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田种 研究论文 淀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农艺性状与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张国辉 余帮强 王效瑜 王收良 董风林 郭志乾 ( 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固原756000; 固原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756000)
摘要:通过对10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 特性方面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宁南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的淀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从而助推当地马铃薯产业提 质增效。结果表明:陇薯6号、陇薯8号、陇薯11号、庄薯3号4 个品种,可以作为淀粉加工专用型品种在宁南山区大面积推广 种植;陇薯3号,可以作为淀粉加工型补充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关键词:宁南山区;马铃薯;研究
马铃薯被誉为“21世纪健康食品”,市场前景十分 广阔『1]。马铃薯是宁夏的主导产业,也是固原市的四 大支柱产业之一r2】,近年来产业呈现“种薯繁育、鲜薯 外销、淀粉加工”三轮驱动的良好发展势头f2】。全区 马铃薯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6.67万hm 左右,主要分 布在气候干旱少雨、经济欠发达的宁南山区,马铃薯 播种面积约占全区总播种面积的75%以上,年产鲜薯 达350万t以上,70%用于淀粉生产,推动了地方马铃 薯淀粉加工业的蓬勃发展。但由于当前宁南山区农民 马铃薯种植品种陈旧,且混杂多样,用于淀粉加工的 品种淀粉含量普遍不高,限制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为 了加快宁南山区马铃薯品种更新,提高淀粉加工专用 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Z11234) 化水平,2012年对引进的马铃薯淀粉加工型品种进 行了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特性方面的研究,旨在为宁 南山区推广优质、高产的马铃薯新品种提供科学依 据。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品种青薯2号、青薯5号、青薯7号、青薯 l0号、陇薯3号、陇薯6号、陇薯8号、陇薯11号、庄薯 3号、天薯11号等10个品种,以宁薯l2号为对照。 1.2试验地概况试验布设于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头营科研基地,地处106。44 E,36。10 N,海拔1550m。 初霜期9月上中旬,终霜期5月上中旬,无霜期140d 左右,生长期间月平均最高气温20.6℃,最低气温 1O.7℃,平均气温16℃,降水291~415mm,属半干旱半 湿润地区。土壤类型为黄绵土,前茬胡麻,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基础地力均匀,符合试验用地要求。 1-3试验方法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采用露 地平种垄作人工穴播方式播种,5行区种植,行距 50em,株距33em,密度4000株/667m ;小区面积 2.5m×12m=30m ,试验地周边设2行保护区。 1.4田间管理4月23日播种,播种前一天统一切块, 出苗完全时中耕、除草1次,现蕾期培土1次,培土高 度20em。全生育期未进行补充灌溉和药剂防治,1O月
小麦品种引种到新疆冬麦区种植结果如何,有待下一 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俊才,刘秀珍,乌木提,等.江苏淮南冬小麦品种在新疆昭苏县引种探 索.中国种业,2012。5:40—42 【2】吴太平.从引种试验谈冬小麦异地换种的优势.中国种业,2006,11:46 [3】陈俊才.汤顺英.播期与密度对扬麦16子粒产量和生育期及抗逆性的 影响.作物杂志,2007,5:34 [4】刘俊,夏加宏.扬麦13号小麦适宜密度、肥料及其运筹.江苏农业科 学,2004,3:20—22 [5】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全国小麦高产创建技术读本.北京:中国农业 出版社,2012:35—37
[6]郭恒龙,冯宝华,丁刚,等.扬麦16的生育特性与高产保优栽培技术.现 代农业科技,2008,3:106 [7】李斌,李成,张赛.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l3号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 术.大麦与谷物科学,2007,1:62 [8】曹俊梅,周安定,吴新元,等.不同基因型冬小麦抗旱性鉴定及相关抗旱 指标分析.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2):7—14 [9]赵广才,何中虎,刘利华,等.肥水调控对强筋小麦中优9507品质与产 量协同提高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4,37(3):351—356 [1O]伏毅,戴嫒,谭晓荣,等.干旱对小麦幼苗脂类和蛋白质氧化损伤的影 响.作物杂志,2010,136(3):53—58 [11】张炎,张翠兰,汪永祥,等.冬性与春性小麦的杂种性状表现和选择.作 物学报,1981,7(1):45—50 (收稿日期:2013.05.08) 研究论文 呻固种业 中旬收获。 1.5数据统计利用DPS软件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 计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马铃薯品种生育期及植株性状比较从表1 可见,以青薯5号、青薯7号生育期较短,分别为92d、
95d,属早熟品种,其他品种都在110d以上,属中晚熟 品种。宁薯12号出苗率99.07%,其他品种都在95% 以上,出苗状况良好,可能与出苗期降雨量充沛有关。 从长势来看,较宁薯12号长势旺盛的品种有青薯2号、 陇薯3号、陇薯6号、庄薯3号、天薯11号,平均株高 分别为73-30、8O.30、75.40、75.42、81.13cm
表1不同马铃薯品种生育期及植株性状比较
2.2不同马铃薯品种抗病性比较从表2可见,陇 薯3号、陇薯6号、陇薯8号、陇薯11号、庄薯3号、 天薯11号较宁薯12号表现出较强抗病性,尤其是晚 疫病;其他品种发病率在5.80% 11.00%,但都感病 较轻。 表2不同马铃薯品种抗病性和光合速率比较
2.3不同马铃薯品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比较从 表2可见,叶绿素含量高于宁薯l2号的有8个品种,
其中庄薯3号最高,其次是陇薯11号、青薯2号、陇薯 6号、陇薯3号、青薯lO号、青薯5号、陇薯8号;光合 速率高于宁薯12号的有8个品种,其中庄薯3号最高, 其次是陇薯11号、青薯2号、陇薯6号、青薯1O号、陇 薯3号、陇薯8号、青薯5号。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 呈现一定正相关,说明8个品种较宁薯l2号表现出较 强的物质合成能力。 2.4不同马铃薯品种块茎外观品质比较陇薯8号、 陇薯11号、庄薯3号、天薯l1号4个品种,结薯大小 比较整齐,其他品种表现中等;青薯2号、青薯5号、青 薯l0号、陇薯3号、陇薯6号、宁薯12号6个品种,薯 皮比较光滑,其他品种表现略麻皮;青薯2号、陇薯6 号、陇薯8号、天薯11号、宁薯12号5个品种,芽眼较 浅,其他品种表现中等。 2.5不同马铃薯品种结薯性比较从表3可见,单株 结薯个数较宁薯l2号较多的品种有9个品种,其中天 薯11号最多(7.3O个),青薯2号低于对照(3.23个); 单株结薯重较宁薯12号较高的品种有10个品种,其 中陇薯11号最高(688.83g);商品薯率较宁薯l2号高 的品种有9个,其中青薯5号最高(96.91%),天薯11 号低于对照(87.23%);综合而言,单株结薯个数、单株 结薯重、商品薯率多或高于宁薯l2号的品种有8个品 种,分别为青薯5号、青薯7号、青薯10号、陇薯3号、 寸田种 广 孬蔽 陇薯6号、陇薯8号、陇薯11号、庄薯3号。 2.6不同马铃薯品种块茎品质比较从表4可见,还原 糖含量低于宁薯12号的品种有6个,其中青薯2号、天 薯ll号最低(O.02g/lOOg),其次是陇薯8号、陇薯l1号、 青薯10号、陇薯3号;维生素c含量高于宁薯l2号的
品种只有1个,即庄薯3号(29.40mg/lOOg);淀粉含量高 于宁薯12号的品种有6个,分别为陇薯3号、陇薯6号、 陇薯8号、陇薯11号、庄薯3号、天薯ll号,其中陇薯6 号、陇薯8号、陇薯l1号、庄薯3号淀粉含量超过15%, 分别达到16.20%、18.06%、l5.06%、15.92%。
表4不同马铃薯品种块茎品质和产量比较
’2.7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比较从表4可见,产量高 于宁薯12号的品种有9个,其中陇薯11号最高,达到 2149.30kg/667m ,增幅89.55%,其次是陇薯6号、陇薯 3号、庄薯3号、青薯5号、青薯7号、天薯11号、陇薯 8号、青薯1O号;除青薯2号、青薯10号外,其他8个 品种与宁薯l2号产量差异极显著。 3讨论 从各个参试品种的表现来看,陇薯6号、陇薯8号、 陇薯11号、庄薯3号4个品种,产量较高,薯块以大中 薯为主,单株结薯超过4.73个、435g,商品率较高,块 茎大小整齐,芽眼较浅,抗病性强,光合作用旺盛,并且 淀粉含量高于15%,综合表现良好,作为淀粉加工型专 用品种适合宁南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陇薯3号虽然 淀粉含量较低,仅为14.77%,但较对照增产明显,且块 茎大小整齐,芽眼较浅,抗病性强,光合作用旺盛,可以 作为淀粉加工型品种布局补充品种进行推广种植。青 薯5号、青薯7号、天薯II号3个品种,虽然较对照表 现增产,但由于前两者淀粉含量较低、抗病性不强,后 者商品薯率低、光合作用弱,不适合作为淀粉加工型品 种推广应用。青薯2号、青薯1O号与对照相比增产幅 度较小或减产,且淀粉含量较低,不适合宁南山区大面 积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11苏林福,胡志魁,刘晓东,等.宁南山区春露地马铃薯品种适应性评价. 中国马铃薯,2013,1:1—5 [2】王效瑜,张小川,吴林科,等.马铃薯新品种宁薯l4号的选育.中国种 业,2012。12:62—63 【3】单巧艳,何国勤.西吉县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内蒙古农业 科技,2009,6:49 (收稿日期:2013一O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