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讲义
第一讲 毛泽东军事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是什么?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和发展分哪几个阶段?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部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和理论基础是什么?
毛泽东军事思想灵活用兵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人民军队的军魂是什么?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和历史地位
1、科学含义: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2、历史地位: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作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永远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二、形成与发展
1、产生时期(1921.7—1935.1)
A 接受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学说,掌握和影响部分军队;
B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C 缔造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
2、形成时期(1935.1—1945.8)
A 《中国革命战争的占略问题》1936.12
B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938 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
C 《论持久战》1938
3、丰富和发展时期(1945.8—至今)(这个时期可忽略)
A 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B 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C “两弹一星”;D 积极防御
三、主要内容
1、主要内容:
A 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理论基础;
B 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毛泽东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
C 人民战争思想 核心;
D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指导战争和指挥作战的方法和原则;
E 国防建设理论 建国前后的进一步发展
2、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1) 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有了枪杆子才能夺取政权;有了军队才能巩固政权;有了军队才能掌控和统治国家权力。
(2) 创立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A 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B 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为人民服务;
C 创立了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思考题)
(3)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原则:立足全局,审时度势:灵活用兵,因敌制胜;集中兵力,运动歼敌。
其中灵活用兵五原则:因时用兵、因地用兵、因敌用兵、因己用兵、因势用兵。(思考题)(旧的)
四、人民军队的军魂(新)
党指挥枪原则
毛泽东从“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是阶级压迫的工具”的原理出发,提出了“党指挥枪”的思想,指明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确保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根本原则。
第二讲 中国国防
美国国防日:12月7日 俄罗斯国防日:6月22日 中国国防日: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一:国防的概念: 1、 含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法 1997年3月14日)
2、 中国国防的两大缺憾:重守非攻、重海轻陆。
3、 国防五维:领土、领海、领空、领天、领网。
二、国防面临的挑战: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三、如何理解党中央提出的“天下仍很不太平” ?(旧)
1、 动荡的世纪,百年的战火:四次局部战争:
抗美援朝(艰难),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漂亮);珍宝岛保卫战(沉重);对越自卫反击战(痛心)。
2、 局部战争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威胁:
五大危机:联合国危机、多极格局危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战争的危机、世界面临着军备竞赛的升级危机、核危机。
3、 多元化的安全威胁:A威胁:能源、生物、金融、文化、空气;
B 三位一体安全观:主权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
C台湾:争取谈起来,准备打起来,避免拖下去。
4、 特殊的地缘环境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一大隐患: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两大症结:中印边界,海上边界(南海);三难选择:谈不成、打不拢、拖不行。
第三讲 国防法规
1、 什么是国防法规?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2、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主要有哪些层次构成?
3、 什么是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 4、怎样理解国防权利和国防义务的关系?(新)
5、 国防教育的地位、目的、方针、原则是什么? 6、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兵役制度?(旧)
7、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一、国防法规
1、 含义: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 特征:
一般性: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
特殊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公开程度的有限性,司法使用的优越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二、我国的国防法规的体系:四个层次: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
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法规:军事法规——中央军委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或国务院与中央军委联合制定;
规章:军事规章——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制定;
军事行政规章——国务院有关部委与军委有关总部联合制定:
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三、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
1、 国防义务: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防秘密、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依法服军役
2、 国防权利: 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建议权)对危害国防的行为进行制止或者检举的权利;(制止权、检举权)因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在经济上受到直接损失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补偿的权利。(补偿权)
四、国防教育的地位、目的、方针、原则
地位: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目的: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方针: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
原则: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
五、怎样理解国防权利和国防义务的关系?(新)
对立统一
对立指两者各有不同含义,有质的不同(主动被动、可选必须);统一指两者同时产生、密切联系、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具有一致性。(对等性——权利和义务总量对等;平等性——每个公民平等;同一性——接受国防教育、服兵役义务既是权利。
六、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
服现役:报考军事院校;应召为国防生;大学毕业生入伍;应征入伍。
服预备役:经过登记服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服役兵役;编入预备役部队服预备役。
参加学生军训。
七、我国实行的兵役制度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旧)
附: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
师出于律,刑始于兵 产生于国家和战争实践
秦:《军爵律》《戍律》《傅律》;唐:《擅兴律》《军防令》《兵部格》《兵部式》元:《军律》《省谕军人条画》;明:《兵律》《军卫法》
清:《兵律》《则例》;民国兵役法
分类:国防基本法类;国防组织法类;兵役法类;军事管理法类;军事刑法类;军事诉讼法类;国防经济法类;国防科技工业法类;国防动员法类;国防教育法类;军人权益保护法类;军事设施保护法类;特别行政区驻军法类;紧急状态法类;战争法类;对外军事关系法类
中央军委
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
第四讲 中国的武装力量(没说)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及组成;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组成;3、陆军的战略任务;4、陆军、海军、空军各由哪些兵种组成;
5、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各自的使命?
一、武装力量:
1、 定义: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一般以军队为主。
2、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多种武装相结合的形式):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国民兵。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
1、性质: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2、 任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
3、 组成:
现役部队: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导弹部队)——国家常备军
预备役部队: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
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1、 任务: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社会治安;保卫党政领导机关、重要目标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 组成:内卫部队;边防部队;消防部队;警卫部队;黄金部队;水电部队;交通部队;森林部队。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个军兵种的编成、任务及其武器装备
1、
陆军
A 编成: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
B 军区: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成都、兰州
任务:抵抗军事入侵;在一定地区和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2、 海军
A
编成:潜艇部队、水面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各种专业勤务部队
B 使命:防御外敌海上入侵,收复敌占岛屿,保卫我国领海主权,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海洋权益。
C 舰队:北海、东海、渤海 司令部:青岛、宁波、湛江
D武器:驱逐舰,护卫舰(艇),导弹艇,鱼雷艇,猎潜艇,扫(布)雷舰(艇)气垫船等。
空军 A 编成: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专业勤务部队
B 使命:组织国土防空;夺取制空权、协同海、陆军作战;保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障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C武器:通常包括: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侦察机、运输机和直升机。
3、 第二炮兵
①威慑:平时:遏制帝国可能对我国发动核战争和局部入侵,打破敌核讹诈,为我国的和平外交
政策服务;战时: 遏制常规战争升级为核战争。
②实战:在我国遭到核突袭时,根据需要对敌实施坚决、及时、有效地核反击,打击敌国战略目标,发挥战役战术常规导弹的突击作用,赢得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胜利。
第五讲 孙子兵法(没说)
一、作者简介 春秋 孙武
吴楚柏举之战(西破强楚 bc506 ) 南服越人( bc494 )北威齐晋( bc484—482 )
二、产生和影响
1、
产生:时代的产物(动荡、多战、文化氛围);孙武革新进步的军事思想接出的硕果;农战和一孕育的制胜智慧(重整体、重综合、重宏观——东西方兵学的分水岭);刚柔结合造就的兵家性格
2影响:
A 地位:我国和世界上现存的,最有价值,最有影响的古代第一兵书
B 具体影响:流芳久远的兵学瑰宝(时间);享誉世界的东方圣典(空间);世人共尊的成功秘诀(领域)
三、科学价值
1、 鲜明的战争观(军理出发点和落脚点):重战思想;慎战思想;备战思想。
2、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前提条件、指导规律)
3、
运筹帷幄,庙算制胜(主线,谋略用兵核心)
4、 奇变虚实,诡道制胜(谋略变异):造势——势险节短;动敌——可知可为;抓战机——审时度势。
5、 全争全破,不战而胜(升华,最高境界)
6、 文武相击,富国强兵
7、 五得兼备,选才人能
四、局限性:地主阶级烙印;夸大统帅作用;原则存在片面性。
第六讲 高校军训(没有)
一、我国高校军训的建立与发展
提出议案,确立军训;狠抓民兵,带动学生;深入筹备,正规推开;修订大纲,并入教规
二、高校军训的重要意义
学生参加军事训练有什么重要意义?
(一) 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
(二) 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措施
(三)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三、北大军训的组织与实施
严格要求,勇于磨炼;
艰苦奋斗的意志品格;
团结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思想,高尚的道德观念,正确与人交往;
自觉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
第七讲
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1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两条主线”是?2、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3、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的五句话总要求是什么?4、军队现代化建设包括哪几个方面?5如何把握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一、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1、两条主线:打得赢,不变质
2、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