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 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编制技术大纲
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二 〇 一 五 年 六 月 目 录 1、总论 ................................................... 1 1.1目的意义 ...................................................... 1 1.2 方案编制基本原则 .............................................. 1 1.3 方案编制依据 .................................................. 2 1.4 方案编制范围 .................................................. 3 1.5 建设方案期限 .................................................. 4 1.6 目标 .......................................................... 4
2、饮用水水源地现状调查内容和方法 .......................... 1 2.1调查基准年和区域 .............................................. 1 2.2 调查方法 ...................................................... 1 2.3 城市状况调查 .................................................. 2 2.4 水源地调查 .................................................... 3
3、水源地安全评价 ......................................... 9 3.1 水质安全状况评价 .............................................. 9 3.2 水量安全状况评价 ............................................. 14 3.3 应急能力评价 ................................................. 15
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 19
5、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内容 .............................. 20 5.1 总体要求 ..................................................... 20 5.2 水量达标建设 ................................................. 22 5.3 水质达标建设 ................................................. 23 5.4 监控达标建设 ................................................. 25 5.5 管理达标建设 ................................................. 26
6、主要成果 .............................................. 27
附表 ..................................................... 28 附录一 湖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 ......................... 43 附录二 报告编写参考目录 ................................. 52 1
1、总论 1.1目的意义 获得安全的饮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基本生存权。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供水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保障饮水安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稳定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贯彻落实《水法》、践行治水新思路的具体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明确要求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提出到2020年“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的目标。为切实保障饮水安全,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通知》(水资源【2011】329号),对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需对我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现状调查评估,编制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为开展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打好基础。
1.2 方案编制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方案充分反映饮用水源保护的本质特征,达到水源保护的实际效果。编制的各个环节均应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实际需要。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方案切实体现以预防为主的思想,预防和治理相结合。污染治理控制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结合,点源治理与综合治理结合,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结合,工业布局调整与基础设施建设协调统一,区域整体优化原则。 (3)适用性原则。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方案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易于推广应用,并具有持久效果,前瞻性强,以保证方案的全面落实。 (4)与流域污染控制相协调的原则。方案的编制,应与流域内水污染防治规划和环保规划相协调,统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5)统筹管理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分析可能导致饮用水源地 2
污染的各类问题,对影响水源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污染进行统筹治理。 (6)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7)以人为本、公众参与原则。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的目的是人民大众的饮水安全,在规划方案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公众的广泛参与。
1.3 方案编制依据 1.3.1主要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1994年7月); (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 (8)《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7年7月)。
1.3.2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1)《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8); (6)《水质采样技术规范》(SL187-96); (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 (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 (9)《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 (10)《湖南省水功能区划》(湘政函【2014】183号) (11)《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1023-2005); 3
(12)《湖南省用水定额》(DB43/T388-2008)。 1.3.3其他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 (2)《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3]3号); (3)《关于开展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通知》(水资源[2011]329号); (4)《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技术大纲》(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5年8月); (5)《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细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5年10月); (6)《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技术细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5年10月); (7)《湖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11月)。
1.4 方案编制范围 2011年5月30日,水利部下发《关于公布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通知》(水资源【2011】109号),公布了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我省被水利部列入名录的国家级重要饮用水水源共6个,具体为:长沙市湘江水源地、湘潭市湘江饮用水水源地、株树桥水库水源地、株洲市湘江水源地、岳阳市铁山水库水源地、常德市沅江水源地。 2014年12月1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通知(湘政办函【2014】146号),共核定124个省级重要重要饮用水源地(含6个国家重要饮用水源地),其中水库型水源地42个,河流型水源地78个、地下水水源地4个。 我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方案编制的范围为:本次方案编制范围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通知》(湘政办函〔2014〕146号)中公布的124个省级水源地,每个水源地均编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