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

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

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

1、工业用地控制指标

1.1 指标解释

(1投资强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 计算公式:投资强度 =项目固 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 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全 省城市划分为 7个类别。 工业项目按照其行业类型和城市类别, 不得低于规定的投资强度控 制指标。

(2 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 (包括地下建筑面积 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其中:当建筑物层高超过 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采用国土资源部规定的指标。工业项目按照其行业类型不得低于相应的指标值。 (3建筑 系数: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种建、构筑物和堆场占地面积之和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建筑系数 =(建筑物占地面积 +构筑物占地面积 +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 积 x100%

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一般不得低于 35%。 (工业流程或生产安全上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4厂前区比例:项目用地范围内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 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厂前区比例 =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项目总用 地面积 x100%

工业项目的厂前区比例不得超过 7%。

(5绿地率:项目用范围内绿化占用土地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绿化 占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 x100% 工业项目的绿地率一般不就超过 15%。

关于做好山东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和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实施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山东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和《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

准》实施工作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 院校:

省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拟定的《山东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和《山东省建设 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 已经省政府同意,请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 为切实做好有关组织 实施工作,确保集约用地、节约用地,现通知如下:

一、 严格按照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供地。 新增建设项目用地必须符合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 凡《山东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禁止的项目,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律不得 受理项目用地申请, 不得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列入限制范围内的项目, 以及允许或鼓励发展 的项目, 应当按照国家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经投资主管部门审批、 核准、 备案后方可供地。 建设用地安排优先保证国家和省重点项目、 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项目、 重大基础设施以及安 康工程中低档次住房项目等。通过

推进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的改善,大力提高我省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水平。

二、大力 推进全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 建设用地要严格控制增量,积极盘活存量,把节约、合 理用地放在首位。国家级开发区土地投资强度一般一得低于 240万元 /亩。省级开发区土地 投资强度,青岛、烟台、威海市辖区,一般不得低于 200万元 /亩;济南、淄博、潍坊、东 营、泰安、莱芜、济宁、日照市辖区,一般不得低于 160万元 /亩;滨州、德州、聊城、菏 泽、 枣庄、 临沂市辖区, 一般不得低于 100万元 /亩。 在各类开发区, 固定资产投资小于 500万元的项目, 原则上不单独供地,

可通过建设标准厂房解决经营场所。 工业项目建筑容积率

一般不得低于 0.6、建筑密度不低于 35%、绿地率不高于 15%、厂前区用地比例不高于 7%。 城乡规划和其他建设项目具体用地指标, 应严格按 《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 执 行。 三、规划设计和建设用地各环节要严格执行用地标准。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 管,保证各类建设项目按标准用地。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由于用地区位、项目性质、基础设 施承载力差别较大, 需区别不同情况, 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 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的容积率和 用地标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要强化节约用地意识,在项目设计、建设过程中,自觉控制 建设用地面积, 严格执行规定的建筑容积率、 投资强度等公证机关约用地定额标准。 各地要 因地制宜发展多层、 高层建筑, 不得超规定指标规划建设宽马路、 大广场, 不得圈占土地搞 “花园式工厂” 。进一步完善、落实推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鼓励政策措施,切实提高建设

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四、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政绩观。要高度重视土 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土地法制,建立严格、科学、有效的土地管 理制度,把贯彻执行《山东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和《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 标准》 、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作为推进我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措施来抓, 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提升管理水平, 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确保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和《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文本由山东 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印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