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社会

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社会

《前沿》 2009年第◎ 5¾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社会 宋晓敏*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潮源远流长,是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发生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思 想理论,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思潮之一。西方自由主义传入近代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也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具有思考和启示意义。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正是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本 土文化相碰撞的结果,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近代社会密不可分。本文从自由主义的产生起源以及与中国近 代社会的联系等角度,探讨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持珠国情下产生的悖论和启示,以及从积极影响和 消极影响两方面总结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理论意义与今天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近代中国自由主义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8267 [2009] 1 一0056 —04

自由主义的起源 自由主义是欧洲启蒙时代的主流思潮,它的源 起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古典自由主义,西方政治 文化中早已孕育着自由传统,其思想先驱苏格拉 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论说过有关"自由"、"自 愿’的思想,罗马时期更有一些学派进行了关于人 的欲望与自由关系的讨论,在这个时期关于自由的 重要观点是自然法思想、人的精神自由思想、人人 平等思想,这表现在反对专制独裁、争取参与公共 事务的斗争上,是一种权利的觉醒,由此形成了公 民意识(citizenship),正是这种古代社会的城邦政 治造就了自由公民理念。随着历史发展,自由主义 形式与思想主张不断演进,西方近代的自由主义则 是资产阶级革命理论的结晶,普遍认为其"近代形 式是从洛克开始的"。17世纪的英国,自由主义政 治思想是英国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主 权利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在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维 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洛克作 为资产阶级"自由思想的始祖"、西方自由主义第 人,开拓了西方传统自由主义的形式,提出个人 自由、个人解放,政治自由、财产自由和思想自 由,代议制民主、自由选举、法治与分权等等主 张,这样,共和制度培育的共和思想和法制精神, 奠定了宪政的基础。由此,西方自由主义者从自我 倡导、个性张扬到近代本体论的个人主义,祷就了 自由主义的灵魂。而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正是西方 文化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碰撞的结果, 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中,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 要历史关头,自由主义代表了近代中国发展的一种 历史诉求,一种发展思路和发展理念,在当时的中 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自由主义思潮与近代中 国社会密不可分,无论是思想发展还是现实运云力, 都代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一大进步,在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中国发展的转型期,成为恩格斯所说的"历 史的合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导了近代中国 社会的走向。中国的传入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也是继续深入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Si.net

二、自由主义的1幸论 为追求富强而学习西方是近代中国人的普遍态 度,这种工具理性使西方自由主义传播到中国后发 生了重大变形,自由主义本身强调个体的价值与个 体自由,但在近代中国,对自由本身的价值追求让 位于中国的社会实践和国家富强的需要,成为第二 位的。这样,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其工具理性和价 值理性相背离,自由主义的悼论由此产生。 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往往在矛盾中徘徊, 力求在思想原则和现实目标之间的妥协,但这在近 代的历史条件下很难兼顾,因此这种悖论导致中国 自由主义者的理论个性也不尽相同,如严复提出 "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深刻揭示了西方自由 主义的精神实质,然而他又视自由为"民德"的一 个重要内容,把自由归于国家发展的框架内理解把 握。与之类似,梁启超的"新民说"也强调自由, 但在提及民族主义的时候,自由同样变成依附性的 东西。相比较而言,胡适可能更注重理念上的自 由,把个体自由当作独立的价值,但潜意识上也难 以超越国家优先于个体的原则,真正的自由在中国 的思想体系中难以定位,传统思想与西方现代思想 之间存在无法填补的鸿沟。这些具有西方文化背景 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旦想将西方的民主自由政治理论 应用于中国近代社会实际时,权威意识、专制传统 与自由、民主的冲突就体现出来,成为无法回避的 难题。中国近代的现实情况一方面决定中国需要摆 脱传统的羁绊,融入现代文明中才能生存发展,必 须融入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的经济、政治体系中才能 面向世界,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价值观是其思想基 础;另一方面落后的实际又决定了西方的自由主义 价值观念在近代中国时间上的错位,难以在现实中 立足,产生象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政治影响。作 为其思想基础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念只在知识分子圈 内产生一定影响,在近代中国现实情况面前难以成 为大众化的共识。正如殷海光所说:"多少年来的 经验以及对经验的分析告诉我,人间的一切想望, 如果不放在一个理智的水平上,那么很可能大都是 海市蜃搂。"['](P7- 8)中国的现代化不能脱离中国的实 际,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依托于中国历史思想 的基线,同样如殷海光先生所说:"传统与自由的 关系当然极为复杂,但,in the last analysis, 如果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完全放弃了传统,他们即 便

高唱自由,这种自由是没有根基的。"[2](P228) 三、自由主义的启示 无论如何,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思想发展演化 的进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理论、实践和历 史发展各个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现实意义,至今仍 体现出价值取向的渗透性及启示意义。 (一)在政治实践上,自由主义对社会政治发 展道路的设计提供了人类文明的一种模式。尽管近 代中国由于主客观条件没有选择此种模式,但西方 资本主义的发展证明了自由主义的生命力,它是现 代人类社会组织政治生活的一种形式,是构建政治 体系的一种基本方式和思路。虽然自由主义在实践 上是西方的政治尝试和发展,但从理论上讲却不是 任何社会阶级独有的意识形态。 (二)在思想理论上,自由主义力图实现人的 自由发展,它以将中国融入世界的胸怀和现代人的 价值标准来衡量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其 对中国文化中人性的提升和个人价值的唤起是毋庸 置疑的。文化层面上,自由主义所引发的中国思想 文化方面的变革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理论先 声,也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现代国民、促进民族 思想成长的重要力量,更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历史源 头,同时也是巩固物质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发 展的思想力量。因此,近代自由主义的发展对中国 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 (三)在历史发展上,自由主义符合人类历史 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必然帯 来它的理论基础 ---- 自由主义,随着商品、资本输 出同时输出到中国。它在中国物质形态、社会形态 改变的同时,强烈冲击着中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价 值。总之,中国近代史上所发生的逐次递进的思想 文化变革同经济变革、政治变革一样反映了中国社 会整体变革的一种合乎历史逻辑的客观要求。 (四)在价值取向上,自由主义的基本精神和 理念,如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等洛印深深熔铸 在中华民族的灵魂中,成为中国历史准则、人生准 则的一部分,加深了人们对世界多样性的理解。在 历史的天平上,当中华民族必须进行深刻的自我批 判和解剖时,自由主义已成为一件最好的工具,因 此,它也是促进民族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四、自由主义思潮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21世纪,在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共 同发展中,我们重新回首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在近代 改革开放的需要。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文明的基

础,自从被引入近代中国后,经过几代人的演绎, 已经与中国传统文明逐渐融合,作为人类文明的一 部分,其普世价值进一步得到了检验,对中国历史 发展和思想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理论建设 和实践发展两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一)积极意义 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尽管在历史的博弈中失败, 但是其理论内涵彰显了其存在价值。 1. 反封建的革命性 自由主义对中国封建传统的冲击是巨大的,中 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有三千年的封建历史,传 统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无论如何,当历史的车 轮驶入近代时,封建思想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的需要。1919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 治,同时自由主义帯着它特有的时代的清新之气来 到中国,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罗网,为人们打开了眼 界,不但为思想的交流提供了平台,而且为文化的 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前提。 2. 自由与平等的价值观 在西方自由主义发展过程中,英法两国呈现出 不同特色,英国自由主义"因该国贵族之机警而成 为传统主义,法国反是,其自由主义帯急进色彩。" 英国自由主义以经验论为基础,强调传统与连续 性、和平渐进的改革,强调自由优先于平等。法国 自由主义则以先验论为基础,不排斥以暴力手段实 现自由,强调平等与自由并重,甚至平等优先于自 由。虽然英国特色的自由主义是西方自由主义的主 流,但在近代中国,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的理 念是自由主义帯入封建中国的,无论与西方自由主 义传统有多大区别,对中国近代发展来讲,这些价 值同样重要,尽管传统对不同理念的接受度不一 样,中国受古代大同思想影响可能吸收平等观念更 多一些,但这并不影响自由价值的肯定和自由精神 的伸张。 3. 对今天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 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1)理论关照 改革开放将近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取得 了举世嘱目的成果,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党的十七 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推云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新

胜利而奋斗。"这其中,自由市场精神对 经济的推动作用巨大,也体现了思想解放的成果。 与此同时,政治文明建设也相应的提上日程, 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政 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不断完善,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权事业健 康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贯 彻,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民 主政治文明进一步推进,体现了西方的自由、民主 精神对当今中国的影响,这也是自由主义思想从近 代以来在中国发展积淀的作用。 (2)现实影响 在中国的现代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文明的发展 中,自由主义的精神仍然起着一定作用,在反对封 建残余、发挥理性精神方面,自由主义仍有其一席 之地。无论如何"社会主义是站在资本主义肩上的 发展",尤其对自由的阐发仍是我们今天现代文明 的核心价值之一。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方面,我 们仍须借鉴自由主义价值体系中对我国发展有益的 东西,这在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的前提 下,既是现实发展的要求,也有历史的铺塾。 (二)消极意义 自由主义虽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本身 的发展程度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 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 程度。"[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