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路与铁芯线圈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2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2)矫顽磁力。为了消除剩磁,必须外加反方向的磁场,随着 反方向磁场的增强,铁磁性物质逐渐退磁,当反向磁场增大 到一定的值时,B值变为零,剩磁完全消失,be这一段曲线 叫退磁曲线。这时的H值是为克服剩磁所加的磁场强度,称 为保矫存顽剩磁磁力的, 能用 力。Hc表示。矫顽磁力的大小反映了铁磁性物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2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到达3点以后,磁畴儿乎全部转到外磁场方向,再增大H值, 也儿乎没有磁畴可以转向了,曲线变得平坦,这时的磁感应 强度叫饱和磁感应强度。不同的铁磁性物质,B的饱和值是 不同的,但对每一种材料,B的饱和值却是一定的。对于电 机和变压器,通常都是工作在曲线的2~3段(即接近饱和的地 方)。
物理量有对应关系,同时磁路中某些物理量之间与电路中某
些物理量之间也有相似的关系。表8.1列出了磁路与电路对应 的物理量及其关系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1磁路及磁路基本定律
(2)全电流定律。全电流定律是磁场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定律, 可根据以下公式推导而来:
根据磁路欧姐定律: F / Rm
将
下一页 返回
8.1磁路及磁路基本定律
2.磁路中的基本定律
(1)磁路欧姐定律。磁路中也有类似电路欧姐定律的基本关系
式: 式中,
NI F 为磁通(对应于电流R)m,单R位m 为韦伯(Wb
)
;
(8-1) F=NI为磁
通位势为亨(对-1应(l于/H电)。动而势磁),阻单在位计安算(时A)也;R有m为类磁似阻电(阻对计应算于的电关阻系),式单
各种铁磁性物质,由于其内部结构不同,磁化后的磁性各 有差异,下面通过分析磁化曲线来了解各种铁磁性物质的特 性。
2.磁化曲线 铁磁物质的B随H而变化的曲线称为磁化曲线,又称B-H曲
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2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图8.6 (a)示出了测定磁化曲线的实验电路。将待测的铁磁物 质制成圆环形,线圈密绕于环上。励磁电流由电流表测得, 磁通由磁通表测得。
(4)磁滞损耗。铁磁性物质的反复交变磁化,会损耗一定的能 量,这是由于在交变磁化时,磁畴要来回翻转,在这个过程 中,产生了能量损耗,这种损耗称为磁滞损耗。磁滞回线包 围的面积越大,磁滞损耗就越大。所以,剩磁和矫顽磁力越 大的铁磁性物质,磁滞损耗就越大。因此,磁滞回线的形状 经常被用来判断铁磁性物质的性质和作为选择材料的依据。
Rm
1
A
(8-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1磁路及磁路基本定律
式中I, A, ,u分别为磁路长度、磁路截面积及铁磁材料的磁导 率。
磁通势(磁动势)F,实验表明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弱与线 圈内通入电流I的大小及线圈的匝数N成正比,把I与N的乘积 称为磁通势,即
F=NI
磁通势的单位为A。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磁路中的某些物理量与电路中的某些
AB, Rm
1/ A, F NI 代入上式得 BA NI ANI
l / A l
即 B NI / l
又因为 B H ,所以 H NI / l
或
NI lH
(8-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1磁路及磁路基本定律
上式表明,磁路中磁场强度H与磁路的平均长度L的乘积, 在数值上等于磁场的磁通势,称为全电流定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2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3.磁滞回线 上面讨论的磁化曲线,只是反映了铁磁性物质在外磁场由零
逐渐增强时的磁化过程。但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铁磁性物质 是工作在交变磁场中的,所以有必要研究铁磁性物质反复交 变磁化的问题。 (1)剩磁。当B随H沿起始磁化曲线达到饱和值以后,逐渐 减小H的数值。实验表明,这时B不是沿起始磁化曲线减小, 而是沿另一条在它上面的曲线ab下降,如图8.8所示。当H减 至表零示时,,永B久值磁不铁等就于是零利,用而剩是磁保很留大一的定铁的磁值性称物为质剩制磁成,的用。Br
上一页 返回
8.3交流铁芯线圈
我们知道,铁磁性物质在交变磁化时,不仅有磁饱和现象, 还有磁滞现象。此外,交变磁通还会在铁芯中引起涡流,而 磁饱和、磁滞和涡流对交变磁通磁路和铁芯线圈电路都会产 生影响。
交流电工设备,如铁芯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等,通常 是在正弦电压作用下工作。其中的电流和磁通都是交变的。 1.交流铁芯线圈中电压与磁通的关系 图8.10所示的铁芯线圈电路,在带铁芯的线圈上加正弦交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2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如果在线圈中改变交变电流幅值的大小,那么交变磁场强度 H的幅值也将随之改变。在反复交变磁化中,可相应得到一 系列大小不一的磁滞回线,联接各条对称的磁滞回线的顶点, 得到的一条曲线叫基本磁化曲线,如图8.9所示。由于大多数 铁磁性物质是工作在交变磁场的情况下,所以基本磁化曲线 很重要。一般资料中的磁化曲线都是指基本磁化曲线。
第8章磁路与铁芯线圈
8.1磁路及磁路基本定律 8.2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8.3交流铁芯线圈 8.4电磁铁与变压器
8.1磁路及磁路基本定律
1.磁路的概念 (1)主磁通。在图8.1中,当线圈中通以电流后,沿铁芯、衔
铁和工作气隙构成回路的这部分磁通称为主磁通,占总磁通 的绝大部分。 (2)漏磁通。指没有经过工作气隙和衔铁,而经空气自成回 路的这部分磁通称为漏磁通。 (3)磁路。磁通经过的闭合路径称为磁路。磁路也像电路一 样,分为有分支磁路(如图8.2所示)和无分支磁路,如图8.1所 示。在无分支磁路中,通过每一个横截面的磁通都相等。变 压器、直流电机及电器铁芯构成的磁路如图8.3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3交流铁芯线圈
由此可知,当铁芯线圈上加以正弦交流电压时,铁芯线圈中 的磁通也是按正弦规律变化,在相位上电压超前于磁通90o, 在数值上端电压有效值U 4.44 fNm 。
2.交流铁芯线圈中磁通与电流的关系 当铁芯线圈加正弦电压,铁芯中的磁通也按正弦规律变化,
线圈中的电流i怎样变化,由于 与B成正比,i与H成正比, 故得 -i曲线也为非线性关系。
C3)磁滞现象。当反向磁场继续增大时,B值就从零起改变方 向,并沿曲线cd变化,铁磁性物质的反向磁化同样能达到饱 和点d。此时,若使反向磁场减弱到零,B-H曲线将沿de变化, 在e点H=O。再逐渐增大正向磁场,B-H曲线将沿咖变化而完 成一个循环。从整个过程看,B的变化总是落后于H的变化, 这种现象称为磁滞现象。经过多次循环,可以得到一个封闭 的对称于原点的闭合曲线(abcdefa),叫做磁滞回线。
0
(8-6)
式(8.6)为基尔霍夫磁通定律表达式,与关于电路节点的定
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i 0 相对应。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1磁路及磁路基本定律
(4)基尔霍夫磁位差定律。如图8.4所示磁路。磁路可能由多 种尺寸、多种材料构成,有的还含有气隙。不同材料,u不 同,H不同;不同材料、不同尺寸,Rm不同,故需分段计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2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铁磁性物质被磁化的性能,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和电气设备中, 如变压器、继电器、电机等,采用相对磁导率高的铁磁性物 质作为绕组的铁芯,可使同样容量的变压器、继电器和电机 的体积大大缩小,重量大大减轻;半导体收音机的天线线圈绕 在铁氧体磁棒上,可以提高收音机的灵敏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1磁路及磁路基本定律
(3)基尔霍夫磁通定律。有分支磁路如图8.2所示。任取一闭 合面,根据磁通连续性原理,进入闭合面的磁通必等于流出 闭合面的磁通,即穿过闭合面的磁通的代数和为零,此称为 基尔霍夫磁通定律。
从图8.1可得出 3 1 2 0 即 3 1 2
亦即
磁场强度H与磁路平均长度L的乘积,又称磁位差,用符号呱 表示,即
Um=Lh
(8.4)
若研究的磁路具有不同的截面,并目是由不同的材料(如铁
芯和气隙)构成的,则可以把一个磁路分成许多段来考虑,即
把同一截面、同一材料划为一段,可得
或
NI l1H1 l2H2 ln Hn
NI lH Um
(8-5)
图8.4所示磁路可分为3段:上面为n形、下段为空气隙。设 其截面及长度分别为A1, A2, l1, l2,气隙长度为l3。
根据全电流定律,对图8.4所示磁路有
NI l1H1 l2H 2 l3H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1磁路及磁路基本定律
推广到任意磁路中有
NI lH
(8-7)
式中,若H的方向与闭合回线L的方向一致,则HZ取正号, 否则取负号;若电流I的方向与闭合曲线的方向符合右螺旋关 系,则NI前面取正号,否则取负号。由于励磁电流是线圈产 生磁通的来源,故称NI为磁路的磁通势F,单位为A。式(8.7)
由于磁化曲线表示了媒质中磁感应强度B和磁场强度H的函 数关系,所以,若已知H值,就可以通过磁化曲线查出对应 的B值。因此,在计算媒质中的磁场问题时,磁化曲线是一 个很贡要的依据。图8.7所示的是儿种不同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曲线。从曲线上可以看出,在相同的磁场强度H下,硅钢片 的B值最大,铸铁的B值最小,说明硅钢片比铸铁的导磁性能 好得多。
1.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本来不具磁性的物质,由于受磁场的作用而具有磁性的现
象称为该物质被磁化。只有铁磁性物质才能被磁化,而非铁 磁性物质是不能被磁化的。
下一页 返回
8.2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铁磁性物质能够被磁化的原因,是因为铁磁性物质是由许多 被称为磁畴的磁性小区域所组成,每一个磁畴相当于一个小 磁铁,在无外磁场作用时,磁畴排列杂乱无章,如图8.5 (a) 所示,磁性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但在外磁场的作用下, 磁畴就会沿着磁场的方向做取向排列,形成附加磁场,从而 使磁场显著增强,如图8.5 (b)所示。有些铁磁性物质在去掉 外磁场以后,磁畴的大部分仍然保持取向一致,对外仍显示 磁性,这就成了永久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