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30501)一、培养目标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比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骨干人才。
二、研究方向(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科学体系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从整体上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届定、形成、构建和发展,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构成、特点,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科学精神在当代的运用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研究社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研究和回答当代社会发展提出的新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评析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社会思潮,包括研究社会思潮的一般理论、马克思主义同社会思潮的关系、当代中国的主要思潮以及马克思主义引领这些思潮的方针和政策等,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一)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二)要求前2个学期修满规定学分,此后时间主要从事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与答辩工作。
四、筛选、分流(一)博士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考核具体办法参照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
(二)中期考核于第3学期初,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进行;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由院部有关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教研室有关负责人组成。
(三)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完成情况、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健康状况、综合考试等。
(四)考试方式: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笔试采取开卷方式。
(五)考核合格者,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按《山东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21学分,其中:(一)必修课1.学位公共课2门,共4学分:(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2学分。
(2)专业外语,2学分。
2.学位专业课2门,共4学分:(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2学分。
(2)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问题,2学分。
3.前沿讲座,5学分。
前沿讲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博士研究生本人在讨论班上作专题综述(不少于5次);二是听取国内外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学术讲座(不少于15次)。
前沿讲座应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前沿讲座考核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
(二)选修课(至少选4门),8学分。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2学分。
2.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研究,2学分。
3.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2学分。
4.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比较研究,2学分。
5.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专题研究,2学分。
6.当代社会主义前沿问题研究,2学分。
7.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2学分。
8.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专题研究,2学分。
9.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专题研究,2学分。
10.《资本论》与当代专题研究,2学分。
11.科学社会主义学,2学分。
12.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发展研究,2学分。
1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2学分。
14.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专题研究,2学分。
15.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2学分。
16.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2学分。
17.当代资本主义前沿问题研究,2学分。
18.西方马克思主义学研究,2学分。
19.意识形态问题研究,2学分。
20.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2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研究,2学分。
(三)补修课凡是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考生,以及其他需要适当补课的考生,必须补修1门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基础课,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记学分。
六、学位论文(一)基本要求1.学习期间,在提出论文答辩申请前,本专业博士研究生需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发表一篇CSSCI收载的论文。
2.学位论文不得少于8万字。
3.学位论文至少要用2年的时间完成;最长不得超过4年。
(二)选题与开题报告1.在导师指导下,博士研究生于第2学期末完成论文选题工作。
2.选题必须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前沿性、创新性、可行性。
3.博士研究生应于第3学期初,中期考核之前提交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合格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于每年10月份组织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通过后,方能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三)定期检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每隔3—5个月,博士研究生要向导师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博士研究生导师应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的顺利进展。
(四)学位论文预答辩博士生在申请学位答辩前3个月向本专业和相关专业专家、指导小组成员全面报告学位论文取得的成果,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
(五)全面审查学位论文1.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深厚的理论基础、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创新性。
2.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做到:选题新颖,并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观点明确,思路清晰,逻辑结构严谨;资料翔实、论据充分;语言优美,文风朴实;富有原创性。
3.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征求指导教师、其他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后,按照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的有关要求和规定格式,装订成册。
4.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至迟不晚于答辩当年的3月底),向研究生秘书提交25份按规定格式装订成册的论文。
5.研究生秘书在征求分管领导意见后,送交校内外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匿名评审;研究生及其导师不得以任何方式影响专家学者的看法。
6.专家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未通过专家评审,按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办理。
七、实践环节(一)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实践环节采取教学实践和社会调研两种方式。
(二)教学实践一般安排在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堂讲课、专题讲座。
(三)社会调研由各研究方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安排社会实践或参加导师的研究课题、参加学术论文、访问有关专家学者、搜集科研材料等。
(四)各实践环节结束后,写出总结报告。
附件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表附件二阅读文献和主要参考书目(中文部分)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毛泽东文集》(1—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4、1993年版。
6.《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中国共产党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
9.《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
10.《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
11.《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
12、国家教委社政司组编:《马克思主义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13、国家教委社政司组编:《马克思主义原理》(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4、陈先达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15、许征帆主编:《马克思主义原理》(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16、顾海良主编:《马克思主义原理》17.周向军著:《走向理想的精神家园——毛泽东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周向军等著:《壮丽的日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泰山出版社1998年版。
19.周向军等著:《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20.周向军等著:《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刘陆鹏著:《制度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2.樊瑞平等著:《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徐艳玲著:《全球化、反全球化思潮与社会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4.徐艳玲著:《整合发展:当代中国发展新视角》,济南出版社1998年版。
25.徐艳玲等著:《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全球化》,大连出版社2004年版。
26.孙熙国等著:《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27.陈学明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8.王凤才著:《追寻马克思——走进西方马克思主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费利群著:《毛泽东邓小平经济理论比较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附件三本专业重要期刊目录1.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4.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7.江汉论坛8.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人文杂志12.社会科学13.社会科学战线14.思想战线15.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文史哲17.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山东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新华文摘22.学术月刊23.学习与探索24.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5.*中国社会科学26.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7.*毛泽东思想研究28.*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9.理论前沿30.中共党史研究31.*社会主义研究32.*马克思主义研究3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34.*哲学研究35.哲学动态36.自然辩证法研究37.孔子研究38.*科学社会主义研究39.*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40.*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41.求是42.党建研究43.党的文献44.中国党政干部论坛45.理论导刊46.理论学习月刊47.*思想政治工作研究48.政治学研究49.*经济研究50.经济学动态51.*经济科学52.世界经济53.*当代经济研究54.经济问题探索55.中国经济问题56.国外社会科学情况57.经济评论5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59.发展研究60.经济管理61.*宏观经济管理62.*经济改革与发展63.教学与研究64.学术交流65.中国教育学刊66.中国高等教育67.中国高教研究68.*高校理论战线69.*思想理论教育导刊70.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有关内容)说明:带*号的为与本专业联系更为密切的重点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