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金融发展战略未来方向

中国金融发展战略未来方向

中国金融发展战略未来方向
新年伊始,中国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落幕,会议鲜明提出要坚持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为后危机时代金融发展战略指明方向。
超宽松货币政策推动天量信贷是化解本次外部危机的重要因素。中国金
融业粗放型经营模式,却阴差阳错获得史无前例的发展良机,业绩、规模实现
大跃进,并因此致自身坐到了舆论火山上。
由于金融机构业务模式趋同,目标客户普遍都集中于大型国有企业、行
业龙头、上市公司等,中国重返信贷拉动投资的旧有增长模式,让增长模式更
显不均衡。中国经济企稳依赖更多的是传统产业产能的扩大,是在原有结构基
础上的简单数量扩张,而真正意义上的产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所
带来的增长比重还不大。当经济面临结构性失衡造成的总需求下滑时,旧产能
过剩矛盾尚待消化,又将产生新产能过剩的危险性,实体经济最终不堪重负。
尽管依靠以量带价,银行业业绩亮丽,但唇亡齿寒,难以独善其身。金
融业利润并未逾越实体经济发展。2011 年前三季度工、农、中、建、交五大行
共实现净利润 5183 亿元,同比增长 29%。反观实体经济部门,同期全国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36834 亿元,同比增长 27%。
因此,金融业让利于实体经济的说法站不住脚。一方面,金融风险激
增,有苦难言。审计署 2012 年第一号审计公告显示,截至 2010 年底,地方融
资平台已涉违规资金数千亿人民币,从趋势来看,2012 年的地方债危机的严重
性会更高。另一方面,金融高增长后劲不足。商业银行大部分利润是由于量累
积起来的,2012 年的信贷供给较宽松,议价能力系统性上升的趋势将终止,利
润必将随实体经济下行应声回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