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分实验

药分实验

实验二十八药物杂质的检查(一般杂质检查)一、实验目的1.掌握一般杂质检查的原理、操作方法及限量计算方法。

2.熟悉药物杂质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二、实验原理1.酸碱度检查是指用药典规定的方法对药物中的酸度、碱度、酸碱度等酸碱性杂质进行检查。

检查时一般以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为溶剂,不溶于水的药物,可用中性乙醇等有机溶剂溶解。

常用的方法有酸碱滴定法,指示剂法以及pH值测定法。

2.氯化物检查是指氯化物在硝酸溶液中与硝酸银作用,生成氯化银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氯化银浑浊相比较,以判断供试品中氯化物的限量。

Cl-+Ag+→AgCl↓3.硫酸盐检查是指药物中微量硫酸盐与氯化钡在酸性溶液中作用生成的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的标准硫酸钾溶液与氯化钡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浑浊比较,以判断供试品中硫酸盐的限量。

SO42-+Ba2+→BaSO4↓4.铁盐检查是指药物中三价铁盐在酸性溶液中与硫氰酸盐生成红色可溶性的硫氰酸铁配离子,与一定量的标准铁溶液用同法处理后进行比色,以判断供试品中三价铁盐的限量。

Fe3++6SCN-→〔Fe(SCN)6]〕3-5.重金属检查是指重金属(以铅为代表)在弱酸性(pH3∽3.5)溶液中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生成黄色到棕黑色的硫化物混悬液,与一定量的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以控制药品中重金属含量。

CH3CSNH2+H2O→CH3CONH2+H2SPb2++H2S→PbS↓+2H+6.砷盐检查(古蔡氏法1-Gutzeit)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微量砷盐作用生成具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所生成的砷斑比较,以判断药物中砷盐的限量。

AsO33-+3Zn+9H+ →AsH3↑+3Zn2++3H2OAsH3+2HgBr2→2HBr+AsH(HgBr)2 黄色AsH3+3HgBr2→3HBr+As(HgBr)3棕色3五价砷在酸性溶液中也能被金属锌还原为砷化氢,但生成砷化氢的速度较三价砷慢,故在反应液中加入碘化钾及酸性氯化亚锡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碘化钾被氧化生成的碘又可被氯化亚锡还原为碘离子。

AsO43-+2I-+2H+→AsO33-+I2+H2OAsO43-+Sn2++2H+→AsO33-+Sn4++H2OI2+Sn2+→2I-+Sn4+溶液中的碘离子,与反应中产生的锌离子能形成配合物,使生成砷化氢的反应不断进行。

4I-+Zn2+→[ZnI4] 2-7.炽灼残渣检查有机药物经炽灼炭化,再加硫酸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于高温(700∽800℃)炽灼至完全灰化,使有机质破坏分解变为挥发性物质逸出,残留的非挥发性无机杂质(多为金属的氧化物或无机盐类)成为硫酸盐,称为炽灼残渣。

三、实验操作(一)、葡萄糖(Glucose)酸度取本品2.0g,加水20mL 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 滴与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0.20mL,应显粉红色。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5g,加热水溶解后,放冷,用水稀释至10mL,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 1 号浊度标准液(附录A)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对照液(取比色用氯化钴液3mL、比色用重铬酸钾液3mL 与比色用硫酸铜液6mL,加水稀释成50mL)1.0mL 加水稀释至10mL 比较,不得更深。

乙醇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1.0g,加90%乙醇3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约10min,溶液应澄清。

氯化物取本品0.6g,加水溶解使成25mL,再加稀硝酸10mL;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置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

另取标准氯化钠溶液 6.0mL,置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40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

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0mL,用水稀释,使成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 5 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附录B)。

供试溶液所显浑浊度不得较对照液更浓(0.01%)。

硫酸盐取本品 2.0g,加水溶解使成约40mL;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置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

另取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

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L,用水稀释至50mL,充分摇匀,放置10 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附录C)。

供试溶液所显浑浊度不得较对照液更浓(0.01%)。

蛋白质取本品1.0g,加水10mL 溶解后,加磺基水杨酸溶液(1→5)3mL,不得发生沉淀。

铁盐取本品2.0g,加水20mL 溶解后,加硝酸3 滴,缓缓煮沸5分钟,放冷,加水稀释使成45mL,加硫氰酸铵溶液(30→100)3mL,摇匀,如显色,与标准铁溶液 2.0mL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1%)。

重金属取25mL 纳氏比色管两支,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 后,加水稀释成25mL。

取本品 4.0g,置乙管中,加水适量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加水使成25mL;若供试液带颜色,可在甲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焦糖溶液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使之与乙管颜色一致。

再在甲乙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 2 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乙管中显出的颜色与甲管比较,不得更深(附录F),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二)、氯化钠(Sodium Chloride)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 5.0g,加水25mL 溶解后,溶液应澄清。

碘化物取本品的细粉5.0g,置瓷蒸发皿内,滴加新配制的淀粉混合液(取可溶性淀粉0.25g,加水2mL,搅匀,再加沸水至25mL,随加随搅拌,放冷,加0.025mol/L 硫酸溶液2mL、亚硝酸钠试液 3 滴与水25mL,混匀)适量使晶粉湿润,置日光下(或日光灯下)观察,5分钟内晶粒不得显蓝色痕迹。

硫酸盐取本品5.0g,加水溶解使成约40mL;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置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

另取标准硫酸钾溶液1.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

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L,用水稀释至50mL,充分摇匀,放置10 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附录C)。

供试溶液所显浑浊度不得较对照液更浓(0.002%)。

钡盐取本品4.0g,加水20mL 溶解后,滤过,滤液分为两等份,一份中加稀硫酸2mL,另一份中加水2mL,静置15 分钟,两液应同样澄清。

钾盐取本品5.0g,加水20mL 溶解后,加稀醋酸2 滴,加四苯硼钠溶液(取四苯硼钠 1.5g,置乳钵中,加水10mL 研磨后,再加水40mL,研匀,用质密的滤纸滤过,即得)2mL,加水使成50mL,如显浑浊,与标准硫酸钾溶液12.3mL 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

重金属取本品5.0g,加水20mL 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 与水适量使成25mL,置25mL 纳氏比色管中。

另取标准铅溶液一定量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后,加水稀释成25mL,置另一25mL 纳氏比色管中。

若供试液带颜色,可在标准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焦糖溶液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使之与样品管颜色一致;再在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 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样品管所显颜色与标准管比较,不得更深(附录F)。

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四、注意事项1.比色或比浊操作,一般均应在纳氏比色管中进行。

选择比色管时,应注意样品管与标准管的体积相等,玻璃色泽一致,管上刻度均匀,高低一致,如有差别,不得超过2mm。

2.样品液与对照品液的操作应遵循平行操作的原则,并应注意按操作顺序加入各种试剂。

3.比色、比浊前应使比色管内试剂充分混匀,然后将两管同置于黑色或白色背景上,自上而下观察。

4.砷盐检查时,取用的样品管与标准管应力求一致,管的长短,内径一定要相同,以免生成的色斑大小不同,影响比色。

锌粒加入后,应立即将试砷管盖上,塞紧,以免AsH3气体逸出。

5.炽灼残渣时,恒重操作条件:如所用的干燥器、坩埚置干燥器内放置时间等,必须一致。

五、注解1.葡萄糖溶解而淀粉和糊精等不溶。

2.存在可溶性淀粉时呈兰色,存在亚硫酸盐时碘液褪色。

3.在pH=3.5时PbS沉淀较完全。

4.氯化亚锡与锌作用,在锌粒表面形成锌锡齐,起去极化作用,从而使氢气均匀而连续发生。

5.如使用锌粒较大时,用量得酌情增加。

六、思考题1.一般杂质检查的主要项目有哪些?2.比色、比浊操作应该遵循什么与原则?3.什么叫杂质限量?如何计算?实验三十三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药物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消除干扰的原理和波长选择原则。

2.掌握紫外-标准对照法测定药物含量及计算方法。

3.熟悉紫外分光光度仪的构造和使用操作。

二、实验原理1.双波长吸光光度法消除干扰吸收的基本原理在干扰组分的吸收图谱上吸收系数相同的两个波长处,若被测组分的吸收系数有显著差异,则可用于消除吸收干扰吸收,即直接测定混合物在此来两波长处的吸收度之差值,该差值与待测物浓度成正比,而与干扰物浓度无关。

用数学表达式如下:△A混(λ1λ2)=A1a+b- A2a+b= A1a- A2a+ A1b- A2b=△E a•Ca•l+△E b•Cb•l若b为干扰物,所选波长λ1λ2处的E b相等。

所以△E b=0则△A混=△E a•Ca•l与待测物浓度成正比,而与干扰物浓度无关。

2. 双波长吸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含量的基本原理复方磺胺嘧啶片系由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组成的复方制剂。

两者在紫外区有较强的吸收。

因为磺胺甲恶唑在257nm有最大吸收,而甲氧苄啶在此波长处吸收较小,并在304nm波长附近有乙等吸收点,故选择257nm为测定波长(λ2),在304nm波长附近选择等吸收波长作为参比波长(λ1)。

甲氧苄啶在239nm波长处有较大吸收,而磺胺甲恶唑在此处有最小吸收,在295nm附近有一等吸收点,故选择239nm甲氧苄啶的测定波长,295nm附件选择等吸收波长为参比波长,测定甲氧苄啶在该两波长处的△A(△A=A239nm- A295nm)值来计算含量。

三、实验操作(一)复方磺胺嘧啶片本品每片中含磺胺甲恶唑应为0.360-0.440g ,含甲氧苄啶C14H18N4O3 72.0∽88.0mg.[处方]磺胺甲恶唑400g甲氧苄啶80g制成1000片[含量测定]磺胺甲{恶}唑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磺胺甲{恶}唑50mg与甲氧苄啶10mg),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适量,振摇15分钟使磺胺甲{恶}唑与甲氧苄啶溶解,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磺胺甲{恶}唑对照品50mg与甲氧苄啶对照品10mg,分别置100ml量瓶中,各加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作为对照品溶液(1)与(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