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载水系统 船舶压载水系统 目录 定义 系统设计原则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 定义 船舶压载水系统主要由压载水泵、 压载水管路、 压载舱及有关阀件组成, 系统的作用是: 根据船舶营运的需要,对全船压载舱进行注入或排出,以达到调整船舶的吃水和船体纵、横 向的平稳及安全的稳心高度;减小船体变形,以免引起过大的弯曲力矩与剪切力,降低船体 振动;改善空舱适航性的目的。 系统设计原则 组成 船舶压载水系统主要由压载水泵、压载水管路、压载舱及有关阀件组成。 舱室布置 根据船舶的种类、用途和吨位的不同,压载水舱在船上的位置、大小和数量也不同。 一般船可用首尖舱、尾尖舱、双层底舱、边舱、顶边舱与深舱等作为压载水舱。 货油船可以用货油舱兼压载舱。 管路 1、船舶压载水系统的管路布置有三种形式:支管式、总管式和管隧式。 2、船舶压载水舱内吸口管应当同时具有加水功能。 3、各压载水舱的压载吸入口应布置在有利于压载水排出的位置。 4、为满足压载水系统的工作特点和简化管路,多采用调驳阀箱来调驳各压载水舱的压 载水。 5、船舶压载水系统应当能够将全船各压载舱的压载水驳进、驳出或相互调驳。也可不 用压载泵,舷外海水靠压差自动流入压载水舱。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 定义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就是对船舶排放海里的压载水进行处理的装置。 前景 因为船舶压载水的无控制排放对海洋生态、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2004 年,国际海 事组织(IMO)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旨在防止船舶压载水排 放引起的外来物种入侵,病原体传播导致的环境、人类健康、财产及资源方面损害。“公约” 规定,从 2009 年起新造船舶必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并对现有船舶实施追溯,到 2017 年所有远洋船舶均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 否则, 公约生效后就不能驶入 IMO 成员国港口, 违反公约将面临制裁和处罚。随着“压载水公约”生效日期的临近,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研发船 舶压载水处理技术。截至目前,国外研发机构共 30 余家,已有 13 家研发机构获得 IMO 初 步批准,其中瑞典、德国、韩国及挪威已获最终批准。 我国现拥有占世界总吨位 3.4%的庞大船队,我国又是造修船大国,拥有一个巨大的船 舶关键设备市场,同时,国际市场也蕴含巨大潜力。 压载水处理技术的产业化不仅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而且对提高国产船舶关 键设备装船率、提高航运业和造修船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海军自主装备建 设意义也十分重大
(广船国际技术中心) 摘 要
:本文介绍了230 000 DWT矿砂船压载水系统满足IMO《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 淀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设计。 关键词:BWM公约 压载水管理 压载水系统设计 1 前言 对船舶进行压载最初的目的是保证船 舶安全性和稳性,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 海水作为最方便的载体成为船舶最常使用 的压载物。根据船舶营运的需要,对全船 压载舱注入或排出压载水,可以调整船舶 的吃水、船体纵、横向的平稳及安全的稳 心高度;减少船体变形,避免引起过大的 弯曲力矩和剪切力,降低船体振动;改善 空舱适航性。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航 运业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已被 广泛认同。每年新增船舶数量及装载量的 逐步提升,使得全球约八成的货物由船舶 进行转运。但是航运业的快速发展,也使 船舶压载水的“生物污染”问题日渐显 现,且有全球蔓延的趋势。大量研究证 实,船舶压载水是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一 个重要途径和载体。据IMO估计,每年世界 船队约带着100亿吨压载水周游世界,大约 有上万种有不同潜在危害的海洋微生物、 植物及动物每天在全球“旅行”。这些异 地水生物进入另一海洋环境后,其中部分 生物种类对新的海洋环境的生态造成严重 影响和破坏,甚至引发当地物种灭绝,给 港口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进而也影响 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海洋环境保护意 识的提高,船舶压载水的加装和排放所引 发的相关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 泛关注。 2004年 , 在 海 运 界 的 共 同 努 力 下 , IMO正式推出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淀物 控制和管理公约》(BWM公约)。《国际 船舶压载水及沉淀物控制和管理公约》由 多个条款和一个附则组成。该附则包含了 对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规定的技术标准及 要求。公约对不同压载舱容积的船舶要求 按规定的时间表满足压载水置换标准(D- 1)或压载水性能标准(D-2),但是最终 都要满足D-2标准。在过渡时期,公约允许 船舶通过压载水置换法进行压载水处理, 包括排空法、溢流法、稀释法等。其他压 载水管理方法也可以作为压载水置换标准 和压载水性能标准替代方法而被接受,但这 些方法至少不低于对环境、人类健康、财 产或资源保护的同等水平,而且其原理应被 世 界 海 事 组 织 (IMO)的 环 境 保 护 委 员 会 (MEPC)认可。 《公约》生效将对世界各国港口附近海 域环境质量、相 关法律法规建设、营运船 舶管理和船舶设计建造都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同时也意味着有效处
理船舶压载水将 成为船舶进入他国港口的“通行证”,没 有进行压载水处理的远洋船舶将处于无法 进入他国港口的尴尬境地。 2.2 目前船舶压载水处理的方法 随着世界各国对压载水控制的重视, 蒋海燕 赵明伟:230 000DWT矿砂船压载水系统设计 2 压载水排放的要求 2.1 BWM公约对压载水的排放要求 18 国际航行船舶特别是航行欧美的船舶已必 须配备压载水管理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 划进行压载水操作。进行压载水控制最简 单的办法就是置换法,即通过抵港前在深 海中对船内的压载水进行充分的置换,达 到控制压载水内有害水生物的目的。常用 的压载水置换方法有排空法、溢流法、稀 释法。不管哪一种方法,船舶在进行压载 水置换时均不可避免地将承受局部的交变 船体应力,这对船体强度有着很高的要 求,船舶必须按照认可计划中规定的次序 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以便将船舶在压载 水置换过程中的应力控制在允许范围之 内。 ( 1)排空法。 排空法是指船舶在海上 更换压载水时先将压载水排空,直至泵丧 失吸力为止。然后注入少量海水对压载舱 进行冲洗,再重新吸入干净的海水。排空 法可以有效地排出压载舱舱底、舱内船舶 构件表面的沉积物、淤泥中的水生生物和 病原体,所需水量较少,更换时间短。但 是使用排空法更换压载水有可能对船舶稳 性及船上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要有详细 的置换计划和监控。 (2)溢流法。 溢流法是指从压载舱底 部注入海水,使海水充满压载舱并且经由 空气管溢出,以海水的溢出来带走原来的 压载水。采用这种方法的船舶顶部要设计 溢流的端口。溢流法置换船舶压载水不会 产 生 对 船 舶 的 稳 性、 吃 水 等 因 素 的 重 大 影 响,不用进行周密的计算,在恶劣的天气 下船员也能操作。在过渡期管路修改少。 但使用溢流法需要向舱内注入三倍舱容的 海水,更换时间长,消耗能源较多。该压 载水置换方法是目前船舶应用最普及的一 种压载水置换方法。 ( 3)稀释法。稀释法是指海上更换压 载水时,从压载舱顶部注入海水,同时以 相同的速率从压载舱底部将压载水排出压 载舱。稀释法因涉及船舶设备、管路的改 2009年第3期(总第105期) 进或添置,故仅在新船上设置使用。这种 方法比排空法和溢流法都更为安全。 3 压载水系统的设计 230 000 DWT矿 砂 船 在 2009年 交 付 使 用,压载舱的最大舱容约为7 500 m 。 根 据 《 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淀物控制与管理公 约 》 的 要 求 , 我 们 按 照 公 约 的 第 B-3
条4, 进 行 压 载 水 系 统 的 设 计 , 即 2009年 至 2012年这一阶段新建造的,压载舱最大舱 容≥5000 m 的 船 舶 , 可 以 接 受 在 2016年 前 只满足压载水置换标准,但2016以后必须 满足压载水性能标准。因此根据规格书的 要求,选用了排空法作为230 000 DWT 矿 砂 船压载水的处理方法,并有一份《压载水 置换手册》提供给船东。 3.1 压载水系统的配置和布置 矿 砂 船 配 置 了 两 台 3 500 m /h × 0.35 Mpa的压载泵,两台200 m /h× 0.3 MPa的压 载水扫舱器,设独立的压载水海底门。 压 载泵、压载水扫舱喷射器和压载水专用海 底门均布置在机舱。设置专用海底门是避 免对机舱海水冷却系统造成干扰。为了满 足BWM公约,对船舶压载水在2016 年 以 后 的排放要求,在机舱内留有合适的地方, 便于将来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 压载水、扫舱管路上的阀件采用了电 /液遥控蝶阀,遥控蝶阀带手动打开/关闭装 置,以便在电/液系统失效时可以对遥控蝶 阀实施人工操作。遥控蝶阀可以在机舱集 控室直接操作,也可以在甲板办公室遥控 操作。通过吃水传感器可以在显示器上读 出压载舱的液位数值。遥控蝶阀的使用, 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改善了船 员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 3.2 压载水管路的设计 矿砂船的压载水舱是左右对称布置在 货船的两侧和双层底,共有8对压载水舱。 压载水系统采用了带扫舱总管的双总管的 19 3 3 3 3 形式,并将系统分成左右两部分。压载泵 分别对左右压载舱注入或排出压载水,两 部分通过遥控阀连接在一起 。 当1台泵发生 鼓障时,另1台泵可以作为备用。两路压载 水总管和扫舱总管均布置在双层底空舱 内,每舱设1个压载水吸入口和1个扫舱吸入 口,每1路总管均通过遥控阀接至压载水 舱 , 方 便 注 入 和 排 放 压 载 水 。这 种 管 路 布 置形式既缩短了压载水的注入、排放时 间,又降低了电机的单机功率,提高了使 用 的 可 靠 性 。 总 的 压 载 水 排 放 时 间 为 2 5小 时 , 见图1。 图1 压载水系统原理图 矿砂船的压载水舱舱容约为7 500 m , 通 过 计 算 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