圆形,体形比浙麦冬明显细短,两端尖,中部膨大,长1-1.8厘米,中部直径0.3-0.4厘米,表面淡黄白色或类白色,表皮较薄,细皱纹较明显。
质稍柔糯,味苦微甜,嚼之粘性较少。
以上是绵阳冬的性状。
各地所产,外形大小是与绵阳冬相似,但多较瘦瘪,糖性较少,表皮也稍厚,嚼之不发粘。
规格等级:过去,药材行业对川麦冬称为绵阳冬、瓜王冬。
对各地所产或野生的称为土麦冬。
瓜王冬最适宜加工"开冬"饮片,开冬片是广东及港澳习惯销售的一种麦冬规格,其加工方法是:将麦冬湿润一夜至透心,抽出麦冬木心,抽木心方法最快最好是用口咬出木心,再用刀将麦冬卷向剖开成片,晒干,即为开冬(麦冬)片,现今港澳仍习用此饮片规格。
四川产的瓜王冬易于抽心,开片时爽刀,剖卷快利,故出口很受欢迎。
《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川麦冬分为三个等级,其标准如下:一等:呈纺锤形半透明体,表面淡白色,断面牙白色,木质心细软。
味微甜,嚼之少粘性,每50克190粒以内。
无乌花、油粒。
二等:每50克300粒以内,余同一等。
三等:每50克300粒以外,最细不低于麦粒大,间有乌花、油粒,不超过10%。
3.湖北麦冬湖北麦冬产区位于汉水中游平原的襄阳、谷城、老河口等县市。
块根呈纺睡形,两端略尖,长1.2~3cm,直径0.4~0.7cm,表面淡黄色至棕黄色,具不规则纵皱纹。
质柔韧,干后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淡黄色或棕黄色,角质状,中央具细小淡黄色木心。
气微,味甜,嚼之发粘。
湖北麦冬为统货,要求质干,颗粒饱满,表面黄白色,断面牙白色,味微甜,小粒最粗处直径在3mm以上。
【鉴定方法】1、性状鉴别:麦冬块根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cm~3cm,中部直径3mm~6m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具细纵纹。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细小木心。
气微,味甘、微苦,嚼之发粘。
2、显微鉴别块根膨大部分的横切面①表皮为1列长方形薄壁细胞;根被细胞3~5列,壁木化。
②皮层宽广,有含针晶束的粘液细胞散在,内皮层细胞壁均匀增厚。
木化,有通道细胞。
内皮层外侧为1列石细胞,其内壁及侧壁均增厚,纹孔细密。
③中柱甚小,中柱鞘部位为1~2列薄壁细胞;辐射型维管束;韧皮部束16~22个,位于木质部束的弧角处;木质部束由木化组织连接成环状。
④髓小,薄壁细胞类圆形。
粉末:白色或黄白色。
①根毛如有存在,形态弯曲,长约150μm,宽约30μm.②根被细胞多角形,壁木化,有壁孔。
③皮层薄壁细胞类圆形,粘液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长25μm~50μm.④石细胞呈长方形,常成群存在,细胞壁木化,壁孔细密,有的一边薄壁性,孔沟极明显。
内皮层细胞呈长方形或长条形,壁厚,木化,纹孔点状,较稀疏。
⑤木纤维细长,细胞壁木化,壁孔呈稀疏点状,孔沟明显。
⑥导管及管胞多单纹孔及网纹,少数为具缘纹孔,直径可至35μm,常与木纤维相连。
【化学成分】1、皂苷类成分麦冬皂苷为麦冬主要有效成分,含麦冬皂苷(Ophiopogonin)A、B、B 、C、C 等20 多种甾体皂苷,其中A、B、C 等苷元为鲁斯考皂苷元(Ruscogenin)(又名假叶树皂苷元),B 、C 等苷元为薯蓣皂苷元(diosgenin)。
2、其他成分熊果酸、香草酸、对羟基桂皮酰酪胺、谷氨酸酚、齐墩果酸、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等。
【理化鉴别】取薄片置紫外光灯(365 nm)下观察,显浅蓝色荧光。
【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麦冬总氨基酸0.5ml/10g腹腔注射给于小鼠30分钟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30mg /kg,观察翻正反射消失动物数。
结果麦冬总氨基酸有明显的协同中枢抑制药作用(P <0.05),而麦冬总皂甙及总糖对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作用无明显影响。
15%麦冬须制剂10ml/kg灌胃能抑制注射松节油2.0ml/kg的家兔的发热(P<0.01),但发热后用药则无抑制作用。
麦冬煎剂有镇静作用,亦能加强氯丙嗪的镇静作用,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能推迟回苏灵引起的抽搐,强直性惊厥及死亡发生的时间,但不能使动物免于死亡。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对离体蜍蟾心脏心功能的影响:用八木-Hartung法离体蟾蜍心脏灌流证明;麦冬总皂甙I(粗提物)加强心肌收缩力作用最强,而总皂甙Ⅱ(较纯物)作用不及总皂甙Ⅰ,一般在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同时伴有心输出量的增加。
大剂量的总皂甙Ⅰ、Ⅱ及总糖对心脏均产生抑制,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停傅。
总皂甙Ⅰ、Ⅱ、总糖、总氨基酸对心率一般稍减慢或不变,均无明显影响。
对离体豚鼠心脏心肌收缩振幅的影响:用Langendorff法豚鼠离体心脏灌流表明,麦冬总皂甙及总氨基酸小剂量均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冠脉流量增加,大剂量则抑制心肌,减少冠脉流量,但两者对心率无影响。
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电生理特性:麦冬总皂甙10mg/kg静脉注射可有效地预防或对抗由CHCL3-Adr,BaCl2,Aco所诱发的心律失常,并使结扎犬冠状动脉24h后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由87±8降至57±7%。
电生理实验表明麦冬总皂甙15mg/kg可明显降低兔单相动作电位的Vmax,缩短其APD10,APD50;麦冬总皂甙50μg/ml也可使豚鼠乳头状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的APA,Vmax明显降低,APD10,APD50明显缩短;同时ERP/APD显著增大。
麦冬对氯化钡、乌头碱,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所致的心律失常均有改善作用。
用硫酸镁2.5g,麦冬20g稀释于500ml葡萄糖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治疗实验性狗心肌梗塞,用药6h,24h早搏出现次数与对照组相比,结果表明麦冬合同小剂量硫酸镁对心梗后心律失常有一定预防作用。
对实验性心肌梗塞时环核苷酸代谢的影响:用新西兰兔麻醉后结扎冠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实验性心肌梗塞,经耳静脉注射麦冬注射液15ml(相当生药15g)。
然后与对照组一起在术后即刻、术后15、30、60分钟,直接心脏穿刺采血,测定血浆cAMP和cGMP。
结果术后15分钟,对照组cAMP、cGMP继续升高,麦冬组呈下降趋势(P<0.05),术后30分钟麦冬组仍低于对照组(P<0.02),术后60分钟恢复至术前水平。
血浆cAMP /cGMP比值变化:术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即刻两组比值均下降;对照组在术后15、30分钟,继续下降分别为4.6±1.61;4.57±2.01;而麦冬组已接近术前水平,分别为6.46±2.12和6.48±2.39(P值均<0.05),术后60分钟,麦冬组仍维持术前水平,对照组有上升趋势,两组无显著差异。
急性心肌梗塞后血浆cAMP、cGM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
可能是一种应激反应,由于大量心肌细胞坏死溶解,释放出cAMP和cGMP,使血浆中水平增高,反应心肌损伤的程度。
由于心肌缺血时,cGMP增高较cAMP 更明显,所以心梗后cAMP/cGMP比值明显下降。
麦冬可能使梗塞后心肌营养血流量增加,缺血缺氧的心肌细胞较快获得修复与保护,致使心肌cGMP和cAMP的释放减少,从而降低血浆中的含量,而使两者比值恢复平衡。
3、对动物免疫活性的影响对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的影响:取18-20g,ICR小鼠30只,分别腹腔注射麦冬多糖、人参总皂甙(20mg/kg),对照用等量生理盐水,30分钟后置盛有钠石灰的密闭广口瓶中,记录小鼠死亡时间。
结果麦冬多糖组的小鼠存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极显著延长(P<0.01)。
对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取ICR小鼠分别腹腔注射麦冬多糖、人参总皂甙(剂量10mg /kg),对照用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天后放血处死动物,称体重及胸腺、脾脏重量,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
结果麦冬多糖可极显著增加小鼠的脾脏重量(P<0.01),而对胸腺无明显影响。
对小鼠碳粒廓清作用的影响:取ICR小鼠,分别腹腔注射麦冬多糖、人参总皂甙(10mg/kg)和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后尾静脉给于稀释3倍的中华碳素墨水0.1ml/10g,分别计算廓清指数。
结果麦冬多糖组可显著增强小鼠的碳粒廓清作用(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