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施工工法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施工工法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施工工法
XX有限公司
/ 、八—
1、前言

因《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内两项关于预应力技术 在参与抗
震计算的框架结构中使用的规定,限制了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参与抗震 计算的框架结构中的
使用。
但有粘结预应力施工需要预留穿筋孔或预穿预应力筋及套管、后注浆等施工 工艺繁
琐;无粘结预应力筋在工作中受力几乎处处相等,易造成预应力筋和锚具 疲劳以及受拉区混
凝土裂缝多、宽度大和结构强度利用率低的缺点。直接制约了 其适用范围。
根据预应力技术的开发发展现状以及本工程体育场看台及竖向框架柱抗拔等 结构复
杂、工期紧张的要求,必须寻找合理可行的先进技术,确保本工程的结构 功能,满足工期要
求。 XX 有限公司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创新和改进,成功 的将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
术运用在体育场看台结构及竖向框架柱中。解决了本 工程结构抗震、使用功能,缩短了施工
工期,并形成了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施工工法。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的进一步开发发展是工程的迫切需要,缓粘结预应 力体混凝
土技术将无粘结预应力体系和有粘结预应力体系相结合,缓粘结预应力 技术具有无粘结预应
力技术施工方便、造价低和有粘结预应力技术所具有的结构 延性好、抗震性能优等特点,达
到有粘结预应力结构的效果。
2、工法特点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预应力技术领域中的一个创新,避免了有粘结预应力技 术施工复
杂,灌浆质量难以保证的缺点,也吸取了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施工工艺流 程少、进度快的优
点。
1、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端采用单孔夹片锚,固定端采用挤压锚。
2、 预应力钢筋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预应力筋的有效 锚固,
因此施工前必须严格审图,以防漏放预应力筋现象。
3、 可以抵抗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应力,控制结构的温度收缩及表面裂缝。
4、施工简便、速度快。按设计要求铺设一浇筑砼一砼满足强度后张拉一锚固 一封锚。
无需预埋孔道、穿筋、灌浆等,简化施工工艺,加快施工进度。
5、结构自重轻。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砼结构无需预留孔道,提高结构强度,减 小构件尺
寸及自重。
3、适用范围
本工程所采用的缓粘结预应力技术主要应用于:体育场看台超长混凝土结构 抗温差效
应防裂缝、屋面钢结构支座所在的外环结构圆柱抗拔作用。
本工法适用于各类大型的、结构复杂及异型结构的体育场、会展中心、各种 大型工厂
等结构,满足其使用功能,施工方便进一步缩短工期。尤其可以解决各 种复杂结构或异型结
构的抗震要求,进而创造客观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4、工艺原理
4.1 “缓粘结”释义:
顾名思义:缓凝介质f制备工艺f张拉流程f缓粘效应
环氧树脂

4.2 缓粘结预应力筋的生产流程:
缓粘结预应力筋是由外涂缓粘结胶粘剂、外包 PE组成和钢绞线。缓粘结胶粘
剂要保证在张拉阶段可以自由滑动, 2年内完全固化。

裸线放料 ,定位 •缓粘结胶粘剂涂覆 > 外包护套涂裹
4*
缓粘结筋盘料
4—
牵引、定位】-【冷却

外包护套压痕

4.3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原理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预应力技术,它结合了无粘结预应力 和有粘结
预应力两种技术的优点,同时弥补了两种技术的不足。将无粘结的油脂 代替以缓粘结材料,
其中缓粘结材料早期不凝固,随着龄期增长逐渐硬化使混凝 土和钢绞线粘结在一起,最后成
为类似于有粘结的钢绞线,达到了早期施工方便 快捷,后期安全可靠的使用效果,是一种非
常有前景的技术。
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的钢绞线可以提供所需的额外防腐蚀性能。同时又具 有有粘结
预应力体系相类似的结构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

其核心技术就是缓粘结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硬化与混凝土和钢绞线间形成 很强的粘
结力,即按无粘结预应力筋施工,但是却达到有粘结预应力筋的力学效 果。并且缓粘剂的固
化时间可调控,可根据具体工程需要来调节其固化时间和速 度,这也是缓粘结预应力筋技术
优势的另一重要体现之一。
目前,缓粘结预应力已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应用,但预应力筋在竖向构件及 看台结构
方面的应用相对来说还比较少,本文通过缓粘结预应力筋在体育场结构 中的施工后,对其施
工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
缓粘结预应力材料生产流程及各类施工工艺:
5.1.1 缓粘结预应力筋的生产流程:
裸线放料T定位T缓粘结胶粘剂涂覆T外包护套涂裹T外包护套压痕T冷却
T牵引、定位T
缓粘结筋盘料;

5.1.2缓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看台梁
支设底模一绑扎普通钢筋一铺设缓粘结筋一安装垫板一螺旋筋及穴模一验收
隐蔽工程一浇筑、养护混凝土-清理张拉端一张拉缓粘结筋一密封张拉端锚具一 封端处理张
拉端混凝土;
5.1.3 缓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竖向框架柱
柱主筋绑扎-铺设缓粘预应力筋-柱子箍筋绑扎-缓粘预应力筋调整(-螺 旋筋及穴模)-
验收隐蔽工程-支设柱子模板并验收-浇筑、养护混凝土-清理 张拉端-张拉缓粘结筋-密封张
拉端锚具-封端处理张拉端混凝土;
5.2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操作要点
5.2.1 现场材料检查
缓粘结预应力筋铺放之前,及时检查其规格尺寸和数量,逐根检查并确认其 端部组装
配件可靠无误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对护套轻微破损处,采用外包防 水聚乙烯胶带进行修
补,每圈胶带搭接宽度不应小于胶带宽度的 1/2,缠绕层数不
应少于2层,缠绕长度应超过破损长度 30mm,严重破损的应予以报废。
5.2.2 规格、型号及位置确认
张拉端端部模板预留孔按施工图中规定的缓粘结预应力筋的位置编号等。
5.2.3 梁内预应力筋过程控制
预应力结构施工是整个工程结构施工的一部分,整个预应力结构施工过程随 主体施工情
况安排进行。预应力结构施工是整个工程结构施工的一部分 ,整个预应
力结构施工过程随主体施工情况安排进行。预应力梁的施工顺序如下:
1支(托)梁底模板;
2绑扎边梁的上下铁;
3绑扎梁下铁;
4定预应力筋间距;
5同时铺设预应力筋,预应力筋调整、绑扎、编束、固定;
6预应力筋张拉端固定端组件安装、固定,切开张拉端钢绞线护套,位置在
承压板面处(如图:523-1、523-2);

*5

图5.2.3-1缓粘结筋固定端组件
图523-2缓粘结筋张拉端组件

7梁内管线、预埋件、预留洞口;
8绑扎梁上铁、箍筋等;
9浇筑砼;
10砼终凝后,拔出张拉端穴模后盖,并清理张拉端穴模内和承压板面砼等;
11同条件砼试块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柱子 100%、梁90%后开始张拉预应力筋;
12安装锚具;
13安装千斤顶开始张拉;
14当油压达10MPa时测量记录预应力伸长值;
15当预应力达0.75 c com,测量记录预应力筋伸长值;
16退出千斤顶;
17切筋(外露锚具30mm),张拉端锚具防腐处理;
18砼封锚(微膨胀混凝土,瓦工班组负责);
19 整理张拉记录。
张拉端的承压板采用可靠的措施固定在端部模板上,且保持张拉作用线与承
(如
图:
523-3、
523-4)

图523-4缓粘结预应力固定端示意图

5.2.4柱内预应力筋施工过程控制
1柱子部分(如图5.2.4-1)
图5.2.4-1 柱内预应力施工详图

上图为柱子部分安装钢绞线示意图,具体定位详见施工深化图纸。

先由专业单位搭设配合脚手架,需要高于打灰混凝土面 1.5m。柱内主筋就位
固定,安装缓粘结筋,钢筋工柱内拉钩开始绑扎。缓粘结预应力配合定位固定。

压板面相垂直,固定端放置位置一般过柱(梁)中即可
图523-3缓粘结预应力张拉端示意图
以下为柱子部分分段施工节点(如图 524-2)
图524-2 预应力筋分段张拉几点大样图
柱内预应力筋应根据受力需要,选择合理的布置线形,如预应力如果是为了 抵抗风荷
载而起的抗拔作用,则预应力筋应在柱中保持上下垂直布置,这就要求

在施工时应注意与土建的柱子箍筋绑扎密切配合,并应该在垂直方向上每隔 将预应力筋固定在其垂直方向上的箍筋上。在柱内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尽量避免 箍筋与预应力筋的刮蹭现象发生,以免造成其外包护套的破损,如发现有轻微破 损情况,应立即用同材质的胶带进行缠裹,对破损严重或缓凝剂溢出严重的预应 力筋,应予以报废处理。如柱内有型钢骨而预应力筋确实要穿过钢板的,应经过 设计确认后,对所涉及的钢构件,在预应力筋走向上的位置处的钢板在加工厂进 行打孔。柱内预应力筋的布置如下图 524-3。 图524-3 柱内预应力筋布置示意图 5.2.5缓粘结预应力筋铺设要求 0.5米

—-i
二一 k
—-

_j r


-

—丿


L—

-•—

一—a
一IL


d

*
—IL

II
:
F


u
4

IMS

M■—
5 A

炬辟站职也肚
ik

0^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