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颈椎病的影像与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青年颈椎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以提出颈部预防保健建议。方法
对192例颈部平片异常的影像及临床症状、查体资料分析发病常见原因。结果 颈
椎曲度改变160例,伴发颈椎轻微骨质增生30例;颈部酸胀、疲劳、或者活动
时有异响121例;颈部不适伴有头晕者15例;伴有上肢麻木者9例。结论 青年
型颈椎病在长时间保持一种不良颈部姿势者常见,有颈部不适应、高发职业者,
应及时检查或平时多加注意颈部保健,采取积极措施可减少颈椎病发生以及避免
进一步加重。
标签:青年颈椎病;颈椎曲度;颈椎病治疗
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简称,指颈椎间盘、椎体、关节突关节、韧
带、肌肉等组织的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变,致使其相邻的神经根、血管等组织
受到压迫、刺激,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青年颈椎病主要是指无明显退
行性变如骨质增生、严重的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改变的颈椎病。随着经济社会的
发展,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中青年颈椎病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1],本文主
要分析中青年颈椎病的影像、临床表现以及相关预防治疗措施,以提出预防保健
的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体检中心15~45岁健康体检者颈椎异常X线片192
例,以及体格检查信息,分析颈椎病的诱因、临床症状及影像表现。
1.2 方法 X线摄片,使用万东DX-1000型DR摄取颈椎正侧位或侧位片,
采取立位或坐位时,要求受检者颈部放松,防止过度前屈或后仰造成假阳性出现,
以听鼻线垂直于探测板为准。中心线对准C4椎体即甲状软骨平面,投照距离1.0
m,摄取标准颈部正侧位或侧位片。
2 结果
影像学分析:曲度改变标准采用Borden法,192例体检者颈椎曲度改变160
例,其中包扩曲度变小92例,变直57例,曲度后突8例,呈S状弯曲3例;伴
发轻微颈椎骨质增生30例。临床症状及体征:颈部酸胀、疲劳、或者活动示有
异响121例;颈部不适伴头晕者15例;伴有颈肩部、上肢麻木者9例,经CT
或MRI证实为椎间盘突出造成的神经根压迫所致。本组颈椎病患者中,在长时
间保持一种颈部姿势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包扩电脑操作人员、司机、教师、学
生等发病比例较一般人群相对要高。
3 讨论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分为四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中青年颈椎病患者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正常颈椎存在自然
前屈曲度,颈椎生理曲度的意义在于增加其对抗纵向压力以支持头部抬起时重量
的能力、减缓下肢撞击力对头部的作用。青年颈椎病主要改变是颈椎曲度改变,
由于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很多重要的神经血管走行,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会引起周
围组织结构一系列改变,引起多种临床症状。
3.1 颈椎病的病因 颈椎病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创伤、劳损、炎症等因素[2],
慢性劳损是最常见原因,主要见于需要长时间非正常体位工作人群,如低头、仰
头、颈部倾斜体位等。青少年中则以过长时间的学习、上网、看电视等是常见原
因,尤其是一些不良的坐卧习惯。青少年的颈椎间盘提前出现退变多是继发于其
他因素。长时间不良习惯首先会造成生理曲度改变,从而导致相应神经、肌肉、
韧带紧张度改变以及颈椎间盘及椎间关节退变,而致脊髓、神经、血管的形态或
生理变化就会表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曲度改变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就容易引起椎间
盘退变、突出、椎体增生、韧带骨化等改变,久而久之出现严重颈椎病症状。
3.2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青年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背部肌肉酸痛、活动受限、
头晕等,通过适当治疗或加强休息、改良姿势等症状可迅速缓解,生理曲度可改
善。
3.3 颈椎病的影像表现 最先出现影像学表现是生理曲度改变,包括曲度变
小、变直甚至后突,曲度改变是早期诊断青年颈椎病的重要客观指标。在拍摄颈
椎平片时自然状态非常重要,以听鼻线垂直于探测板为准,否则可造成颈椎生理
曲度异常的假性征象[3]。颈椎曲度测量方法本文均采用椎体后缘切线法。必要
时可拍摄功能位,在颈椎过伸、过屈检查中可提高功能性脊髓撞击的检出率[4]。
3.4 颈椎病预防及治疗 中青年颈椎病发病率增高应引起重视,应做到及早
诊断,正确治疗和预防,减少对健康的危害。发现颈椎曲度改变,及时注意调整
姿势或多做颈部保健可使曲度改善,反之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曲度改变及椎间盘突
出等。在日常保健中应注意: ①保持颈部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处于一种体位。
②进行颈背部锻炼,增强肌肉韧度,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③及早彻底
治疗颈肩部软组织炎症、损伤等。
当出现颈部不适时,尽量停止不良姿势,间歇做颈部肌肉放松运动,枕头垫
在枕背部可改善颈部不适,在季节交替、天气变化时也应做好颈部保护,如避免
冷风直接吹颈部,冬季适当做颈部保温等等。当出现颈椎曲度改变以及较严重的
颈部不适时可采用一些推拿、理疗等措施。
采用放松手法和定点拔伸正骨手法可松解颈肩背部僵硬的肌肉,伸展挛缩的
肌组织,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然后使用定点正骨复位,有效纠
正解剖位置异常,重建组织与脊柱力学平衡,使病变节段前后柱应力分布得以重
新分配,减少前柱压应力,改善或恢复颈椎生理曲度。使头颅重力距减小,相应
降低颈椎伸肌群的持续收缩,降低颈椎负荷,巩固颈椎外源性稳定[5]。有报道[6],
瑜伽对颈部保健有较好作用,其有缩颈转肩姿势、颈椎俯仰、肩旋转式功法。通
过颈肩部各肌肉群在动作方向中的深度静力拉伸,增加颈肩部的活动范围,提高
颈肩部的柔韧性。另外,坚持”颈部保健操”锻炼对于改善颈部早期症状,预防颈
椎病效果良好[7]。
总之,青年颈椎病发病率虽然在增高,但只要引起重视,做到早预防、早诊
断,积极、正确治疗,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少此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任龙喜,何玉宝,郭函,等. 颈部疼痛程度与颈椎曲度相关性的临床观
察[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9):750-753.
[2] 蔡欽林.提高颈椎病的诊疗水平[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3,3(2): 49.
[3]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61-69.
[4] 王淑丽,蔡跃增.动态影像学检查在颈椎病诊疗中的应用[J].国际医学放
射学杂志,2011,34(6):546-549,575.
[5] 孙武权,谢贤斐,王佳勤,等.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与
颈椎曲度变化观察[J].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0,25(9):
1526-1528.
[6] 朱海艳.瑜伽运动对青年颈椎病的防治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
科学版),9(4):42-44.
[7] 孙海燕,杨巧玉,陈斌,等.”颈部保健操”预防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中国中
医骨伤科杂志,2011,19(5):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