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错牙合畸形的分类

第四章错牙合畸形的分类


第2分类(Ⅲ2)
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小,或下 颌或下牙弓宽度较大,或两者 兼之
快速螺旋开大器扩弓
扩弓后四眼簧保持
第3分类(Ⅲ3) 上下颌或上下牙弓的弓扩弓
第Ⅳ类——高度不调
第1分类(Ⅳ1) 前牙牙槽过高,或后牙牙槽过 低,或两者兼有
上下颌骨32个恒牙,排列整齐,正 常覆合覆盖,协调的咬合关系
个别正常牙合 in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
错牙合畸形分类目的
学科发展、学科交流 了解错牙合畸形的病因、形成机制、
临床表现 有助于临床诊断、矫治设计和研究
二、Angle错牙合分类法
上颌第一磨牙是牙合的关键 错牙合畸形是由下颌、下牙弓在近远中向
第一分类(Ⅰ1)
牙量相对大于骨量
第二分类(Ⅰ2)
牙量相对小于骨量
第Ⅱ类——长度不调
第1分类(Ⅱ1)——近中错牙合 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小,或下颌 或下牙弓长度较大,或两者兼之
第2分类(Ⅱ2)——远中错牙合
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大,或下颌或下 牙弓长度较小,或两者兼之
第3分类(Ⅱ3)
上颌或上牙弓前部长度较小,或 下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大,或两 者兼之
第4分类(Ⅱ4)
上颌或上牙弓前部长度较大,或 下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小,或 两者兼之
第5分类(Ⅱ5) 上下颌或上下牙弓长度过大
第Ⅲ类——宽度不调
第1分类(Ⅲ1) 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大,或下颌
或下牙弓宽度较小,或两者兼之
的错位引起
根据上下第一恒磨牙咬合关系,将错 牙合畸形分为三类
中性错 牙合 远中错 牙合
近中错 牙合
(一)第一类错牙合——中性错牙合
Class I , neutroclusion
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第一 恒磨牙为中性关系,口腔内全部牙齿排列整 齐而无错位者,称为正常牙合。
磨牙为中性关系,牙列中存在
第2分类(Ⅳ2)
前牙牙槽过低,或后牙牙槽过 高,或两者兼有
第Ⅴ类——个别牙错位
由局部变化所造成的个别 牙齿错位
第Ⅵ类——特殊类型
凡不能归入前五类的错牙合畸形统属此 类
毛氏分类法说明
畸形类别用符号书写,如I1 , I2 , II2 , II3 …
复合类型可用加号表示,如:I1+IV1, II2+III1…
表现为: 前牙深覆盖、深覆牙合 上唇发育不足,开唇露齿
第二类,第一分类,亚类 (class Ⅱ,division 1,subdivision)
Angle Ⅱ1s :一侧磨牙为远中关系,另 一侧为中性关系
第二类,第二分类 (class Ⅱ,division 2)
Angle Ⅱ2 :磨牙为远中关系,上颌前 牙舌向倾斜,表现为内倾型深覆牙合
错位牙者,称为中性错牙合或第 一类错牙合
(二)第二类错牙合——远中错牙合
Class Ⅱ, distoclusion
下颌及下牙弓处于远中位置, 上下第一恒磨牙为远中关系
轻度远中错牙合
完全远中错牙合
第二类,第一分类 (class Ⅱ,division 1)
Angle Ⅱ1 :磨牙为远中关系,上颌前牙 唇向倾斜
完全近中错牙合
根据两侧磨牙关系是否一致,分为:
Angle Ⅲ Angle Ⅲs
Angle Ⅲ :两侧磨牙均为近中关系
Angle Ⅲs :一侧磨牙为近中关 系,另一侧为中性关系
评价
优 点: 简明、易懂,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 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设计 国际上公认和最为普遍使用的一种错
牙合分类方法
缺 点:
该分类的关键基于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位置恒定 不变
没有包括牙、颌、面在长、宽、高三维方向上 形成错牙合畸形的综合机制
没有反映出牙量、骨量不调而产生的这一重要 机制
三、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
以错牙合畸形的机制、症状、矫治 原则为基础
第Ⅰ类:牙量骨量不调
将机制、症状、矫治原则三者相结合 将牙量、骨量不调作为重要内容,并从长、
宽、高三方面对错合机制进行综合分析 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谢谢!
第二类,第二分类,亚类 (class Ⅱ,division 2,subdivision)
Angle Ⅱ2s:一侧磨牙为远中关系,另 一侧为中性关系
(三)第三类错牙合—近中错牙合
Class Ⅲ, mesioclusion
下颌及下牙弓处于近中位置, 上下第一恒磨牙为近中关系
轻度近中错牙合
《口腔正畸学》
错牙合畸形的分类
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 华咏梅
提要
一、Angle理想牙合 二、Angle分类法 三、毛燮均分类法
一、Angle理想牙合
19世纪末期 Edward Angle医生 Old Glory 古老头颅
概念复习
理想正常牙合 ideal normal occlusion
按畸形的严重程度、危害大小依次排列
个别牙错位且间隙不足时为I1。个别牙错位而没有 拥挤时为Ⅴ类
II、III类错牙合有时候是单侧的,用 、 表示左 右
一段牙弓内只有1~2个牙齿错位,则算个别的 3个或3个以上的牙齿错位才能代表牙弓的异常
评价
反映咀嚼器官的立体结构和咀嚼器官的形态 变化
相关主题