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航课题报告
这个问题困扰了首相鸠山很长一段时间后,他最终接受了民主党干事 长小泽一郎的建议,邀请被称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出山。
2010 年 1 月 13 日,在日本政府的再三恳请下,稻盛和夫最终同意 接手这个债台高筑的“烫手山芋”,且不取分文酬劳。
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财经界的关注。本及亚洲财经媒体更是铺天盖地 的进行报道,日本几大电视台还专门组织讨论与预测结果,但通通不 看好这个日航重建,认为必然失败。
但稻盛和夫公开发表的看法;并没有打消日本政界的质疑与各种争议, 反而引发了更大的质疑与争议;
哪有那么简单,如果这样我们派一个传道士不是就可以了?
他根本没有什么具体办法?
这简直就是胡扯,上上课,改变一下思维就可以挽救日航,重来没有 听说过?
虽然过去稻盛君经营很成功,这一次真的不一样,全世界众目睽睽看 着,我们没有办法有信心。
过完年后的 2010 年 1 月 13 日,稻盛告诉前原说同意上任并转告首 相。
不过,稻盛说“19 日申请适用《企业再生法》的记者会我有事到不 了”,前原说“那没关系”。执着的前原终于成功了。
稻盛和夫与日航②经营哲学的意识改革
你以为这是谁的钱?
2010 年春天,在位于东京品川区天王洲 Airu 的日本航空(JAL) 总部 25 层的董事会议室,会议正在像往常一样平静地进行。但会长 稻盛和夫(81 岁)突然打断了一名执行董事的话,当时这名董事正 在针对一笔 10 亿日元左右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说明。
“你还找过谁?”
“没有找其他人。”
“如果我拒绝会怎样?”
首相回答到;我们期待你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如果到申请适用《企业再生法》时还没有确定经营者,国家的信 誉就没有了。日本经济也会受到影响”。
在京都家里过年的稻盛反复问自己“我这把年纪还能胜任重建的重 任吗?”不过,答案已经不言而喻。如果 JAL 破产将有 3 万 2 千人失 业。日本航空业界将失去健全的竞争,日本经济也会受到影响。“帮助 JAL 重建义不容辞”。
对于没有任何航空业从业经验的他而言,的确面临巨大挑战!
如何才能让日航恢复往日的活力?
这是稻盛和夫思考最多的问题。
但有一点是稻盛和夫非常坚信、坚定与坚持的,那就是一颗纯粹的心 与大义的名分开展任何事业都是符合规律,符合事物的原理、原点、 原则的,以这样的方式开始经营,就不可能失败。
他开始思考自己创办的京瓷和 KDDI 进入五百强凭借的经营哲学 如何融入日航重建之中。
在稻盛和夫看来,这世上没有比人心更稳固的东西了。
他认为经营一个成功的公司最重要的就是经营员工们的心,倘若每名 员工都全心全意为公司的发展殚精竭虑的话,那么公司的前途将是一 片光明。
这也是他成功的秘诀!
(三)稻盛和夫暮年出山,勇气何来?
稻盛和夫初到日航之时,连他自己都着实令到自己吃惊。破产的 日航就像一头得了癌症的“大象”,。
日航虽已是民营企业却被“国企病”缠身多年。譬如:员工们服务意 识薄弱,经营者的核算意识与盈亏意识薄弱,经营干部和一般员工关 系松散、人浮于事、官僚主义、各自为政、山头林立........亏损到如 果不是政府救助,工资都发不出来。
更令稻盛和夫吃惊的是,如此困境下的日航员工们却没有表现出一丝 的危机感,员工对公司破产与否漠不关心,只关心和打听遣散费多少、 补偿多少,内部军心涣散、士气全无、小团队、小圈子蔚然成风、消 极负面情绪大量各种散播...........
2.日本高速铁路“新干线”的影响。高速铁路“新干线”的出现解 决了飞机换乘不便的问题。尽管日航机票降价,依然无法阻止高速铁 路“新干线”代替日航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因此,日航再次受到重创。
在内外部的多重压力下,日航如同吃了慢性毒药,最终一步步走向了 绝境。来自.劳动力成本高运营成本高
2.航线成本高
内部
稻盛吧”,首相当即决定。
第一次前原去到京瓷总部,直接说明来意,邀请稻盛出山挽救日航; 其他事情好谈,不过 JAL 的事就另当别论了,不会考虑。09 年 10 月稻盛对恳请自己就任 JAL 社长的前原说,“我是运输领域的外行, 你找错人了”。
但前原没有放弃,汇报给首相,首相三次登门拜访,在 2009 年底, 第三次首相来到京瓷集团总部,稻盛和夫终于松口了;稻盛问到:
日航课题报告
内部资料 香港人文比佛利项目小组整理
稻盛和夫与日航
一、全世界众目睽睽之下--日航重建的奇迹
两年时间,日航实现了从营业利润率-17%到+17%的大逆转。 2010 年 2 月 1 日,稻盛和夫临危受命接手破产日航;2012 年 3 月 31 日,日航已成为全球航空业的利润冠军,盈利高达 2049 亿日元, 此时的稻盛和夫则功成身退,日航也在同年的 9 月 19 日重新上市。 短短两年时间,稻盛和夫到底给日航做了哪些大手术,到底给日航喝 了什么灵丹妙药? 总体来说,稻盛和夫在日航只做了以下三件事情: 1.为日航植入经营哲学; 2.改造日航现有财务系统,导入经营会计; 3.建立适合日航特点的阿米巴经营体制。
二、关于日本航空公司(JAL)
员 工 数:约 5 万 2 千(2009 财年数据)
成立时间:1951 年 8 月
行业地位: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
简 历:日本航空创建于 1951 年,总部位于东京。日航最初以私 有制形式建立,在 1953 年 10 月成为日本的国有企业,1987 年由 于向外抛售股票再次成为完全私有化的企业。后来日航经过重组和并 购,从当初的只有数架租赁飞机的小航空公司一度跃升为亚洲规模最 大、全球规模第三的航空公司,跨进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行列,被誉为 “日本人心中的株式会社”、“战后经济繁荣的象征”……
(一)日航巨舰深陷困境,原因何在?
纵使昔日的日航“风光无限好”,可是近年来的发展却似近“黄昏”。
2010 年 1 月,当时的首相鸠山由纪夫拒绝再次表态动用纳税人的 钱来挽救日航,使得日航破产在所难免。1 月 19 日,举步维艰的日 本航空终于向政府申请破产保护实施重组以谋求“浴火重生”,总裁 西松遥也于当天宣布辞职。2 月 20 日日航股票停止交易并退市。
而此刻日本政界更是引发巨大争议,以日本经济产业省为代表的日本 政府部门与国会议员更是表示;
稻盛和夫虽前所未有地创建了两家不同领域的全球五百强企业, 创造了常人难以企级的经营奇迹;但在航空业方面却完完全全是 一个门外汉。而民营企业家出身,此时已年近八旬的他,真的能 改变日航中由来已久、利益盘根错节的国企官僚体制吗?
稻盛和夫与日航 ①接手日航-以大义的名分
Ⅱ曾经厌恶的日航 日本航空公司(JAL)名誉会长稻盛和夫(81 岁)过去曾经
十分讨厌 JAL。原因是“乘务员、柜台服务人员都是程式化地工作, 虽然恭恭敬敬却看不出诚心诚意。高学历的基层管理者明明自尊心很 强,却对高层官僚点头哈腰”。
8 年前,稻盛将国内出差的飞机改成了日本的另一家航空公司全日 空(ANA)。不过,稻盛虽然受着 JAL 的气,但还是全身心致力于 追赶(ANA)”,就像之前重振 DDI(现 KDDI)挑战 NTT 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接手日航,您有什么高招吗?
重重质疑接踵而来。
稻盛和夫面对这些质疑,第一次公开发表看法;
“虽然在航空事业方面我是门外汉,但长期来,作为经营者,我在经 营企业的经验中归纳出了正确的经营思想和有效的管理模式。同时, 我在自己的人生中总结出了作为人应该持有的正确的思维方式。我希 望将这些传授给日航的每一位员工。日航重建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 否有效地建立起贯彻上述理念的经营体制。我到日航去,就是要把我 的经营哲学渗透到日航的员工中去,再没有另外的技巧。”稻盛和夫 说道。
稻盛和夫开始分部门给干部们开会。在会议中,稻盛和夫对于企业长 期形成的不负责任的官僚作风予以严厉批评,强调“不换思维就换人”。
真实现场
本文资料来自日航内部会议整理资料:有日本经营之圣称呼的稻盛和 夫,曾白手起家创立京瓷和 KDDI 两家上市公司,实现约 1.2 万亿 人民币产业,2010 年稻盛正式被委以重任,来到日本航空(JAL) 开展破产重建……,以下为根据日航会议纪要与稻盛和夫秘书笔记描 述而整理挽救日航的真实经历;
“别说是 10 亿日元,就是一分钱都不 能给你!” 会议室的空气顿时凝固了。全部 30 名董事和债权管理人都屏住了呼吸。 正在进行说明的那位执行董事试图 反驳,低声说道:“会长,这项支出 作为预算已经获得了批准。”
欧美航空业巨头及银行业巨头也纷纷发表看法,没有一个看好日航的 重建。杰克韦尔奇为代表的世界级职业经理人纷纷选择支撑稻盛和夫, 但对前景堪忧,认为日航这头巨像已经病入膏肓,纵然治理也是勉强 支撑。
而此刻稻盛和夫没有对外界的一切评论做回应,而是不断的追问自己 是不是保持纯粹的心灵,自己是为日航三万多名员工而战,为日本国 民能够享受到低价且便捷出行而战、、、、、、
在外部,日航的发展主要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和日本高速铁路“新 干线”两方面的影响。
1.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1965 年前,日美航线占日航国际航线市 场 65%的市场份额。然而 2000 年后美国境内发生的恐怖袭击、 SARS 和甲流,使得日美航线国际航班搭乘率剧减。加上 2008 年全 球油价飞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燃油附加费也随之提高,观光客骤减 让日航严重受到打击。
2009 年秋天,在稻盛毫不知情的情 况下,JAL 重建的话题讨论已经开始。 当日的日本国土交通相前原诚司(50 岁)设立了“JAL 再生特别工作组”。 组长高木新二郎(77 岁)对于 JAL 重建的领军人物候选称:“大企业高薪 聘请的社长不能胜任,只有白手起家 的拼命三郎才能改变对盈利毫不关心 的 JAL 员工”。想到的候选人有稻盛和夫和日本电产社长永守重信 (68 岁),最终汇报人选递程给了首相,首相决定那么就;“就拜托
3.飞机成本高。日航的飞机品种多,老化快,对于驾驶员和飞机维 修人员技术要求各不相同,增加了飞机人工费用的支出。日航中还有 众多能耗大的大型飞机,更让飞机成本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